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span>
5、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第一節(jié))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6、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節(jié))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zé)糁亻_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fù)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7、清·王國維《〈人間詞話〉七則》(第五則)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贝说谝痪骋病!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氨娎飳にО俣?,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8、戰(zhàn)國·孟軻《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近10年上海高考古詩文默寫考情簡析
上海高考語文古詩文默寫,近10年,共考了63句古詩文
-
宋朝詩詞考了18次(北宋6次,南宋12次)
-
先秦文章考了17次
-
唐朝詩歌考了14次
-
辛棄疾考了6次,《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考了5次
-
《論語》考了6次,《論語?七則》考了4次
-
李白考了5次,《夢游天姥吟留別》考了3次
-
荀子《勸學(xué)》考了3次
所以:1、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榮登榜首!是不是應(yīng)該必須爛熟,這首詞幾乎隔年考甚至連年考,就是不清楚高考命題人為什么如此喜歡這首呢?!
必背的當(dāng)然還有《論語七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荀子《勸學(xué)》。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