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成都兒童團,部分素材來自知乎。
世界上最憋屈的事情,不是在外被別人誤會,而是被爸媽的神邏輯懟得啞口無言。如果要將父母的神邏輯語錄記錄成冊,那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部血淚史。
可悲的是,大多數(shù)父母對自己可笑的神邏輯不以為然,更別說能清楚認識到它對孩子產生的終身影響。你先別忙著把自己撇清,下面這份獲贊幾萬,來自數(shù)千孩子對父母集體“控訴”的神邏輯語錄中,一定也有你曾對自家孩子說過的話。
從小到大,父母用在孩子身上的那些神邏輯
①學習篇
“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的,人家成績?yōu)槭裁茨敲春?,到你這就這么差?”
說出這樣話的父母,我只想反駁一句:同一個公司工作,為啥別人就比你工資高?
②玩電腦篇
小明玩電腦嗎?
不玩。
學習好嗎?
好。
小明不玩電腦才學習好,你還好意思玩?
小明玩電腦嗎?
玩。
學習好嗎?
好。
小明學習好才玩電腦,你還好意思玩?
小明玩電腦嗎?
玩。
學習好嗎?
不好。
小明玩電腦才學習不好,你還好意思玩?
小明玩電腦嗎?
不玩。
學習好嗎?
不好。
小明學習不好都不玩電腦,你還好意思玩?
好吧,世界上所有的理都被你占了。但是,講真,你也只敢在娃兒面前才敢這么“耍無賴”,哼~
③打孩子篇
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哭。“你還敢哭~”,打得越來越厲害。
打孩子的時候,孩子不哭。“嘿,不服氣是不~”,打得越來越厲害。
孩子憋著不哭,就越打越有癮,非得把他打到哭。打哭后,越哭又越打,完全無法理解很多家長讓孩子憋著不哭的意義到底在哪里?
④“為了你”篇
“我打你罵你逼你學琴都是為了你好”
“我砸鍋賣鐵供你讀書,都是為了你”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媽離婚了”
……
你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你確定自家孩子真的有抱著你大腿,痛哭流涕著求你這樣做?
⑤“讓你選”篇
逛超市。
“來來來你想吃什么自己選!”
“我要喝豆奶。”
“那玩意兒不好喝!而且都添加了香精的,吃了得癌!”
“我想吃年糕。”
“那玩意兒不好吃!我吃過了的我還能騙你嗎?”
然后以上重復半個小時。
“想吃啥你選嘛!”
“我很困,我想回家睡覺了。”
“好不容易帶你出去逛個超市,什么都不買,就想回家!”
無語到沒話說,沒事咱們能不能不逛超市?。?/span>
⑥侵犯隱私篇
“媽,你怎么又偷看我手機啊~”
“看個手機怎么了嘛,連你都是我生的,我看個手機都不行哦”
“媽,你怎么進來都不敲門啊~”
“我是你媽,還用得著敲門啊”
你還真把自己當陛下哇,孩子普身之下,沒有什么不是你的。孩子生活在沒有隱私的世界,就像成長在沒有自由的集中營里好嗎?
⑦別人家孩子篇
我媽:"你看??,成績那么好,你怎么不學學人家?”
我:“你看??父母那么好,你怎么不學?”
我媽:“人家父母好,你去給別人當兒子?。靠磩e人要不要!”
我:“哦,那你把別人兒子搶來啊,看別人愿不愿意當你的兒子~”
我媽:“是呀,你長大了,翅膀硬了,能飛了啊,曉得頂嘴了~”
我:“……”
父母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這是恨鐵不成鋼,是為孩子好。
孩子問:“你看看別人家的父母!”——這就叫白眼狼,不識好歹。
⑧我是孩子篇
我媽:“你怎么沒把衣服給洗了?”
我:“你沒喊我洗啊~”
我媽:“這么大人了,要有些責任感,懂得替家人分擔,別還跟孩子一樣”
我:“哦”
某一天,爸媽心事重重的樣子。
我:“爸媽,你們怎么啦?發(fā)生什么事了?”
我媽:“大人的事,小孩別管”
我:“……”
想讓你做事的時候,你就應該是成人,不想讓你插手的時候,你就成了孩子,連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兩個身份間切換得如此迅速。
⑨戀愛篇
0-12歲:小屁孩,懂啥叫談戀愛?
13-18歲:不許談戀愛,影響高考!
19-22歲:不許談戀愛,影響畢業(yè)!
23歲以后:莫挑了,再挑好的就錯過了!中國幾十億人,我就不信硬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娃兒都生了,趕緊結婚??!你都這么大了,我等著抱外孫呢!
畢業(yè)前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耍朋友,畢業(yè)后恨不得你馬上抱個娃兒領到他面前說:“快,喊奶奶”。另一半又不是大白菜,哪有那么好找嘛!
⑩勸不要離婚篇
孩子還小怎么能離婚呢……
孩子都那么大了離什么婚呢……
他不就是喝了點兒酒嗎,忍忍就過去了……
年輕就想著出口氣,老來幸福才最重要……
就算為了孩子你們也得好好兒的,有什么事兒忍忍不就過去了嗎……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通常這樣勸孩子的父母,可能自己在婚姻中也是這么熬過來的,不明白為啥還要孩子熬。
本應是天下最無私的愛,有些時候卻讓孩子們抓狂或是哭笑不得。如果你覺得上面這些父母的神邏輯還挺搞笑,那看過下面這些神邏輯,你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o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會記的,什么都不會知道,所以態(tài)度行事多惡劣都沒關系。
o禁止孩子出去玩、看電視、玩手機電腦他就一定能學習好。
o孩子是我生的,有什么成就都是我的功勞。
o講得過孩子的時候和他‘講道理’,講不過他的時候和他‘講倫理’。
o使用手機=玩手機=沉迷網絡游戲=需要修理一頓。
o孩子的發(fā)型我不滿意,必須得按我的意見來剪;孩子穿這個我覺得不好看,一定不要讓他穿。
o不明白溝通的重要性,或認為和小孩子溝通沒有必要。
父母的神邏輯,是對孩子甜蜜的折磨
父母的這些邏輯,實際上是一廂情愿,蠻不講理的強盜邏輯,打著愛孩子的幌子,行的多是不顧孩子個人意愿的事。
說到底,父母之所以有這些理所當然的神邏輯,還是在于沒有把孩子當做真正平等的個體來看待,不承認孩子的自由意志,也不承認孩子和他們間應該有一定界限,總喜歡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套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實施著情感綁架而不自知。
如果再稍加觀察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父母的這些神邏輯基本只針對自己的孩子,而不會用于外在的人際交往中。為什么?因為外在的人際關系根本不認同這一套。
每個人的成長都存在延時性,被“神邏輯教育大法”炮制過的孩子,往往要在成人后,才能有健全的心智與之對抗。
小孩子因為心智還未成熟,無法找出反駁神邏輯的說辭,內心不認同,行為上也不認同的時候,卻要被父母說成“不聽話”,“叛逆”,你說孩子冤不冤!
所以很多父母在抱怨自己孩子不聽話,親子關系很糟糕時,你首先需要的也許是反省自己,是否正在用自以為是的神邏輯壓制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