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說過:“孩子的優(yōu)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每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托舉。
孩子的前途,不僅拼自己,更是要拼父母。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會在教育這件事上偷懶,只會用心管住孩子,做孩子堅強的后盾。
復旦教授錢文忠曾坦言,優(yōu)秀的孩子是管出來的。
家長管住以下6點,就能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01
管住磨蹭:治愈孩子拖延成性
在家長圈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10個孩子9個磨蹭,還有一個根本就沒有聽你說什么。
生活和學習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但孩子做事卻越來越磨蹭,做什么都慢吞吞的。
如果家長不問不管,那小時候的拖延癥甚至會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壞習慣。
有位心理專家說,拖延癥這種行為不僅會導致孩子難以適應學習和生活節(jié)奏,甚至產生自責、自我否定、低自尊、焦慮、抑郁等嚴重的心理問題。
因此家長對于孩子做事磨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癥。
磨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不斷催促的家長,家長應避免催促,用鼓勵代替催促。
教育引導時,不妨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多給孩子一點點時間。
幫助孩子認識時間,建立時間規(guī)劃能力,讓孩子學會遵守時間,孩子定會以最大的速度前行。
02
管住懶惰:端正孩子學習態(tài)度
懶惰的孩子專注力差,他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
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做作業(yè)時還沒一兩行就不耐煩了,常常敷衍了事;
把課本一扔,就開始看電視玩手機,家長說什么都當聽不見......
曾國藩有句名言: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span>
孩子懶得學習,懶得做作業(yè),懶得思考問題,那將來能優(yōu)秀到哪里去呢!
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管住他的懶惰。
營造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別代勞、別干涉。
制定規(guī)律的學習作息時間,督促孩子每天按照計劃去學習和生活。
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布置的任務,家長要適當給予鼓勵,即使做得不好也別吝嗇你的鼓勵。
03
管住習慣:協(xié)助孩子形成自律
每當談起孩子自律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自己能夠自覺,不用父母督促。
但家長一定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為他愛玩,不愛學習,天生就不懂得自律。
自律是來自他律,孩子的自覺不是靠說教出來的,而是必須管教出來的。
父母正確的管教與引導,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律是什么,而從小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才是培養(yǎng)孩子自律的關鍵。
正如一位名校媽媽所說:
“孩子需要首先養(yǎng)成的是機械習慣,因為機械習慣帶來的好結果,讓孩子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再和孩子談自律的重要性?!?/span>
管住學習上的習慣:上課專心、作業(yè)認真、預習復習、積極思考、善于提問。
管住生活上的習慣:課外閱讀、遵守時間、早睡早起、鍛煉身體、參與家務。
小學階段是孩子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期,家長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抓住這一黃金期。
04
管住規(guī)矩:重視孩子良好行為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該說就要說,該立規(guī)矩就要立規(guī)矩?!?/span>
立規(guī)矩這件事,不能覺得孩子還小,家長就可以完全不管的,到時候孩子變成了熊孩子,父母再后悔也來不及了。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在最該給孩子立規(guī)矩的年齡,家長不要不舍得,沒有規(guī)則的愛對孩子只會造成傷害。
“愛孩子”和“立規(guī)矩”從來就不是一道單選題。
家長越是愛孩子,就更要給孩子立規(guī)矩,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
確立明確的要求,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動搖規(guī)矩和要求。
立規(guī)矩時,如果孩子犯錯或是做不到,那么就應有一定的懲罰,反之則應表揚孩子。
立規(guī)矩需要父母教養(yǎng)原則之間的一致性,以及父母言行的一致性,絕不能前后矛盾。
05
管住依賴: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
盡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開始了認識自我,但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依舊未變。
總是替孩子事事包辦,使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對于父母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來完成,缺乏獨立能力。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自己無微不至地對孩子進行照顧,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行動力,極度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真正的教育,應是父母學會放手。
讓孩子學會獨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家長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
家長與其費盡心思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其自主發(fā)揮。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不要急著幫忙,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學著解決問題。
06
管住欲望:教會孩子延遲滿足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忙于工作、努力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只要孩子有任何想要的都盡量滿足。
殊不知家長無休止的滿足,養(yǎng)大的不是孩子的眼界和胸襟,反而是孩子的任性和欲望,最終可能導致孩子碌碌無為。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父母是有責任和義務狠下心來管住自己的孩子。
不能事事滿足孩子,要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的東西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付出才能有收獲,讓孩子學會付出和珍惜。
不該滿足的時候盡量不要滿足,并給出拒絕的理由,說服孩子。
用堅定的態(tài)度回應孩子的要求,做到積極應答而不立即滿足。
正確的延遲滿足,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不是以個人為中心的,以及培養(yǎng)孩子心理承受能力。
《管教的勇氣》里有句話說得好:
“教育孩子,小時候要狠管,長大后給他翅膀?!?/span>
為人父母始終要記住,嚴管孩子,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請家長做一個“狠人”。
越“狠心”管教,孩子將來越感激你。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