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學一段時間,新高一的同學們都升入到更高的年級,開始了新一學年的學習。很多家長一直對小三門的選科比較關心,一是擔心這些改變會不會引起各位同學家長在選科策略上的改變,進而影響各個科目的報考人數比例;二是擔心孩子選的科目組合對高考填報志愿學校專業(yè)的影響。今天,小編就這兩個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選科。
0
1
選科應該以考生為主
在2018年4月的時候,上海教委曾針對后面的高考改革公布過兩條修正案:一是物理的最低人數限制1.5萬人。如果不足1.5萬人,則會按照1.5萬人基數進行排序,也就是最少會有2250人拿到A+和A;二是要求各個大學調整選科要求。從已公布的2020屆高考各大學專業(yè)選科要求來看,很多專業(yè)增加了對選考物理的要求。總體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調整來確保物理的選科人數。
自從新的選科要求發(fā)布后,這兩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分析和解讀,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應對策略,畢竟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不僅決定考生高中學什么,還決定著大學能報哪些專業(yè)。
?但家長和考生在選擇科目組合上,真的不必過于糾結大學能選擇的專業(yè)范圍,以及等級考時哪些科目能拿高分,因為即使選擇面多,大學終究也只是學一個專業(yè)。而且從2017年第一批新高考試點地區(qū)上海、浙江來看,物理因為難度高,被很多學生打進“冷宮”,結果這兩年高考更容易被重點大學好專業(yè)錄取的恰巧是那些選了物理并發(fā)揮不錯的考生。
因此,在選科時我們不能僅僅追逐和觀察外在的變化和競爭,也要充分考慮到考生自身內在的學力水平、個人興趣,以及將來想從事的專業(yè)。下面羅列出高中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yè),供大家參考!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yè),就必須學好物理。
?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yī)藥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yè)有很大的關聯。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fā)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視角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選科組合的一些注意事項
健康的教育觀念提倡大家以人為本,鼓勵考生盡量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未來職業(yè)做抉擇,不必完全盲從分數。但現實的考學環(huán)境下,我們仍舊無法避免個體與外部的競爭,做不到完全的獨善其身。所以家長和考生在根據個人興趣、學力能力的基礎上自由組合科目時,也要注意以下一些組合存在的利與弊。
【歷史+政治+地理】
這是一個傳統(tǒng)的三門純文科組合,如果考生對未來專業(yè)選擇不是特別堅定,在選擇這個組合時要慎重一點。因為不少高校專業(yè)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yè)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地理+生物+政治】
這個組合是原來高考文理綜三門里比較冷門的科目,屬于兩文一理組合。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yè)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yè)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yè)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這個組合不太利于在后續(xù)的大學學習。
【物理+化學+歷史】
這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是很多學生愿意選的組合,這一類組合從大學招生的限制范圍上看屬于限制最小的科目,但也是所有20種選擇里難度最大的一種組合,是上海高考高分段學生普遍選擇的幾個選項之一。
以上只選了部分組合進行說明,只是給家長和同學們提供一種思考的視角。在選科時,我們要注意分析外部競爭情況,但更多的注意力應當回歸教育的本質,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未來規(guī)劃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以自身的不變應對外在的各種改革,孩子也能真正快樂的學習。
如果是高二高三的同學,迫于升學壓力,也許這方面的考慮會有所妥協(xié)。但新高一和初中的同學,你們的時間還很充裕,可以全力的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即使目前這門成績還不太好,也有時間進行大幅的提升。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