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卷
?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池沼(zhǎo) 詰問(jié)?追溯(sù) 蟾蜍(chán?chú)
B.洨河(jiāo)?丘壑(hè)??跋涉(bá) 綏靖(suí?jìng)
C.傴身(yǔ)???孕育(yùn)?遒勁(qiú) 蹣跚(pán?shān)
D.綺麗(qǐ)???殷紅(yān) 藩籬(fān) 軒榭(xuān?xiè)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阻遏 鮮腴 無動于衷 張皇失措
B.惶急 瑣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緬甸 推祟 銷聲匿跡 巧妙絕倫
D.鏤空 繁衍 相安無事 自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敵人節(jié)節(jié)敗退。
B.不宜籠統(tǒng)地提問,不能籠統(tǒng)地答復(fù),藝術(shù)形式處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開始相差得很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強調(diào)不能有一點兒差錯)。
C.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設(shè)計者和匠師的腦中有關(guān)于山水風(fēng)景的高明構(gòu)思),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D.他觸目傷懷(觸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興),自然情不能自已。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3分)
A.且焉置土石?
B.已而之細柳軍。
C.改容式車。
D.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5.對下列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作比較)
B.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分類別)
C.這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列數(shù)字)
D.如福建漳州的江東橋,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塊就有200來噸重,究竟是怎樣安裝上去的,至今還不完全知道。(舉例子)
6.按要求填空。(4分)
(1)???????????,長河落日圓。?
(2)故漁者歌曰:“????????????,??????????。”?
(3)《春望》中表現(xiàn)詩人念親思家的詩句是??????????,?????????。?
(4)《赤壁》中點明詩歌主旨的句子是??????????,??????????。?
7.校團委開展以“我與環(huán)境”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是這次活動中的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7分)
(1)校園門口的綠化區(qū)經(jīng)常被踩踏,同學(xué)們覺得需要立一塊牌子,提醒人們愛護花草。請從下列詞語中選出四個,組成對偶句,作為牌子上的宣傳語。
行人 ?花草 ?文明 ?愛護
踩踏 ?繞道 ?彰顯 ?含笑
?(2)為了以實際行動美化環(huán)境,九年級(1)班參加了植樹活動。班級向?qū)W校總務(wù)處借了36把鐵鍬,8個水桶。請你以班委會的名義給學(xué)校總務(wù)處寫一張借條。
?????????????????????????????????????????????????????????????????
(3)組織社會調(diào)查之后,校團委舉行“我看環(huán)?!钡难葜v比賽。下面是李華同學(xué)的演講稿的部分內(nèi)容,請你按要求幫助他修改。
剛才,我已列舉出種種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和事實,大家從中可以看到破壞環(huán)境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我認為,首先人類必須增強環(huán)保意識,其次政府要重視環(huán)保,采取有力的方法,最后,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以實際行動為環(huán)保貢獻力量。
①在橫線處補寫一個句子,使上下文連貫,過渡自然。
②“采取有力的方法”這句話存在搭配不當?shù)拿?可將“??????”改為“???????”。?
③畫線句中,有兩處逗號應(yīng)改為?????。?
二、閱讀理解。(44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3分)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8.詩的首聯(lián),寫詩人“望”到的景象是???????????。(1分)?
9.后三聯(lián)寫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愿望?(2分)
???????????????????????????????????????????????????????????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1分)
徐伯珍,字文楚,東陽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貧,學(xué)書無紙,常以竹箭、箬葉、甘蕉及地上學(xué)書。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鄰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誦書不輟。積十年,究尋經(jīng)史,游學(xué)者多依之。太守瑯琊王曇生、吳郡張淹①并加禮辟②,伯珍應(yīng)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吳郡顧歡擿出《尚書》滯義,伯珍訓(xùn)答,甚有條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謂之九巖山,后漢龍丘萇③隱處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門前生梓樹,一年便合抱。家甚貧窶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時人呼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業(yè)生凡千余人。(選自《南史》,有刪改)
【注釋】①瑯琊王曇生、吳郡張淹:與下文的“吳郡顧歡”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為官)。③龍丘萇(cháng):人名。④窶(jù):貧窮。
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伯珍少孤貧( )??????
(2)學(xué)書無紙( )
(3)山水暴出( )????????
(4)建武四年,卒( )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3分)
伯珍累床而坐,誦書不輟。
???????????????????????????????????????????????????????????
12.這篇短文給了你哪些人生啟示?請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
???????????????????????????????????????????????????????????
(三)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問題。(10分)
【甲】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乙】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13.甲段說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說出兩種說明方法)(2分)
?????????????????????????????????????????????????????????????????
14.乙段說明的內(nèi)容是什么?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2分)
?????????????????????????????????????????????????????????????????
15.“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情形嗎?(2分)
?????????????????????????????????????????????????????????????????
16.蘇州園林的花墻和廊子各有什么特點?(2分)
?????????????????????????????????????????????????????????????????
17.“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可否刪去?為什么?(2分)
?????????????????????????????????????????????????????????????????
