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的每個班級,幾乎都有一兩名學霸。在32中的初三5班,16歲的阮星就是公認的學霸。不過這位學霸卻有些特別:身高1.1米,每天拄著雙拐上學。同學們說,一起玩耍時,大家低頭陪伴她;一起學習時,大家只有抬頭仰望她。
袖珍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秘密就在媽媽為她訂制的“矮人屋”,讓她充滿動力向著“高人夢”奮發(fā)學習。
幾乎每科都能拿第一
昨日中午12時,阮星背著書包,拄著拐杖回到家里,熟練地在廚房炒了兩道素菜,快速解決午餐后,便立即拿出書本復習。
阮星由于先天性肢體殘疾,不僅只有1.1米高,連走路也得依附雙拐。但在同學們眼中,阮星卻頗有些厲害,因為這個小個子女孩是學霸。
阮星的同桌李煜說,阮星是學校最矮的同學,但成績卻在進校后讓大家刮目相看,幾乎每一科都是第一名。該校學生處主任韓雯娟說,三年下來,阮星的成績在全年級幾乎穩(wěn)居前三名。李煜說,阮星平時一直很低調,但每次考試后公布成績,大家都不由地一次次驚嘆,也很好奇她是怎樣學習的?
六年級明白長不高了
阮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她的哥哥叫阮福,比自己大三歲,也患有同樣的疾病。兄妹倆從小就一起練習用拐杖,再杵著拐杖一起上學。
阮星的媽媽黃國娟說,當她發(fā)現阮星也患有和她哥哥一樣的疾病時,她希望女兒能晚些感受到殘疾帶來的痛苦,因此與阮福說好,盡量不要讓阮星知道自己患上了什么病。
阮星說,在她小時候的記憶中,自己只是腿腳有些不方便,用媽媽的話來說是“長大了就好了”,因此阮星每天盼著自己長大、長高。
但小學四年級一開學,阮星就感覺不對勁了:小伙伴們經過一個暑假紛紛變成高人,而自己身高仍然不足1米;到六年級時,同伴的個頭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大,班上只有自己還穿著童裝。
“那時我才明白自己得了長不高的病,覺得自己很氣餒,不知道怎么面對長大?!比钚钦f。
媽媽為她訂制矮人屋
阮星說,即將步入初中的那一個暑假,媽媽帶著自己和哥哥搬入了一套單獨的租賃屋。
阮星指著這套有些老舊的屋子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如今這個屋子住著自己、繼父、哥哥、媽媽。搬進來后,阮星發(fā)現媽媽竟下了很大的工夫———廚房灶臺只有50厘米高,自己和哥哥的書本可以放在低矮的書柜上,熱水器幾乎修在了地上,甚至還給自己和哥哥訂制了地鋪作為床鋪。以前寫作業(yè)時,常常把作業(yè)本擺在腿上寫,在這個新家里,媽媽給兄妹倆準備了兩塊磨得光滑的木板作為專用課桌。
阮星說,在這個新租的屋子里,自己可以做飯、寫作業(yè)、做家務,兄妹倆還打趣地把這里稱作矮人屋,但媽媽和繼父在家做飯、洗衣不得不努力彎腰。擺攤賣副食的媽媽,第一次一本正經地告訴兄妹倆,首先要把自己當成正常人看待,才能更好地前進。
2011年,13歲的阮星拄著拐杖、背著書包踏入32中時,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正常人。
優(yōu)異成績讓她成高人
阮星說,自己和哥哥身高都是1.1米,兩人約定以后要比賽學習爭當第一,所以兩人放學回家后不會碰電視、看小說,而是一起做作業(yè)、復習功課?!澳菚r候,電腦游戲、智能手機很流行,但因為和哥哥比賽學習,我們過得特別有趣?!比钚钦f,一次次比賽中,自己和哥哥漸漸都成了同學口中的學霸。
阮星說,上初中以來,有不少同學都找自己請教功課,給同學們講題的那一刻,自己似乎有了當“高人”的感覺。
阮星說,哥哥現在已步入重慶郵電大學,他的同學都很尊重他,哥哥甚至當上了一家公司的微博管理員勤工儉學,自己也打算循著哥哥這條路,在學習中找到存在感。
夢想給媽媽設計新家
阮星說,其實自己的生活中不光只有學習。她拿出一本畫冊,里面全是她的彩鉛畫。她說自己學習之余,最大的樂趣就是靜下心來畫畫,因為平時不逛街、幾乎不出門,手中的畫筆能讓她感覺世界的美麗。
她說,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學習美術,做一份與美術、設計有關的工作,親手給媽媽設計一個全新的家,一個讓媽媽不用低頭洗碗、做家務的正常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