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閔行區(qū)有這么一群美麗的青年教師,10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新疆、西藏、云南等十幾個省區(qū)市,開展書籍捐贈、童心圓夢和支教幫扶,愛心結對1萬多名困難孩子。山區(qū)的孩子都叫她們來自上海的“最美教師”。
去年4月,閔行區(qū)教育局團工委書記謝凱麗帶領一支教師志愿者隊伍抵達平均海拔3459米的香格里拉。他們中有特級校長,也有教學能手,計劃在全國尋找300個“童心愿”,嘗試“眾籌公益”的模式,凝聚愛心力量,幫助孩子們完成夢想。
藏族女孩杜吉央宗出生時左眼沒有眼球,5歲時裝上義眼,左右眼一大一小,這讓她感到十分自卑。有一次,她一彎腰,義眼掉進了學校下水道,老師們撬開下水道才在污水中找回。因為每年更換義眼需要開支,讓這個貧困的家庭不堪重負。小央宗悄悄告訴上海老師,她想要一只好看的義眼,即使低下頭也不會掉出來。老師們通過相關公益平臺,第一時間向全社會發(fā)布,開展“愛心接力”,沒想到,500位愛心人士認領了“愛心菜單”,幫助小央宗圓夢。從“六一”兒童節(jié)開始,小央宗多次往返上海,并在第九人民醫(yī)院接受了眼窩重構手術。更讓他們一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手術主刀的醫(yī)生是國內眼整形眼眶病領域專家、九院院長范先群,小央宗的美麗夢想實現(xiàn)了。
納西族少年趙瑜夢想成為一名潛艇艇長,他對上海教師說,“很想擁抱一艘真正的潛艇?!痹?0名志愿者幫助下,趙瑜來到上海,參觀了某海軍基地,小腦袋瓜里裝下了很多有關海洋的知識,還記下了海軍旗語,甚至坐上艦艇船長位,體驗巡航。彝族孤兒楊小弟的心愿是擁有一雙球鞋,和足球明星踢一場比賽。在志愿者們幫助下,楊小弟于2014年暑假期間來到申花足球俱樂部,在上海舉辦的足球聯(lián)賽中體驗當了一回“小球童”,實現(xiàn)了心愿。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教師們坐火車來到新疆,送少數(shù)民族學子返鄉(xiāng);大巴開往江西,與留守兒童共度新年,又或者利用寒暑假探親、觀光旅游、支邊支疆、援滇援藏等平臺,途經(jīng)雪山,穿越戈壁,行走沙漠,深入牧場,與山區(qū)孩子愛心結對。他們計劃到明年,腳步可遍布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結對孩子涵蓋56個民族。
“教育、敬業(yè)、熱情、超越,這是我們的‘青椒精神’?!敝x凱麗說,青年教師們愛用“青椒”來形容自己,就連他們的微信號也叫“青椒園”。這樣的志愿行動被命名為師德建設“成長E+1”實踐項目,最近被評為上海教育系統(tǒng)師德建設優(yōu)秀項目。播撒教師的美麗心靈,以愛傳遞社會正能量,這是最美教師的風采,也是閔行青年教師志愿服務的一塊公益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