(四)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
點燃一個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來得早,寒氣在十月剛過就開著隊伍鋪天蓋地地卷過來。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8點還沒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幾根玉米稈子被寒氣凍得瑟瑟地顫抖。孫老師和自己的女人卻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沒好氣地罵著,“一連倒了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該倒得差不多了。”
孫老師笑了笑。大塊大塊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場的角落。孫老師說:“生火吧,我已經(jīng)聽到孩子們的腳步聲了?!?/span>
女人望天,嘆氣。“瘟天!”女人又咧咧地罵。走路的時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個坑。女人用了幾塊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劃了根火柴?!拔撂?還下雨,我們這冬天就沒法過了?!迸苏f。
孫老師知道,女人說的是煤。這點煤是女人用背簍一塊一塊背回來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這些煤度過這個冬天。孫老師不說話,他聽見了孩子們的腳踏著水的聲音。這聲音漸行漸近。孫老師就想起他們沾滿黃泥的褲腿,露出腳趾的膠鞋,貼著臉皮的頭發(fā)和準備鉆進嘴里的鼻涕……孫老師說:“但愿這是最后一個雨天?!?/span>
這時,孩子們來了,整整齊齊地叫了一聲老師好。孫老師輕聲應(yīng)著,說放下書包,快來烤烤,烤干身上我們馬上上課。【A】學(xué)生們就如一群魚兒一樣游在那堆火旁邊,一邊伸出濕漉漉的褲腿和鞋,一邊在霧氣里說著誰早上沒等誰,誰昨天放學(xué)后看見了孫老師做什么了。孫老師笑著招呼,都來烤烤,別凍著了。
女人在一邊默默地看著。半晌,女人說:“我有事先走了,你們慢慢烤?!迸丝嬷澈t慢慢地被霧簾遮住。遠處漸漸地有了狗叫或者一兩聲鳥兒的私語。
下午放學(xué)了,霧還沒怎么散。孫老師和孩子們揮手,不斷說著再見。孫老師說:“天黑得早,早點兒回。住遠一點兒的,要走兩個多小時呢?!焙⒆觽凕c頭。
看孩子們走遠,女人放下背簍。背簍里是滿滿的一背簍干柴。
“喲,原來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們不就沒事了嗎?”
女人給了孫老師一個白眼。女人說:“你早早地就把學(xué)生放回家了,人家還不是在路上貪玩?”
“誰說的?他們可都是聽話的孩子,放學(xué)就回家了啊。”孫老師說。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個家長,他說你們怎么老留學(xué)生的課啊??晌覀兎艑W(xué)很早的。你想想,學(xué)生們是不是沒聽話?枉你還那么熱心?!迸藨崙嵉卣f。
女人說完,就看見孫老師已經(jīng)出了學(xué)校的門,腳步把寒氣撞得嘩啦嘩啦響。
傍晚的時候,女人做好了飯菜。孫老師才回來?;貋淼臅r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問。
孫老師放下柴火,說:“看見了。他們在路上的一個草坪里玩。我批評了他們幾句,放學(xué)是得早點兒回家?!?/span>
女人說:“你看你。唉——”女人搖搖頭,想說什么,但沒說出來。
這天晚上,寒風(fēng)又把村莊嘩嘩啦啦地搖了一個晚上。女人和孫老師在床上翻來翻去。女人說:“聽見沒有,下雪了。”孫老師說:“聽見了,下就下吧?!?/span>
“可我們沒有煤了,準備著凍死?”
“我們不是有干柴嗎?怕什么呢!”
“那點兒干柴能維持多久?”
孫老師翻了翻身:“能維持多久就多久。睡覺,睡覺,明天還有課。”
“你……”女人已經(jīng)聽見孫老師的呼嚕聲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處插滿了白旗,空氣里僅有的一點兒暖氣算是徹底投降了。寒氣四掠,厚厚的積雪很刺眼。孫老師和女人還蒙在被子里,就聽見了有人踩著積雪撲哧撲哧的聲音。接著有人走進學(xué)校。
孫老師一個骨碌爬起來,難道是學(xué)生們來了?這么早?
女人跟著起了床。女人看見孫老師打開門,站在那里不動了。
“咋了,咋了?”女人趕緊跑過去。
門口,齊刷刷地站著孫老師的學(xué)生們。他們手中都提著一袋木炭,正一個接一個地把木炭往孫老師的門口放。門口已經(jīng)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師。”孫老師還沒來得及說話,已經(jīng)有人說話了?!斑@些都是我們自己在放學(xué)后燒的,這種木炭特別耐燒?!?/span>
原來……
這時,學(xué)生們又說:“老師,夠你們燒了嗎?不夠我們繼續(xù)燒,我們能燒?!?/span>
孫老師的眼里已經(jīng)有了淚水,他回頭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臉紅撲撲的。
女人眼里也閃著東西,她嘴里冒著熱氣,一個勁兒地說:“夠了,夠了。都可以燒一個冬天了?!?選自《微型小說百年經(jīng)典·中國卷》,有刪改)
18.請按時間順序?qū)⑿≌f的主要內(nèi)容補充完整。(4分)
早上:???????????????????????????????????????????????????????
