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分數線陸續(xù)出爐,湖北省高考狀元出來了!
她就是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25)班理科學生唐楚玥,高考成績高達725分。
湖北采用的是全國1卷,也就是公認作文最難的一卷。
即使這樣,唐楚玥的語文146分、理科數學149分、外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學霸中的學霸,令人驚嘆!
別人上學花錢,唐楚玥上學賺錢。
成績優(yōu)秀的唐楚玥,屢屢獲得媽媽單位獎學金獎勵,累計已有7萬多元。
筆記多次作為該校學霸筆記,進行陽光義賣。
唐楚玥以武昌區(qū)最高分獲得者考入華中師大一附中后,在華中師大一附中成績一直領跑。
因為其上課認真、筆記清晰,知識點詳盡,她的筆記多次作為該校學霸筆記進行陽光義賣。
不盲目刷題,學會問問題。
在唐楚玥媽媽眼里,唐楚玥不是盲目刷題的那種學生,遇到問題,總會提問,并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達到最終掌握的目的。
(唐楚玥向英語老師問問題)
文武雙全:會鋼琴、能演話劇,200米拿第二。? ?據報道,唐楚玥可謂文武雙全,曾經是學校歌詠比賽的鋼琴伴奏。
還在《趙氏孤兒》(莊姬托孤)課本劇中飾演托孤的莊姬。
表演可圈可點,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然還能在學校運動會200米跑項目上拿到年級第二名的成績。
唐楚玥的成績和光環(huán)背后,有她刷過的題,看過的書,熬過的夜,流過的汗。
一次的高考成績并不能說明什么,但是,命運的改變,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好好學習,好好高考,是人生一個重要的選擇。
孩子,如果你還覺得學習很苦,讀書很累,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
你就會發(fā)現,還有人比你更辛苦,但是他們比你更努力!
01
讀書的人
到底有多“可怕”?
這張照片被網友戲稱為“烏鎮(zhèn)局”,互聯網巨頭齊聚于此。
讓人不禁感嘆,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一定都有好的學歷在支撐。
清華大學、深圳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大……
努力讀書的人,真的好可怕。
不是可怕在將來賺的錢有多少,而是他們擁有比普通人更長遠的目光,看到了未來和發(fā)展。
猛然間想起就在不久前,上海交大甚至公開招聘碩士學歷“保安”的新聞。
不知不覺中,曾經讓人引以為傲的本科學歷,已經逐漸變得“一文不值”了!
02
努力讀書吧
這是普通人改變命運
的唯一捷徑
這張照片攝于疫情期間的河南焦作,一位在昏暗的燈光下奮筆疾書的8歲男孩和在一旁陪伴他的奶奶。
我們都知道疫情期間的教學采取網課的模式。
可這位男孩卻沒有足夠的條件進行學習,只有依靠自覺主動讀書。
就算在這樣糟糕的生活環(huán)境里,這名小男孩的成績依舊是班級第一第二。
他的成績是否讓你的孩子自愧不如?
心疼,又感動,不僅是他的努力,還有默默陪伴的奶奶。
俞敏洪曾參加過三次的高考,他說,他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擺脫一輩子只能待在農村的恐懼。
這位男孩何嘗不是呢?
既然沒有優(yōu)渥的家庭條件,那就用自己的努力,拼命讀書,考上大學,帶著奶奶一起改變命運!
03
有些孩子光是上學
就要用盡全部力氣
有一部紀錄片叫做《寒冷的高山有犀?!?。
講述的是住在云南邵通的姐弟倆,每天必須花費2小時,翻山越嶺才能到半山的小學去上課。
對于他們來說,上學甚至是一件用命換來的奢侈品,所以,他們將上學視若珍寶。
還記得疫情期間,有一位每天爬1小時山路,到距離家4公里懸崖邊上網課的女孩嗎?
