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詩兩首?同步測試訓練題
?
一、基礎鞏固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青荇(xìnɡ) 長篙(hāo) 漫溯(sù)
B.笙簫(shēnɡ) ? 撐開(chēnɡ) ? 哀怨(āi)
C.寂寥(jì) 彷徨(pánɡ) ? 彳亍(cì)
D.凄婉(wǎn) ?? 斑斕(lān) ?? 笙簫(xiāo)
【解析】 A項,“長篙”中的“篙”應讀“ɡāo”;C項,“彳亍”中的“彳”應讀chì;D項,“斑斕”中的“斕”應讀“l(fā)án”。
【答案】 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
(1)除了低迷的戰(zhàn)績影響士氣,大環(huán)境欠佳也讓球員對未來感到________。
(2)綠豆中的這些蛋白質能與汞、鉛等重金屬結合成________物排出體外。
(3)隨著運輸條件的改善,外地客商紛至沓來,使這片原本________的土地逐漸熱鬧起來。
A.彷徨 沉淀 寂寥 B.徘徊 積淀 寂寥
C.彷徨 積淀 寂寞 ? D.徘徊 沉淀 寂寞
【解析】 “彷徨”與“徘徊”都有“猶疑不決”的意思,但前者側重于描寫心理狀態(tài),后者側重于描寫動作?!俺恋怼币话阌帽玖x,使用對象為具體事物。“積淀”一般用引申義,使用對象為抽象事物,如文化、知識、經(jīng)驗等?!凹帕取倍嘤脕硇稳莪h(huán)境?!凹拍倍嘤脕硇稳菪那?。
【答案】 A
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戴望舒是一個善于借鑒的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明顯的特征是留心古今中外詩壇,深文周納。
B.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徐志摩的詩可謂獨樹一幟,他的詩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風格柔美飄逸。
C.學習新詩,就不能不注意到新詩的流派現(xiàn)象,從史料上看,新詩的流派呈現(xiàn)異彩紛呈的局面。
D.看過反映徐志摩愛情生活的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后,我對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見肘的感覺。
【解析】 A項,“深文周納”,指定罪名很苛刻,想盡方法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據(jù)事實而牽強附會地妄加罪名。B項,“獨樹一幟”指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C項,“異彩紛呈”,奇異的光彩紛紛呈現(xiàn)。與“呈現(xiàn)”重復。D項,“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答案】 B
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且表意明確的一項是( )
A.戴望舒曾熟讀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蘇聯(lián)學者契爾卡斯基說過,就多愁善感的氣質說,戴望舒也接近魏爾倫。
B.詩歌作為一種文學,理應擔當社會責任和文化精神,執(zhí)著地追求真、善、美,不斷地促人上進,引人思索,帶給人更多的美感。
C.目前,詩歌的命運空前引人關注,在一些憂心者看來,詩歌已經(jīng)瀕臨滅亡,詩人已經(jīng)集體逃亡,必須挽救詩歌拯救詩人。
D.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余味無窮,不忍釋手。
【解析】 A項,成分殘缺,在“詩人魏爾倫”之后加“的詩”;B項,“擔當”“文化精神”搭配不當,可在“文化”前加入“傳承”;D項,最后一句缺少主語,可刪掉“使讀者”。
【答案】 C
5.默寫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別康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別康橋》)
(3)尋夢?撐一支長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滿載一船星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別康橋》)
(4)撐著油紙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答案】 (1)作別西天的云彩 (2)軟泥上的青荇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3)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4)獨自彷徨在悠長 一個丁香一樣的
二、課內(nèi)閱讀
閱讀《雨巷》一詩的一、二、七節(jié),完成6~9題。
一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二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七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6.《雨巷》的第一節(jié)選用了哪些描繪情感的詞語來表達詩人當時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首詩的一開始,我們似乎就發(fā)現(xiàn)了作者當時的心緒。詩中寫情的詞語,渲染了氛圍,流露出詩人的情感。這些詞語較明顯,關鍵是要找全面,不要有遺漏。
【答案】 “獨自”“彷徨”“寂寥”“希望逢著”“愁怨”。
7.在詩的第二節(jié)中,詩人描述了這位姑娘的形象——“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三個句子的順序能否調(diào)整?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從字面上看,這是一組排比句,句式一致,關系平等并列;實際上,它們有層次之分。另外,從押韻的角度看,也不能互換。只要能從內(nèi)容和音韻兩個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 不能調(diào)整。從內(nèi)容和層次上看,由外在的表象到內(nèi)在的情緒,逐層深入;從音韻上看,這首詩的每一節(jié)的第3、6句押韻,調(diào)整后,音韻就不協(xié)調(diào)了。
8.在詩的第七節(jié)中,詩人把第一節(jié)中的“希望逢著”改成了“希望飄過”,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題,要在結合整首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析“逢著”和“飄過”的含義,即一個表“追求”,一個表“幻滅”。
【答案】 詩人把“希望逢著”改成了“希望飄過”,表達了自己理想的飄忽不定和自己心緒的迷惘茫然,也暗示了這種“丁香一樣的”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
9.詩的第一節(jié)和第七節(jié),內(nèi)容上幾乎相同,這樣寫是不是重復多余?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詩歌中,這是一種常見的抒情手法,可以從抒情上和結構上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答案】 不重復多余。①在詩歌中,這叫“反復”,或者叫“重章復唱”,能加強詩歌的抒情性。②詩的第一節(jié)和第七節(jié)的反復,使詩歌首尾相合,渾然完整。
