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的最高等學府,大學校名的題字不能馬虎對待。這些著名的大學的題字書法,都是請誰寫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大學(毛澤東)
1949年12月,北京大學籌備第51周年校慶期間,決定用北大全體師生的名義,給毛澤東寫封信,請他回來參加校慶,并請他給北大?;疹}字。毛澤東外訪近三個月后回國才收到信,僅在12天之后,3月17日,毛澤東經(jīng)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把親筆書寫的四個遒勁有力的?;疹}字“北京大學”函發(fā)到了北大校長辦公室,毛澤東青年時,曾就職北大圖書館管理員,“北京大學”四個大字,飽滿生動,一氣呵成。
清華大學(毛澤東)
1950年6月,毛澤東應(yīng)張奚若教授轉(zhuǎn)達清華師生員工的請求,為清華大學題寫了校名,他一連寫了六個“清華大學”,謙遜地自薦“右下草書似較好些”。如今,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原件,珍藏在清華大學檔案館,“清華大學”四字清秀飄逸,是毛字中的精品。
北京師范大學(毛澤東)
1950年8月30日,在舉國上下喜氣洋洋迎接新中國誕生一周年之際,北京師范大學擬改換?;?。林礪儒校長致函毛主席,請主席題字。不日,毛主席為北京師范大學題寫的校名送到學校。毛主席共寫了三行,橫書,由上至下一行較一行字稍大,右上角寫有“送師大林校長”,并在其中一行字后劃一圓圈,寫著“一般用”,即表示他較滿意的一行題字。北京師范大學成為毛主席最早題寫校名的高等學校之一。
中央戲劇學院(毛澤東)
1949年11月,受命擔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的著名老戲劇家歐陽予倩上書毛澤東主席,請他為中央戲劇學院題寫校名,不久,主席回信曰:“信已收到,照寫如另紙?!?紙上用毛筆寫著4條“國立戲劇學院”,供選用。后來中央戲劇、美術(shù)、音樂諸學院統(tǒng)一稱謂,“中央戲劇學院”即用現(xiàn)名,在制作?;?、校牌時,“戲劇學院”4 字選用毛主席原書,“中央”二字參照中央美術(shù)學院集字。
中央美術(shù)學院(毛澤東)
新中國成立后,徐悲鴻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院長,1949年11月29日,毛澤東為“國立美術(shù)學院”題字并致信徐悲鴻。1950年4月國立北平藝術(shù)??茖W校與華北大學三部美術(shù)系合并正式成立中央美術(shù)學院,掛起毛主席為中央美術(shù)學院的題詞?!爸醒搿眱勺譃榧?。
南開大學(毛澤東)
“南開大學”——校門上的四個大字金光閃耀,飄逸瀟灑,神采飛揚,是南開大學的標志。更讓南開人自豪的是,這校名是毛澤東專為南開大學題寫。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此時的南開,還是一片瓦礫,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南開師生決心再造一個漂亮的校園??墒牵敃r的學校連正式的校門牌都沒有。于是有人寫信請毛主席為校題名。毛主席回信時,專門寫了橫豎不同的幾幅“南開大學”的字樣,讓同學們挑選。于是,南開大學,在毛主席的題字中,得到了新生。
復(fù)旦大學(毛澤東)
1950年,復(fù)旦大學為換校門匾額(原匾額“國立復(fù)旦大學”六字為于右任于1946年題),由校務(wù)委員會副主任陳望道寫信恭請毛主席為復(fù)旦題寫校名。次年復(fù)旦接到內(nèi)裝有毛主席題寫在白宣紙上的“復(fù)旦大學”四字的親筆函后,立即放大復(fù)制成校門匾額、縮小復(fù)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箋、?;?、畢業(yè)證書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原跡由榮寶齋精裱后珍藏于校檔案館。
北京交通大學(毛澤東)
1950年,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改名為“北方交通大學”,定名后,師生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請毛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1951年4月24日,北方交通大學收到了毛主席的題字,在一張“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信箋上,寫了兩行“北方交通大學”,毛澤東自己圈定了第二行。題字一到學校,師生一片歡騰,備受鼓舞。半個多世紀以來,領(lǐng)袖的關(guān)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刻苦求知,勇?lián)厝?,成為中國鐵路建設(shè)的棟梁之才。如今的校名墨跡仍沿用當年毛主席的題字,只是當年的“方”改為“京”,而毛主席題名的“交通大學”四字被其它交大借用。
貴州大學(毛澤東)
1951年,毛主席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用箋寫了“貴州大學”。貴大的校牌、?;铡⒄猩喺碌荣Y料上“貴州大學”字樣使用的都是毛主席的題字。每一位進校的新生都知道這是一代偉人對學校的關(guān)注和鼓勵。這將讓每一位貴大人乃至每一位貴州人都為之驕傲自豪。
