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語文中,病句是必考的內容,主要考查搭配不當與成分殘缺或贅余,偶爾考查語序不當與結構混亂,暫時沒考查表意不明與不合邏輯。
關于病句,做題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抓句子成分
1、出現了并列的短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分類不當、語序不當或語意不明;
2、出現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
3、出現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
4、出現了多重定語、多重狀語,可能是語序不當或贅余;
5、出現了數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語序不當、用詞不當;
6、出現了“的”字的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搭配不當、偷換主語或語序不當;
第二部分:抓詞語標志
7、出現了時態(tài)副詞和助詞,可能是前后矛盾;
8、出現了介詞,可能是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主客顛倒、主語殘缺;
9、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
10、出現了連詞(關聯(lián)詞),可能是關聯(lián)詞搭配不當、殘缺,分句語序不當(分句關系不符合邏輯)
11、出現了文言詞語、書面語,可能是重復;
12、出現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邏輯;
13、出現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詞語(或者疑問句),可能是不合邏輯或表意相反;
14、出現了“前去”、“新生”、“保管”、“沒有”、“走”、“和”等多義詞或多義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
15、出現了“使、讓、令、把、被”等詞,可能是主語殘缺、主客顛倒、語序不當;
第三部分:抓句子結構
16、出現了判斷動詞“是”“成為”,可考慮主語與賓語是否搭配;
17、出現了固定結構、下定義,可能是結構混亂;
18、如果句子的“病狀”不明顯,可壓縮句子的主干,看相關成分是否搭配、殘缺,或結構是否混亂。
以上是總結的一些方法。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