下午放學(xué)后:孫老師夫婦以為學(xué)生貪玩,放學(xué)不按時回家。
晚上:???????????????????????????????????????????????????????
第二天清早:學(xué)生們送來自己燒的木炭,孫老師夫婦深受感動。
19.從全文看,孫老師是一個????????而較少考慮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雖然嘴上愛抱怨,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女人。(3分)?
20.文中【B】處畫線句的環(huán)境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回答。(3分)
?????????????????????????????????????????????????????????????????
21.請對【A】處畫線句作簡要點評。(4分)
?????????????????????????????????????????????????????????????????
22.請寫出本文題目《點燃一個冬天》的兩層含義。(6分)
表層含義:????????????????????????????????????????????????????????
深層含義:????????????????????????????????????????????????????????
三、作文。(50分)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橋梁”的解釋: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車輛等通行的構(gòu)筑物。②比喻能起溝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請以《橋梁》為題,或自擬一個包含“橋梁”這個詞的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及人名。
?
參考答案
一、
1.答案:B
解析:B項中,“洨”應(yīng)讀xiáo。
2.答案:C
解析:C項中,“推祟”應(yīng)為“推崇”。
3.答案:D
解析:“觸目傷懷”的意思是看到眼前的景物而引起內(nèi)心的悲傷。D項中的解釋不正確。
4.答案:C
解析:C項中,“式”同“軾”,車前橫木,本句中用作動詞,指扶軾。
5.答案:B
解析:B項中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是摹狀貌。
6.
(1)大漠孤煙直
(2)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
(1)示例一:行人繞道,花草含笑。示例二:愛護花草,彰顯文明。
(2)示例:
借條
今借到??倓?wù)處鐵鍬叁拾陸把,水桶捌個。此據(jù)。
???????????九年級(1)班班委會
????????????×年×月×日
解析:借條應(yīng)寫有“今借到”或“借到”等字樣,寫清向?qū)W??倓?wù)處所借物品的種類、數(shù)量,涉及物品的數(shù)字大寫正確;正文開頭空兩格、右下方有具體名稱和日期。
(3)
①示例: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環(huán)境免遭破壞呢?(只要使上下文連貫、過渡自然即可)
②方法措施(或:有力有效)
③分號 (答“句號”也可)
二、
(一)
8.國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叢生,一片荒蕪
9.后三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戰(zhàn)爭盡快結(jié)束,期盼親人團聚,國泰民安的愿望。)
(二)
10.
(1)小時候
(2)寫字(書法)
(3)突然
(4)去世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少”“書”“暴”“卒”的理解能力。這四個詞都是使用率極高的實詞。
11.
答案:徐伯珍把床疊架起來,坐在上面,誦讀不停。
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題中,譯準“累”“輟”是關(guān)鍵 。“輟”譯為“停止”?!袄邸弊g為“堆疊,疊架”。
12.示例:我們要不為名利等外物所惑,要堅持自己的選擇;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學(xué)識修養(yǎng),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及對人物性格特點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分析徐伯珍小時候?qū)W寫字、十年誦書不輟、應(yīng)召便退聘禮、有條理地答出滯義、隱居修學(xué)等內(nèi)容,通過分析,概括他的性格特點及品德修養(yǎng),然后從啟示的角度來回答問題。
(三)
13.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該段主要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14.蘇州園林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該段主要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15.表面上看是花墻和廊子把景致分開了,但因為墻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沒有被真正隔開,而只是緩沖了一下視線,使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游覽者眼前,而是逐次展開,這樣就使游覽者在心理上覺得園林中的景致繁復(fù)、有層次了。
16.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
17.不可以刪去。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表示肯定,一點兒都不含糊,用詞準確,所以不可以刪去。
(四)
18.
早上:孫老師夫婦為學(xué)生生火,學(xué)生烤火取暖。
晚上:孫老師的妻子擔(dān)憂沒有足夠的燃料過冬,孫老師卻不在意。(言之有理即可)
19.對學(xué)生關(guān)懷備至勤勞顧家理解丈夫(或:支持丈夫)(言之有理即可)
20.畫線句的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山村冬天的天氣嚴寒,為下文寫學(xué)生們雪中送炭做了鋪墊,也襯托了學(xué)生們這種行為的感人。(言之有理即可)
21.示例:這個畫線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學(xué)生們圍在火堆邊烤火時歡快的情景,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孫老師對學(xué)生們的愛。(言之有理即可)
22.
表層含義:學(xué)生們送的木炭能滿足孫老師夫婦一個冬天取暖的需要。
深層含義:愛心使孫老師夫婦和學(xué)生們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溫暖。 (或:孫老師用愛溫暖著學(xué)生們,而學(xué)生們也用真摯的愛回報老師,使寒冷的冬日充滿暖意。)(言之有理即可)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