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體的發(fā)展,從探究反射、抓握反射和吮吸反射三大反射出發(fā),最終有了五種感覺的發(fā)展,而這些感覺的發(fā)展最終促進了大腦左右半球、小腦和腦干的發(fā)展,最終使孩子獲得三種能力:認知、身體運動和社會適應(yīng)。
這三方面發(fā)展得都好,就叫“聰、明、靈、通”。
01
全面發(fā)展的孩子
既聰又明、既通又靈
耳口鏈發(fā)展得好的孩子,你跟他說什么,他都能聽得懂,這叫“聰”——耳聰——大腦左半球發(fā)達;
眼手鏈發(fā)展得好的孩子,無論什么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原理,這叫“明”——目明——大腦右半球發(fā)達;
運動能力發(fā)展得好的孩子,靈活、靈巧、靈便、靈敏、有靈性,一看透著機靈勁,處處有“靈氣”,這叫“靈”——小腦發(fā)展得好;
有的孩子情緒、情感發(fā)展得比較好,通情達理、懂事、好商量、通人性,這叫“通”——腦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所以,一個發(fā)展得好的孩子,就叫做“聰、明、靈、通”。
人生就好比是一場汽車拉力賽,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地方加入這場拉力賽。馬路上有奧迪,有奧拓,奧拓當然不愿意生來就是奧拓,它也希望被做成奧迪,但市場需要奧拓。
人也是這樣,相信每個人都希望生在聰慧、知性、富裕的家庭,但造物主造化人不隨人的主觀意志。你不要以為奧拓跑得慢,掛上滿檔、猛踩油門,也快得很;奧迪如果只掛一檔、舍不得給油,也跑不快——巡邏。
對比到人身上的話,生在誰家代表馬力,而主觀能動性就是油門,跑得快不快,這兩個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還有個因素不容忽視:四個車輪有沒有氣。如果哪個輪子沒有氣,這車一定會開著開著就跑偏了,聽說過中小學(xué)的偏科嗎?
有的孩子語文挺好,數(shù)學(xué)不行——聰而不明;
有的數(shù)學(xué)不錯,語文不行——明而不聰;
有的語文、數(shù)學(xué)都不錯,外語不好——懶;
還有的語數(shù)外都不錯,體育不行,選不上三好生——聰明但不靈;
有的孩子語數(shù)外體都很好,還是選不上三好生,選班干部也得不了幾票——聰明靈但不通。
全面發(fā)展的孩子既聰又明、既通又靈——
聰:在言語理解、言語聽力、閱讀、背誦、算術(shù)運算、抽象思維等方面有優(yōu)勢?
明:在圖畫、書寫、走迷宮、拼圖、操作、認人、條理性、看圖寫話等方面有優(yōu)勢
靈:靈巧,手巧心靈、操作技巧發(fā)達、運動協(xié)調(diào)
通:通達,通情達理、人緣好、幸??鞓贰⑦m應(yīng)社會
不明的孩子,看上去特別聰明,老師一講就會、可是一考就錯,好像心思沒有用在學(xué)習(xí)上,馬虎、糊涂;書寫糟糕、閱讀不良、丟三落四、不修邊幅、馬馬虎虎;那道題目會做,就是寫在草稿紙上卻忘記抄到卷子上;草稿紙上算對了等于365,可是抄到卷子上寫成356了;今天鉛筆盒忘了,明天紅領(lǐng)巾沒有戴,后天老師讓送作業(yè)本。
這是典型的不明,是因為大腦右半球,尤其是視覺發(fā)展不到位。不明的孩子,不愛走迷宮,不愛折紙、紙筆活動差、圖畫和積木作業(yè)不行。
不聰?shù)暮⒆?/span>,語言遲滯、唱歌跑調(diào)、聽故事老打岔、復(fù)述不出來、詞語貧乏、不愛說話,上課不會聽講,記東西慢;不善言表:心里明白,嘴上說不出來。老師讓回答問題,坑坑巴巴,半天說不出來;思維發(fā)散不好,用“打”字組詞,只會說“打頭、打臉、打屁股、打腿、打腳”,不知道“打字、打的、打油、打球、打氣、打水……”;老師講完一首唐詩,別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能背得出來,他背不出來,但是考試的時候他絕對不差——大智若愚。
不靈的孩子,退縮膽小、常有摔跤磕碰、動作不協(xié)調(diào):今天這兒磕著了,明天那兒碰到了。例如:一年級小朋友趴在那里哭,老師問他:“怎么了?誰打你了嗎?告訴我,我?guī)湍阏宜ァ!薄拔易约鹤驳搅??!薄白材牧耍俊薄白矘渖狭??!薄@就是不靈。經(jīng)常“闖禍”:今天水杯打掉地了,明天把飯碗扣在地上了,手工作業(yè)不行。舞蹈動作學(xué)不了、做操總比別人慢半拍,還得總是看著別人,否則記不住。
書寫障礙、共濟失調(diào)、毛手毛腳或笨手笨腳,這都屬于小腦這一塊發(fā)展不到位。
不通的孩子人緣不好、缺少玩伴。睡覺趴著、男孩愛犯渾或伴有侵犯性,女孩沒主見或伴有愛哭,“牙尖”——老愛告別人的狀。坐著也不安分,觸覺過敏、芒刺在背、六神不安、脾氣糟糕、性情古怪、或矛盾兒或邊緣兒,一會這兒不舒服,一會那兒癢,總是很鬧騰。成績不錯但不討人喜歡,干部和三好生總沒人選他。
這都屬于觸覺這一塊發(fā)展沒有到位的結(jié)果。
02
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明/不聰/不靈/不通
不明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宅,爸爸是“宅男”、媽媽是“宅女”,兩人生個“宅童”,倆人都不愛把孩子往外面帶,關(guān)在屋子里面教孩子如同“閉門造車”一樣,這個不知道、那個不明白。
不聰?shù)暮⒆右话闫浒职謰寢尪际菒灪J,在家交流少,不愛跟人說話,孩子自然也不愛說話。那位說,那個孩子媽媽能說著呢!但是跟孩子在一起到時候在低頭看手機——人在心不在!
