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wěn)落地,取得了成功。去年,在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目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是成功的,進展是健康的。
——教育部長的觀點,代表著國家的態(tài)度。
?
高考改革是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全社會極其關注。
浙江在高考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國教育改革前沿。浙江省目前的方案,也許就是全國未來的模板。
?
2018年,綜合評價、自主招生越來越受到名校的重視,裸分考入名校越來越難,是全國高考新趨勢。
浙江省這一特征更為明顯。
清北復交、國科大:浙江裸分考生不超過10人
下表為C9、華五2018年在浙招生計劃、最低專業(yè)的投檔分、位次。
?
?清華大學
2017年,清華在浙招生共150人,其中裸分進入清華15人,僅為10%。詳見下表:
?
2018年,清華在浙江招生數(shù)仍為150人。裸分考入清華8人,占5.3%,裸分進入清華實在艱難。
但,降分考生進入清華也很難!浙江省今年共有368人獲得清華降分優(yōu)惠(或保送)資格,是招生計劃的近2.5倍。
實際情況是:
去掉保送生、三位一體錄取共118人,其他獲得降分的250人,爭搶剩余150-8-118=24個名額,競爭也十分激烈。
詳見下表:
?
?北京大學
2017年,北大在浙江錄取約200人,裸分錄取者12人,僅6%。
200人名單包括:保送生29人;博雅計劃10人;三位一體65人;自主招生、藝體等共80余人。
2018年招生計劃200人,裸分考入北大僅10人,占比5%。共256人獲得降分優(yōu)惠(或保送)資格。
除三位一體、競賽保送共106位已明確被錄取的,其他拿到降分資格的150個考生,剩下名額200-10-106=84個,競爭同樣激烈。
情況如下表:
?
?總結(jié)
清華招生150人,降分資格考生共368人。
北大招生200人,降分256人。
為什么清北偏愛自主招生、綜合評價,偏心奧賽、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的學生?
清北尤其是數(shù)理化生信科專業(yè),特別需要的是適合從事數(shù)理化生專業(yè)的學生,學校對高考狀元越來越不滿意。其實,考霸自己也不滿意,不一定能適應。
最近熱炒的云南考霸中科大退學,放棄清華選擇四川大學口腔,媒體消費狀元的同時,刻意遺漏了一個事實,該生在中科大連續(xù)掛科,只因中科大的理科太難了。中科大都不能適應,當然要放棄清華的橄欖枝。
?裸考出路越來越窄
其他名校情況也一樣:
?
復旦大學,裸分考生僅10人;三位一體錄取210人;望道計劃、“博雅杯”、奧賽獲獎生三種自主招生降分情況,未在網(wǎng)上找到公開數(shù)據(jù)。
有資格開展三位一體的名校,如,上海交大:裸分考生9人,三位一體305人;國科大2人綜評39人,中科大15人綜評100人。自主招生數(shù)據(jù)未找到。
清北復交降分考生總數(shù)變多,招生計劃變少,導致未開展綜評的南大、人大位次大幅前移。
?
在浙江招生較多的浙江大學,也比去年難考,位次提前了523名。
11所大學,僅國科大位次沒有提前。
按目前趨勢,南大、哈工大、西安交大開展綜評是遲早的事。
對裸分的考生而言,名校的大門正在徐徐關閉。新高考模式已是常態(tài),高考正被重新定義,綜合評價、自主招生正在悄悄改變高考格局……
?
附錄:2018浙江(一段)最低專業(yè)投檔分、位次
?
紅色,代表位次提前,較2017難考
201位安徽財經(jīng)大學以后,紅色漸少
?
?
?
?
?
?
?
?
?
鮮師速遞英語
202145陸教員上海師范大學本科在讀,本人做事認真有耐心,英語四六級都通過,日語專四通過,曾獲區(qū)英語閱讀競賽一等獎。
教員簡歷鏈接:http://m.ygjj.com/sh/Teacher/Resume?id=586026 ?
費用:60/h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