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的我們會碰到孩子出現(xiàn)的許多問題,近期一位家長就和我描述了她遇到的困惑:
孩子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了,這位家長的話對于孩子來說少了許多約束力。最近孩子不僅聽不進她說的話,更是開始頂嘴了,她說一句孩子能反駁十句。
她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孩子卻反駁她也有很多不讀書也能成功的名人;她告訴孩子生活技巧,孩子卻反駁她那套過時了;她告訴孩子照顧好自己身體,不要飯后立馬運動,孩子卻反駁自己沒有立馬運動,中間有停一會……
面對孩子的頂嘴,我們似乎有些抓狂,我們的愛在孩子的反駁中變成了怒火,在無形中為爭執(zhí)埋下了種子。你家是否也有個頂嘴的孩子呢?
頂嘴是在表達,只是不恰當
記得之前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孩子坐在凳子上邊哭邊喊:“我都承認我錯了,你干嘛還要逼我?!眿寢屨f:“你這樣頂嘴是認錯的態(tài)度嗎?”
我們暫且不說對錯如何,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頂嘴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只不過不是那么恰當。因為孩子頂嘴很多時候伴隨著是不尊重的一種信號。但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是不是也意味兩個問題是需要家長認真思考的呢?
第一,作為家長是不是沒有教授孩子恰當?shù)谋磉_方式,使得孩子在這種親子溝通中只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來頂嘴。
第二,作為家長是不是給予孩子充分的表達空間,若孩子沒有充分的表達空間,是不是也只能用這種頂嘴的方式進行對抗呢?
我想找出孩子頂嘴背后隱藏的秘密,比孩子頂嘴本身這件事更為重要。如果我們只是看到孩子在頂嘴,而沒看到孩子頂嘴背后的表達,這只會讓親子關(guān)系陷入泥潭。
父母不是怕頂嘴,是害怕失控
在搜狐母嬰中,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項調(diào)查:你最討厭孩子什么行為?超過75%的父母選擇了“頂嘴”。然而,我們真的是討厭孩子這樣的行為嗎?
記得有一對母子因為晚上應該幾點回家的事吵得不可開交,母親用盡一切理由和方法對孩子施威說服,而孩子對母親的觀點不斷頂嘴反駁。母親哭訴:“你怎么這么不孝啊!”孩子也十分奔潰,母親怎么這么不通情理呢?
這對母子的爭執(zhí)真的只是晚上應該幾點回家的問題嗎?其實面對孩子的頂嘴反駁,這位母親在意的并不是這個問題,而是擔心孩子脫離了母親的控制。
孩子小的時候,對世界還在探索的過程,父母為孩子規(guī)劃一切,讓孩子順著我們的方向不斷前行,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不斷加強,孩子開始想自己規(guī)劃未來的藍圖。而我們卻非常不適應這樣的變化,與其說討厭孩子頂嘴,不如說我們在掩飾內(nèi)心對孩子失控的恐懼感。所以面對孩子頂嘴的問題,不能一味責怪孩子,也要看看我們自身在表達什么!
孩子頂嘴不僅是孩子的成長
也是父母的成長
如果你家有個會頂嘴的孩子,那么恭喜你,你又找到了一個成長的突破口,也找到了和孩子產(chǎn)生更深鏈接的新線索。
德國有位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將兩歲至五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一直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兒童期有反抗傾向的人中,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兒童期沒有反抗傾向的人中,26%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孩子頂嘴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成長。首先,孩子在頂嘴的那一時間用盡各種方法要讓自己的“理”勝你一截,而在這個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定的思辨思維。其次,孩子有理由頂嘴說明孩子對待這個問題有自己的思考,他的獨立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fā)展。
孩子頂嘴對于父母來說也是一種成長,因為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頂嘴反觀自己的教育問題,為于孩子更好的相處提供了一個突破口。雖然頂嘴這種表達方式不是很好,但是也變成了父母成長的標尺,通過改變自己,正確引導孩子,來減少孩子頂嘴的次數(shù),不也是作為父母成長的一次重要實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