三、課外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0~11題。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
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
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
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
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
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1945年5月31日
10.你認為第二句中“古舊的凝冰”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詞中意象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寫作時間(1945年5月31日)推斷寫作背景,根據(jù)意象定義的把握,進一步把握這一意象的含義。
【答案】 “古舊的凝冰”喻指中華民族因歷史悠久和專制暴政而被凍結、窒息的生命力。
★11.(對應本課“重難突破”第5題)詩人通過抒寫“夢”來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山Y合詩中“夢”“古舊的凝冰”“燦爛的微笑”“決不會消失”“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等詞句理解“夢”表達作者對光明的呼喚和對抗日勝利的堅信。
【答案】 通過抒寫燦爛的笑容、明朗的呼喚這些“夢”會像花一樣重開,來表達詩人對光明未來的深情呼喚和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堅強信念。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死 水
聞一多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
?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
?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
?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注】 1925年,作者懷著對祖國的渴念從美國歸來,但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現(xiàn)實令他極為失望,他痛呼:“我來了,我喊一聲:這不是我的中華?!闭沁@種為現(xiàn)實所打擊了的愛和期望,成為本詩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層根基。
12.詩的第一節(jié)和第五節(jié)都有一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絕望”一詞是用來修飾“死水”的,即表明作者對死水的認識,也是作者的情感所在。
【答案】 兩次使用“絕望”來給“死水”定性定位,既表明“死水”腐爛透頂、死氣沉沉、不可救藥的現(xiàn)狀,又表達了詩人疾惡如仇、憤慨絕望的心情。在此基礎上分別補一筆“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或夸張描繪,或斷然否定,詛咒鞭撻,毫不留情,可謂大快人心。
13.詩中的“翡翠”“桃花”“羅綺”“云霞”都是美的事物,它們與“死水”有什么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類似反語,“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看成是正面寫死水的“美”。
【答案】 丑惡的事物(死水)盡情美化自己,將丑惡寫得很美,則顯得更丑,造成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對比鮮明,寫出了死水不可救藥。使讀者去反思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增加了人思考的魅力。
14.本首詩的第四節(jié)使用的藝術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青蛙耐不住寂寞”是理解藝術手法的關鍵。
【答案】 以動襯靜寫出死水的沉寂。詩人以“青蛙”的歌聲,有力地突出了死水的沉寂和寂寞,表達了作者對完全喪失生命力的社會現(xiàn)實的憎恨。
15.根據(jù)注釋所提供的相關背景,結合詩歌,說說《死水》中“死水”的象征意義和詩人可能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釋中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現(xiàn)實令他極為失望,他痛呼:‘我來了,我喊一聲:這不是我的中華?!笔抢斫庠撛娭髦嫉年P鍵。
【答案】 《死水》是詩人處于思想迷茫時期的心靈袒露。以“一溝死水”象征那個黏滯不動的、漚得發(fā)臭的、完全喪失生命力的社會現(xiàn)實?!耙粶辖^望的死水”是詩人對現(xiàn)實的否定,表現(xiàn)了詩人鮮明的批判立場。
四、語言表達
16.《再別康橋》中詩人選取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斕”等詞語,給讀者以視覺上的色彩想象, 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請將下面提供的詞語,擴展成一段話,描繪出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不少于50個字)
小河 柳樹 夕陽 青草 歌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擴展語句的能力,解答時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征,恰當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選用準確的詞語描繪出優(yōu)美的意境。
【答案】 示例:村邊,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奏著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遠方,夕陽把一片金輝撒在微波上,也給河邊的柳樹描出金色的輪廓,柔嫩纖細的柳枝在風中搖曳著,青草叢中的青蛙們也伴著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轉動聽的歌兒。
17.下面是一位領導在退休老教師大會上的一段話,有的地方用語不當,請重新加以表述。
你停一下,我來說兩句。學校目前資金青黃不接,導致工會活動室不敢裝修,敬請各位老教師多多包涵。困難是暫時的,殘陽是安逸的,接近黃昏的殘陽定會把活動室打整得更加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你停一下,我來說兩句”語氣較強硬,無視對方的存在,對講話人不禮貌;“青黃不接”“不敢裝修”用語程度過重;因是退休老教師大會上的講話,說“殘陽”不得體;“安逸”是口語,在莊重場合,不宜使用口語;“接近黃昏的殘陽”不僅不得體,還有語?。弧按蛘币彩强谡Z。
【答案】 不好意思,我打斷一下。學校目前資金有點缺口,導致工會活動室暫時沒有裝修,敬請各位老教師多多包涵。困難是暫時的,夕陽是美麗的,無限美麗的夕陽定會把活動室點綴得更加耀眼。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