不靈的孩子往往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大的,為什么這么說呢?1歲半左右的孩子前庭平衡發(fā)育到了關(guān)鍵期,他們常常喜歡找一個上坡,跑上去、再跑下來。
如果是媽媽看孩子,一定會陪著他跑上又跑下,呵護著別摔了;如果是爸爸看孩子,就會讓孩子自己跑,還會夸他:“跑,真棒!”“摔了吧?行了,自己起來吧?!薄傲瞬黄?,寶貝真棒!”。
老人不是這樣,他想的是:“孩子要是摔了,回去沒法交代?!彼岳先丝春⒆邮恰把劬吹靡?,伸手抓得著”,總是會說:“別跑呀小祖宗,摔了怎么辦!”這就限制了孩子的運動,忘記了“生命在于運動”。
不通的孩子一般都是“四不媽媽”的產(chǎn)品。一不遛胎(保胎或犯懶);二不親生(選擇剖腹產(chǎn));三不喂奶(甩給“牛干媽”);四不帶著孩子睡(分開睡)。這樣最終導(dǎo)致孩子觸覺刺激不足,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觸覺刺激,沒有足夠量的刺激將通往腦干的觸覺通路打通——不通。
很多家長總是說:“我想培養(yǎng)聰明靈通的孩子,該怎么做呢?”
03
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聰明靈通的孩子
想讓孩子聰,就讓孩子多聽,一有空就跟孩子說話。
孩子3歲之前,家里不怕人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請到家里來,孩子有個特點:絕不讓一個人閑著,誰閑著他找誰,大家輪番與孩子交流,聽多了輸入多了才有可能輸出。
周六周日把孩子的舅媽、姑媽、姨媽都請到家里來吃飯,吃飯是假,陪孩子說話是真!為什么不請舅舅他們?“女人話多”。
想讓孩子明,就讓孩子多看,見多識廣。
滿月了就可以抱著小區(qū)溜達,見什么教什么;滿周歲了就可以全市各大公園溜達,有什么玩什么;滿兩周歲了就可以跨城市在本省內(nèi)溜達,拓寬眼界;滿三歲了就可以跨省旅游了。
外出之前父母要先備好課,預(yù)先介紹,等到了實地再一一驗證、觀察細節(jié)、記住特點、展開想象。不要讓孩子愛上電視與電子游戲,毀眼睛、限制了想象空間。
想讓孩子靈,就讓孩子多動,走、跑、跳、翻、鉆、爬、滾、扔、接、撕、拉、拽、打、輪。
6歲之前就是每天由爸爸帶著、幾個門當戶對的孩子、找個沒車的地方、玩到天黑才回家,實在沒得玩就玩青蛙跳的游戲、小兔子蹦的游戲。
一把孩子的腳后跟的跟腱給撐開,二把孩子腿部肌肉的肌腱給拉長,孩子將來學(xué)習(xí)任何體育項目稍微一練就有成績了,不至于將來到了中考的時候,有的孩子腿兒都恨不得跑斷了,成績就是上不來,對不起,這是童子功!
想讓孩子通,就要多撫觸、多抱、多背。
一有空就把孩子摟到懷里,手在其后背從上往下抹;早上起床不要把他突然推醒或喊醒,手伸進其后背,從上往下?lián)嵊|,讓他從五度睡眠慢慢過渡到四、到三、到二、到一、到清醒狀態(tài),再不起就咯吱了哦,于是孩子每天都在笑聲中開始新的一天,孩子能不喜慶嗎?
孩子聰、明,認知水平就上來了;靈,身體運動水平上來了;通,社會適應(yīng)能力上來了。
所謂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就是讓孩子在身體運動、心理認知和社會適應(yīng)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其實沒有什么秘訣,就是讓孩子從小多聽、多看、多動、多得到撫觸,這樣孩子就會聰、明、靈、通。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