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5歲小朋友的簡歷讓很多成年人汗顏。有人感慨,“真的有人才出生,就已經(jīng)贏了?!?/span>
還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只能羨慕的份兒?!?/span>
殊不知,在所有“別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別人家的父母”。
這位引發(fā)熱議的小孩父母,均是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的高材生。
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的起點。
你努力工作,孩子就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極限挑戰(zhàn)》曾有一期節(jié)目中,有個特別的環(huán)節(jié):
主持人先讓所有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然后問問題,如果回答是,就往前走,否則繼續(xù)留在原地。
1.父母是否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2.父母是否為你請過家教?3.父母是否讓你持續(xù)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科目且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4.是否有過一次出國旅行的經(jīng)歷?5.父母是否承諾過你要送你出國留學?6.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并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六個問題結束,有的孩子已經(jīng)從起跑線走進了體育館,有的還在途中,還有人依舊留在原地。
那些留在原地的孩子,余生即使拼盡全力,也很難超越走在最前面的那些人。
教育的本質,就是在拼父母。
只不過在教育語境下的拼父母,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遺傳。
“而是比拼父母所能創(chuàng)造的資源環(huán)境,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span>
曾經(jīng)有一張照片引發(fā)家長圈討論,有位母親在地鐵上看書,身邊的孩子也自然地捧著書看。
在他們邊上另一位母親正盯著手機玩游戲,坐在她身側的孩子也探著頭一起看手機。
?你的時間在哪里,你孩子的未來就在哪里。
你若不上進,孩子就會一生卑微。
所以想要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就先成為優(yōu)秀的父母。
你待人接物的方式,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都會潛移默化地作用在孩子身上。
你用打麻將的時間健身,用玩手機的時間學習新技能,孩子也會自律上進。
這些品質和習慣是所有平凡的父母,都可以給予孩子的,讓他們受用一生的珍貴財富,是他們長大后,面對殘酷社會競爭的資本。
愿每個父母都能樂觀且向上,和孩子一起奔跑,相互成就,成為彼此的驕傲。
*來源簡介:本文首發(fā)不二大叔(ID:dashu259),一個集理智與情感、搞怪與暖心的單身美貌大叔,專注給女孩們編織夜晚的夢。
(圖文來自網(wǎng)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