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青奧會上,一群來自“暑期小記者夏令營”的小記者格外引人注目。王毓國攝
再過幾天,全國的中小學生將告別暑假,回到學校。今年的暑假生活,跟往年相比,出現(xiàn)了一些新特點。
補習游學降溫
據(jù)了解,各大城市的補習機構有些吃緊,甚至開始了“奪娃”大戰(zhàn),只因為生源匱乏。隨著減少學生作業(yè)呼聲的高漲,“還孩子一夏輕松”成為了新的主題。
在某培訓機構做兼職家教的湖南大學(招生辦)學生連婧稱,她在3年前剛接觸家教這行的時候,需要家教的孩子還是挺多的,每次在網(wǎng)上發(fā)布信息后都會有家長主動聯(lián)系。“可近年來這個職業(yè)越來越不吃香了,除了極個別孩子選擇參加培訓機構的輔導班之外,大部分孩子都報名參加各種各樣的夏令營活動?!?
此外,游學夏令營在豐富多樣的夏令營活動中的受歡迎程度也大大降低了。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處副主任陳老師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學校開展的三類夏令營中,游學類夏令營坐了冷板凳,報名人數(shù)較去年下降了一半,大部分孩子即便出游也會盡量選擇自助旅行,而不再是跟隨學?;蚱渌顒訖C構。
原標題:透視2014暑假生活新特點:補習降溫 選擇多元
選擇更多元
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學生李翀然,今年暑假過后,將正式成為一名高三學生。今年暑假,他成為了2014年南京青奧會央視青年報道團的一名記者?!拔覍髅胶腕w育都很有興趣,正好青奧會又在我家鄉(xiāng)舉辦,就抓住了這個機會?!毖胍暻嗄陥蟮缊F中的另一位成員黃思凡,是北京師范大學(微博)第二附屬中學高二年級的學生。今年暑假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出乎意料的”,黃思凡告訴筆者:“參加這次報道活動不僅讓暑假更有意思,還對自己今后專業(yè)選擇有幫助?!?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第八中學初一的王同學,今年暑假里每天早上穿上漢服和二十多位學生一起大聲朗讀《論語》、《弟子規(guī)》等國學作品。在夏令營里,講師還給學生們演示了漢服禮儀,包括立容、坐容、行禮、迎賓和宴請等。
重慶市新牌坊小學五年級學生吳雨珈也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暑假。今年8月,這位11歲的小女孩成為了重慶科技館的一名小輔導員。從海選到?jīng)Q選、從培訓到上崗,吳雨珈在經(jīng)過數(shù)月的特訓后,終于穿上了屬于自己的工作服,成為了由13名小學生組成的“小小科技輔導員”中的一員,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們進行相關講解。
“我覺得這個活動最大意義就是改變了女兒內向的性格,她現(xiàn)在變得很自信。我之所以沒給她報暑假輔導班就是因為想讓她進入社會實踐,這是在學校里、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眳菋寢屨f。
家住上海的吳同學在暑期參加了徐家匯天主堂的唱詩班活動。一周兩次的音樂訓練以及每周一次的唱詩班表演讓她備感精神上的充實。
教育理念的轉變
一面是補習機構游學夏令營的愁苦,一面是暑期活動的更豐富化。這背后的推力更多是來自于家長教育意識的更新、教育政策的革新和社會經(jīng)濟能力的提高。
這一代中小學生的家長以“70后”、“80后”居多,與前幾代不同的是他們的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在孩子教育上更著重于“新”,而不僅僅拘泥于成績單和排名,他們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個人素質全面發(fā)展上。
家長在變,教育政策也沒有停止轉動。近年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一再成為政策調整的重點,從素質化教育到禁止學校霸占孩子假期并減少作業(yè)量,再到鼓勵學生踏入社會做實踐活動去實現(xiàn)個人價值。這些無一不展現(xiàn)了教育的終點在于孩子個體發(fā)展的多樣化。
相較前兩個原因,社會經(jīng)濟能力的提高是最基本的元素。正因為家庭可用資金的額度高了,能夠在教育上所做的投資也越發(fā)多了,諸如健身計劃、科技夏令營、跨國合唱團等項目才發(fā)展起來。
除了這些之外,從家庭方面來看,還存在著親子相聚的時間因父母工作繁忙而急速銳減的情況,許多家長只能選擇暑假時間和孩子做一些能增加親密交流又不枯燥乏味的事,體育健身和自助旅游以及知識類社會實踐活動自然成了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