廣西大學(毛澤東)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0年,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楊東莼出任廣西大校長。1952年,楊東莼校長給毛主席寫了封信,請求毛主席為廣西大學題寫校名,很快,毛主席就給楊校長回了信,并題寫了廣西大學校名,從此,毛主席親筆題寫的廣西大學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安徽大學(毛澤東)
安徽大學原名安徽省立大學,后經(jīng)歷了更名、停辦、復(fù)校、遷址等歷史風波,1956年5月20日,現(xiàn)安徽大學曾擬定校名為合肥大學。1958年7月5日,國務(wù)院決定任曾希圣合肥大學校長。
同年9月16日,毛主席來到合肥視察,當曾希圣請毛主席題寫校名時,毛主席說:“還是‘安徽大學’好?!?958年9月16日晚7時許,毛主席從安慶乘汽車經(jīng)舒茶公社到達合肥,下榻“西苑”。曾希圣請毛主席為安徽大學題寫校名。毛主席不顧視察的疲勞,于16日深夜一揮而就。
山東大學(毛澤東)
毛澤東致高亨函封
“山東大學”的題字出自于毛澤東寄給山大文學院著名的古文字學家高亨先生的一封親筆信。毛澤東讀過高亨關(guān)于《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并對高先生的成績給予了肯定的評價。高先生為此激動不已,返回山大后,遂將自己的著作《諸子新箋》、《周易古經(jīng)今注》等6種,連同一信,寄請當時中宣部副部長周揚轉(zhuǎn)呈毛澤東主席。大約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收到了毛澤東主席的回信。山東大學四個字雖取自毛主席的信封,不是專門題名,但和集字還不一樣。
毛澤東的書法采千古之遺韻,熔百家于一爐,龍蛇飛舞,俏俊飄逸,大氣磅礴,豪放酣暢,深受人們的喜愛。北京師范大學(1950)、貴州大學(1951)、南開大學(1950)、北方交通大學(1951)、湘潭大學(1958)、清華大學(1950)、復(fù)旦大學(1951)、 中央戲劇學院(1950)、廣西大學(1952)、湖南大學(1950)、安徽大學(1958)、西安交通大學(拼掇)、北京大學(1950)、南京大學(拼掇)、云南大學(拼掇)、浙江大學(拼掇)、華南農(nóng)學院(1952)、湖南農(nóng)學院(195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拼掇)、北京語言學院(1974)、華中科技大學(拼掇)、上海交通大學(拼掇)、天津大學、濟南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拼掇)、武漢大學、蘭州大學、魯迅藝術(shù)文學院(1938)均采用的毛體。其中部分高校沒有毛主席題字的報道,不能確定是不是集字而成。
更多毛體高校題字欣賞
1952年,毛澤東為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親自題名
1958年,毛澤東為湘潭大學親自題名
1952年,毛澤東為華南農(nóng)學院(今改名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親筆題名
1951年,毛澤東湖南農(nóng)學院(今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親筆題名
1950年毛澤東題“第一師范”
毛體“內(nèi)蒙古大學”
毛體“云南大學”
毛體“天津大學”
毛體“濟南大學”
毛體“華中科技大學”
毛體“武漢大學”
毛體“魯迅美術(shù)學院”
毛體“江蘇科技大學”
毛體“上海交通大學”
毛體“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毛體“浙江大學”
外交學院(周恩來)
1955年9月10日,外交學院在北京西苑的中直機關(guān)禮堂召開了成立大會。周恩來總理親自為外交學院題寫了校牌。外交學院的成立與周總理的日夜操勞密不可分,而“外交學院”四個字,也是周恩來所題寫的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的名字。
華中師范大學(鄧小平)
原中南財經(jīng)大學
1985年8月5日,華中師范學院更名為華中師范大學。校方派人到北京去,爭取小平同志為校題寫校名。鄧小平是華中師范大學前身之一的中原大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鄧小平與武漢的不解之緣始于1927年。當年,23歲的鄧希賢首次踏上武漢,并改名“鄧小平”。據(jù)統(tǒng)計,自1980年至1991年,小平先后8次為武漢方面題字題詞。在武漢,原中南財經(jīng)大學(今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校名也是小平1988年題寫的。
鄧小平為中南財經(jīng)大題字
中國政法大學(鄧小平)
1982年4月,國務(wù)院批準成立以北京政法學院為基礎(chǔ)的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冬新校正式破土動工,1986年6月7日,新校奠基儀式隆重舉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中國政法大學”校名。
