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這樣一條留言:
我是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我的孩子一直缺乏拼搏精神,到現在了,還緊張不起來,他成績也被其他同學給比下去了,我非常著急!
怎么樣才能激發(fā)他的競爭意識?若是能得到您的指點,感激不盡!
?1?
家長對考生的影響
高三的家長與學生,到了最緊張的時候。有些精神壓力比較大的家長,日子比學生還難過,考前焦躁不安,心情恍惚,甚至導致嚴重失眠。
?
心理不夠強大的家長,緊張過度,焦慮、恐懼,有意無意把這些情緒轉移給孩子,直到將孩子折騰得焦慮與恐懼,他才覺得正常。其實那是反常,用力過猛,反而不利于發(fā)揮出水準。
?
孩子即將面臨高考,家長也因此不知所措,可能容易用力過猛,我建議每天在看到孩子之前,先專注氣息,深呼吸幾次,保持微笑,不要緊鎖眉頭,你是家長,你慌張了,孩子容易跟著慌張。
比如孩子可能沒考好,你若失控,時不時罵一頓,他們或許要花幾天消化負面情緒,更加影響學習。
?
我覺得,正讀高三的孩子,可能最不缺的,就是緊張。?
?2?
?如何正確激勵高三考生
現在如果讓我來面對高三的孩子,我會怎么做呢??我大概會從這些方面著手:
?
1、控制情緒,我害怕孩子高考失敗,我會緊張,但這緊張應由自己消化。下面這幾點需要家長注意:
第一、家庭氣氛要保持常態(tài),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體貼也不能過分。
第二、不要有暗示性語言激化孩子的不安,既不要講“你緊張嗎?”“睡得好嗎?”的話,更不要安慰,“你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的話,這樣實際上在挑動孩子心中的不安。
第三、如果發(fā)現孩子緊張,有失常的表現,要請心理醫(yī)生幫助。
?
2、準時的作息,有利于身體與精神的健康,也是學習節(jié)奏的一種,這點可以反復強調,不支持孩子不加節(jié)制的熬夜,這是劣質勤奮,只會降低水準。
?
準時作息,幾點睡,幾點起,不要亂。規(guī)律性、儀式感,這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效用又大,它讓人有掌控自己的感受,它持續(xù)穩(wěn)定地增加自控力。自控力強,是極大的競爭優(yōu)勢,它能將你的負面降到最小,而讓你的正面放到最大。
?
3、其實到了高三后期,孩子好中差階層已經確定,除了個別意外,他們的高考成績也將符合他們的水準,單次考試成績或有起伏,但是好生變差,差生變好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
成績較差的孩子考好了,當然要鼓勵一下,成績好的孩子考差了一次,不必苛責,若考出隱藏的知識弱點,修正了,家長和孩子應該更加慶幸,更加放松。家長尤其不要瞎緊張。
?
4、有些覺得孩子“成績差、沒希望了”的家長,甚至施加言語和精神打擊,以求他們進步飛速。我勸你不要這么做,有些孩子再難從這打擊中恢復。那時候就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而且當孩子真的絕望、失去信心時,你的管教將遇到無聲的、持久的反抗。對你產生憎恨也有可能。這真是教育的失敗與悲劇。
?
5、每一個孩子,堅持到高三,都不容易,那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中下階層的孩子,更不容易,作為家長,你至少必須尊重他們。
?3?
高三的真正意義
戰(zhàn)斗到底,直至失敗,這看起來是中下階層孩子的高三悲劇,其實正是他們最寶貴的精神資產。
這種經歷,將在人生中一次又一次出現,以后的戰(zhàn)斗,不像高考,之前有個大概,而是拼韌性,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誰會勝出。
?
我將一再提醒他們:請記住自己高三堅持到最后一天的經驗,這是高三的意義所在。
?
成績好的孩子高三成功,然后再不奮斗,也走不遠;
成績中下的孩子,牢記并重復高三的奮斗模式,人生有無盡可能。
?
一位成功的父母,是讓孩子在高三找到意義,自然不怕他們懈怠。我覺得這也是教育的宗旨,讓每一個孩子活出生命的意義。
?
父母教育的意義是什么?是通過用心的陪伴與交流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面對人生。
高考,只是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