她同樣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努力讀書。
她不是不怕苦,而是害怕一輩子被困在原地,失去擁有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越是出生艱難的孩子,越是不怕在學習上吃苦,因為他們懂得:
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04
寧愿欠你一個瘋狂的青春
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這張微笑著抬起頭的照片,來自曾經的“高考零分少年” 徐孟南。
2008年的他,豪言壯語,用0分考卷狠狠地抨擊應試教育。
2018年的他,重回考場,用行動來懺悔年輕時瘋狂的自己。
這10年里,他組裝過廣告箱、制造過井蓋、甚至還離過婚,經歷了太多生活的艱難和苦頭。
讀書時、高考時,那些所有沒吃過的苦,如今都加倍地還給了他。
千萬別等踏入社會后,才遺憾“書到用時方恨少”。
也別等到遭遇挫折時,再懷恨“白首方悔讀書遲”。
請別再該努力的年紀叫囂著青春本該驕傲瘋狂,放任自己的肆意妄為。
只有現在就逼著自己讀書、逼著自己變優(yōu)秀,才能在成年后過上驕傲的生活。
05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
就是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
去年,復旦大學一次性清退了12名研究生,攀上了熱搜,下圖就是清退名單。
其實,大學生被清退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延邊大學清退了136名研究生;
深圳大學清退了132名研究生;
武漢大學清退了92名國際留學生;
清華大學清退了136名碩士、博士生……
被重點大學清退,大概就等于親手毀掉自己吧。
這樣的滋味不好受,誰嘗過誰知道。
殘酷的生活又一次地告訴我們:
無論在任何時候,選擇“混日子”會被淘汰。
說到底,天下永遠都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最好的位置和最該奮斗的年紀選擇安逸,不僅辜負了曾經努力的自己,更讓自己成為社會的“廢物”。
06
我希望你用功讀書
只為了讓你
有權利選擇喜歡做的事
與這些被清退的大學生形成鮮明對比的, 大概就是下面這張圖的主人公了吧。
他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14級直博研究生左鵬飛。
剛畢業(yè)就收到了華為年薪200萬的offer,阿里、騰訊等業(yè)界巨頭同樣也向他伸了橄欖枝。
那么你知道,在左鵬飛年薪百萬offer背后的是什么嗎?
是他的那句“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游戲時間都用在實驗室里了”。
有的家長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孩子不愛讀書,那就隨它去吧,總會在別的領域發(fā)現閃光點。
可左鵬飛用它的親身經歷告訴了這些家長:
努力讀書,才是走上成功的最佳捷徑!
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從來都沒有人能做到最佳的解答。
但有位作家曾說過的一句話,我一直都深信不疑:
「孩子,我希望你用功讀書,不是想讓你和別人比較成績。
而是我希望,將來你在面對機遇的時候,你不必處于被動的地位。
而是你有權利選擇你喜歡的事去做,只因一句“你很值得”」
07
自律者出眾
不自律者出局
在疫情期間,衡水中學再度登上熱搜刷屏,只因一張學生分享的“作息時間表”。
透過這張作息時間表,許多父母終于明白:
衡水中學的高考神話,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天才,而是他們足夠努力、足夠自律!
相比之下,自家孩子上“網課”是怎樣一種狀態(tài)?
愛睡懶覺、家長不盯著就切屏到游戲、老師提問假裝聽不到、作業(yè)一塌糊涂……
“學霸”利用假期努力往前沖,而“學渣”卻在假期里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差距就這樣無情地被拉開。
俞敏洪曾說過: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
不自律的孩子總想著各種辦法偷懶和逃避,時間和精力都被這些“瑣事”所耽擱和消耗。
開學等待他們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
將來等待他們的,是碌碌無為的人生。
08
那個管你最嚴的老師
其實最希望你好
這是一位來確診新冠病毒,卻堅持直播教學的高三英語老師。
她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學生們,也令無數網友更加信奉教師的偉大。
總有人說,老師針對我,對我總是特別嚴格。
可你知道嗎?老師對你的嚴格,正是對你的愛。
如果老師不愛你,他根本就不管你。
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僅僅只是教書而已,關心和教導,是她對學生額外的付出。
請相信:
每一句批評聲中,都飽含著老師的期望,期望高了,自然要求嚴格,這樣才會促進孩子成長。
老師的每一句批評,都是對你未來的期待。
09
有遠見的父母
都懂得“逼”孩子一把
重溫《家有兒女》這部劇,就會發(fā)現其中有太多的教育意義。
就比如劉星說的這句:“從小您就得逼著我學!”
所有有遠見、愛孩子的父母,都懂得是時地逼一把自己的孩子。
因為他們知道,孩子長大后,就會懂得也會理解當初的“絕情”是正確的。
切莫等到孩子長大了一事無成,你才后悔當時為什么放他自由任他放縱。
請記住,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也無法撤回重新來過,你今日的不忍心,就是他將來的墜入深淵。
10
孩子不愿意聽我的
但他喜歡模仿我
最后這張圖,來自一對地鐵上讀書的母子。
有人問這位媽媽,你是怎么勸說你的孩子去閱讀,而不是玩各種電子設備的呢?
媽媽說:孩子其實根本不聽我的,但是他會模仿我。
是呀,和孩子說一萬遍好好看書,不如以身作則,讓他們看著我們的行動后學習和模仿。
有一期的《少年說》里,一位四年級的男生對媽媽大聲“控訴”:
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你兒子重要?
媽媽回答到:
學習非常重要,但兒子最重要。
我們是一個團隊,要一起合作,一起進步,沒有一個人可以掉隊。
媽媽的這番話,很好地激勵了自己的兒子。
所有的學習品質,不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去影響的嗎?
當孩子不愿意讀書時,父母切莫對他大聲責罵,而是對他講述讀書的重要性。
并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成為他的榜樣,和他共同進步。
作者簡介:朗讀君,來源:朗讀君(ID:langdu120),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等各科學習資料和家長教育心得。本文素材內容來自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華中師范大學一附中、語文林。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