鄧小平同志自幼喜愛書法,早年于顏、柳用功甚勤。后來在繁忙的政務(wù)之余,也不忘書法的修煉。他自出機杼、精益求精,用筆遒練、獨特,書風蒼勁、灑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書法風格。
此外中國礦業(yè)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四川大學、北京林學院(今北京林業(yè)大學)、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寧波大學、華西醫(yī)科大學、河海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山東財經(jīng)學院(今山東財經(jīng)大學)、青島海洋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中央檢察官管理學院(今國家檢察官學院)等高校校名也都是鄧小平題寫的。
鄧小平題寫的“合肥工業(yè)大學”(拓本)
鄧小平題寫的“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鄧小平題寫的“四川大學”
鄧小平題寫的“寧波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江澤民)
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學院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為學校題寫了新校名。
深圳大學(江澤民)
?
趙樸初題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樸初題字“北京理工大學”
趙樸初:趙樸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卓越的佛教領(lǐng)袖、杰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西泠印社名譽社長,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老先生的書法,越看越寬心,品之讓人醍醐灌頂,身心豁朗!
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舒同)
舒同:舒同 (1905.11.25~1998.5.27) 字文藻,又名宜祿。男,江西省東鄉(xiāng)縣人。書法大師。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陜西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一任主席、名譽主席,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被毛澤東稱贊為“黨內(nèi)一枝筆,紅軍書法家”。
東南大學(集王羲之字)
東南大學比較牛,集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額字!
▼ “東”
▼ “南”
▼ “大”
▼ “學”
郭沫若題寫“吉林大學”
1958年創(chuàng)辦時,由郭沫若題字,郭沫若也是中科大的首任校長
郭沫若: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國現(xiàn)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偉人,在文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等廣闊的學術(shù)領(lǐng)域里留下豐厚遺產(chǎn),影響深遠。與其篤實的學養(yǎng)一脈相通,郭沫若在書法藝術(shù)方面同樣成就璀璨,在現(xiàn)代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歷史名勝常看到郭沫若的題字牌匾,電子科技大學也是郭沫若所題。
暨南大學(葉劍英)
葉將軍的書法也是不錯的,學校在廣東,葉將軍也是廣東人,題字估計也出于這一原因。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啟功)
西北大學(魯迅)
魯迅從小喜歡書法,亦習印。書法初習歐、顏,曾收集碑志等拓片五千余幀而“抄之”,從中得書法雅趣。中年后多追求從容樸厚、骨氣內(nèi)含,并逐漸形成具有反叛精神和學者氣、自成一體、大樸不雕、儒雅敦厚的行、草書風格,在現(xiàn)代書法史上具有相當?shù)牡匚缓蛷V泛的影響,是一位典型的學者型書法大家。
廈門大學(集魯迅字、陳嘉庚)
早前,廈大主頁上用的是“魯迅體”,不過,并非是魯迅特別為廈大所寫,而是從魯迅手稿中拼出“廈門大學”四個字。而現(xiàn)在新版主頁上的“廈門大學”出自于陳嘉庚之手,是從位于群賢樓前廈門大學奠基石上拓下來的。
陳嘉庚
東北大學(張學良)
1992年11月,原東北大學秘書長、代行校長職務(wù)的寧恩承取路香港去臺灣探訪張學良時,談到了東北大學復(fù)校一事。張學良非常高興,他感慨地談到,我的軍隊沒了,我的軍銜沒了,我只有東北大學、老朋友和過去的事了。11月30日,他在專用的“張”記信簽上,題寫了“東北大學”四個字。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