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件事情的開始,總是意味著前面一件事情的結(jié)束。對于寶寶來說,轉(zhuǎn)換隨時都在發(fā)生。那么,面對每天都要出現(xiàn)很多次的情景,你怎么做才能順利達(dá)到目的呢?
情景1:出門
你一直在跟寶寶說去奶奶家小住幾天,并在最后的半小時開始倒計(jì)時上車的時間,你甚至還宣布了“出發(fā)”!寶寶卻無動于衷。這是怎么了?寶寶其實(shí)沒有時間觀念,他們不太能理解“一會兒”、“馬上”、“將來”這些概念,所以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詞。換一種方式效果可能會更好。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你可以用寶寶能理解的語言來代替,如:“維尼熊一播放完,我們就出發(fā)!”影片一完,就用游戲的方式帶他走。比如說:“維尼熊要送我們回家找奶奶”、“快用我們的旋風(fēng)腿跑到車?yán)?,快!快!快!”?
情景2:停止玩耍
相比讓他開始玩,停下來更加困難。寶寶通常會完全沉浸在玩具或游戲的世界里,直到筋疲力盡才會停下來。如果你用成人的語言去解釋,如“爸爸在等著我們”、“要遲到了”,他是無法理解的。與其關(guān)注“為什么”我們要離開,不如用方法教孩子“如何離開”,不妨讓他跟玩具說“Byebye”或者“再見”,他就會明白停止、離開的時間到了。
情景3:坐下來吃飯
寶寶在搭建積木,你卻讓他坐下來吃飯。雖然距離只有一米之遙,但是做起來可不容易。
你試試在開始做飯時,拿出一部分積木告訴他,“等你把這些搭建完,我們就要吃飯了”。等飯真的做好了,也不要生硬地奪走玩具讓他吃飯,而是拿出兩塊積木,提供給他一個選擇:“在我們吃飯前,你想把哪一塊搭建上???”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無論他選擇哪一塊,問題都會解決,等他安裝好了就會乖乖跟你去吃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