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1月16日,由VPEA舉辦的第五屆教育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qū)星河灣酒店完美落幕。此次論壇不同于往屆“中加國際教育交流論壇”,而是以“中國-北美國際教育交流論壇”的全新面貌亮相,論壇還特別邀請了中國部分省市教委領導、加拿大駐上海領事館官員、加拿大BC省教育廳、美國和加拿大公立教育局官員、中國知名中學校長及教育專家就“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一主題分享經(jīng)驗心得,共同為推動教育國際化諫言獻策。
在此次交流會議當中,加拿大BC省湯姆森河教育局國際交流處處長Dean Coder、副局長Alison Sidow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問題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在鼓勵學生學習更多技能基礎上完成教師向“導游”、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參與、創(chuàng)新”方面的轉變。歌摩士谷教育局國際交流處處長Steve Knight和美國麻州梅納德高中校長Chuck Caragianes也都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民主課堂”的概念,提出在學生保持自我的前提下,由學生主觀能動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從而決定自己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河東翠斯科納教育局國際交流處處長Birgit Hartel則強調(diào)的是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力求“教師引導差異化”,不以提高學生成績?yōu)槭滓蝿眨歉叨戎匾晫W生的全面發(fā)展,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同時,中國教育協(xié)會會長鐘秉林先生也在會上提出,要不斷推動教育國際化,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和個性、特長的發(fā)揮。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相對于中國較為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而言,國外的教育方式顯得更為有利于學生個性及特長的充分發(fā)揮。
在國內(nèi),應試教育的弊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工具,成績是檢驗好學生的唯一標準,較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得學生的興趣特長在校園里得不到充分的施展;而在國外,開放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更為開闊的思考問題的視角,每位學生的優(yōu)勢在學校當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向起著主導作用,而老師則扮演引導者與鞭策者的角色,讓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從而增強他們的信心,更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樹立,從而也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在15日的交流論壇當中,還有一件重大事件發(fā)生——VPEA混合式學習中心(Blended Learning Center)在中國的正式成立。此舉直接打通中國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與加拿大公立教育在課程方面合作的通道,并且通過課程的合作,讓中國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直接學習加拿大高中課程。
在16日的圓桌討論會議當中,針對‘如何從制度以及實踐上更好的推進“以學生為本”的教育’這一議題,加拿大BC省奧克那根教育局國際交流處處長Dave Lee、美國麻州梅納德高中校長Chuck Caragianes、西北師范大學附屬學校校長劉信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代蕊華展開了激烈討論,在此次討論當中,中西方教育觀念的融合及碰撞,為我們呈現(xiàn)了較為專業(yè)的新型教育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