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生數(shù)量逐年增長
在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下,并不是每一個考生都能進入自己滿意的大學:有高考失利的,有對成績不滿意的,有填志愿失誤的,有對錄取專業(yè)失望的,等等。因為各方面原因,每年都會很多人選擇復讀,高考復讀生增多的現(xiàn)象也日益引發(fā)關(guān)注。
選擇復讀,不僅是每個人的權(quán)利;更在于高考錄取時,除了軍事院校、公安院校、大部分高校的保送生,以及部分專業(yè)(如醫(yī)學類8年制本碩博連讀專業(yè))等明確規(guī)定不招收復讀生(或有年齡限制),復讀生跟應屆生幾乎沒什么區(qū)別。。
正是基于此,每年高考后除了失利者,有些考生即使考出高分,但未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標,仍選擇復讀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
2019四川高考過后,網(wǎng)上更是傳出了理科前一萬名中有超過6千人是復讀生,雖然后來證明這個帖子為謠言,但是從四川2019年的高考分段表來看,文科前一萬名最低為560分,理科前一萬名最低為645分,競爭確實十分激烈。
以湖南省為例,2019年湖南省參加高考的49.9萬考生中,復讀生有5.6萬人,占11.2%。假如按10%的比例算,今年1071萬高考報名者中,也有多達107萬人是復讀生!更何況有些地區(qū)遠不止10%!
如果按2019年81%的大學錄取率,剩余19%的落榜者都選擇復讀的話,那今年的復讀生更是高達195.89萬人!
2019年8月,安徽毛坦廠中學,有近12000名復讀生前來學校報到,有學生還稱:自己的班級里就有10個同學是復讀生。
2019年廣東高考放榜后的一個月,某教育機構(gòu)新一年的復讀課程已開課。據(jù)該教育機構(gòu)的負責人介紹稱:已有超過1000名同學到校進班學習,各校區(qū)學位余額也不多,出現(xiàn)了供不應求的趨勢。
很多人認為大量復讀生的存在,對應屆高考生造成不公,其理由是:對在每年大學招生人數(shù)固定的情況下,高考復讀生越多自然導致應屆生落榜者越來越多,然后落榜應屆生再去復讀,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一方面,近年來高考復讀生的大量存在,讓應屆高考生及家長們心生擔憂,認為不管是心理承受力,還是應試技巧等多個方面,復讀生都更有優(yōu)勢,既浪費了原本屬于應屆生的教育資源,更搶奪了原本屬于應屆高考生的升學機會。
另一方面,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同學的復習節(jié)奏都被打亂了,雖然高考確定延期,現(xiàn)在也基本上已經(jīng)都回到了學校,但是仍然有很多同學開始想要為自己準備一條后路——復讀。
現(xiàn)在大家都比較關(guān)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以后還能繼續(xù)復讀嗎?復讀的人數(shù)真的會因此而降低嗎?
禁止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
?貴州: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
2020年4月20日,貴州省教育廳發(fā)布《關(guān)于規(guī)范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稱,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該通知讓近年來頗具爭議的高中復讀生問題再次引發(fā)關(guān)注。
?四川:省示范性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
4月8日,四川省教育廳發(fā)布《關(guān)于規(guī)范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所有公辦、民辦義務(wù)教育學校招生實行統(tǒng)一管理,實行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其中也提到,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舉辦復讀班的學校要嚴格登記學生信息情況。
?云南:公辦普通高校不得招收復讀生?
去年,云南省教育廳出臺《云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其中分別從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嚴格校外辦學機構(gòu)管理、家庭履行教育監(jiān)護職責、強化政府管理監(jiān)督四個大的方面,明確中小學生減負舉措。其中提到普通高中一律不得招收借讀生,擇校生,公辦普通高校不得招收復讀生。
黑龍江大慶市:
?普通高中不舉辦復讀班?
近日,有家長向大慶市教育局詢問關(guān)于復讀的消息,大慶教育局回應了!
網(wǎng)友“楊嘟嘟”問政:
您好,在網(wǎng)上看到消息,說今年高考后,取消復讀,請問屬實嗎?
4月5日,大慶市教育局回復如下:家長您好!按照省教育廳規(guī)定,普通高中不舉辦復讀班。想再次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社會考生身份報考。
雖然貴州、四川、云南、黑龍江等省份已經(jīng)明確了嚴禁公辦高中和省級示范中學招收復讀生,但是國家層面還沒有全面禁止所有學校招收復讀生,所以學習哥覺得其他地區(qū)的學生如果高考落榜還是可以繼續(xù)選擇復讀的。即便推行這一政策,那些真正想要復讀的學生還是可以選擇去私立學校,只不過花的費用要多一些罷了。當然,對于復讀,高考改革也是懸在頭頂?shù)囊话褎Γ?/span>
這些消息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擔憂?,因為停招復讀生就意味著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選擇上一個不好的大學,要么只能去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復讀。如果要去私立學校復讀的話那對于很多普通家庭條件的學生來說,很難承擔得起高昂的學費。
但是,考慮到高考公平和高校教育資源的分布,這一政策的出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如果有的學生原本已被大學錄取,但因為對院校或?qū)I(yè)不滿意,選擇不去報到或退學復讀高三,大大降低了大學新生入學率,嚴重影響大學招生秩序和正常教學秩序,占用大學招生指標,致使分數(shù)略低的想上大學的考生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從某種角度上而言,這也是對公共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
其實,現(xiàn)在所謂的“復讀生”概念已經(jīng)不存在了,只有應屆生和往屆生。應屆生就是高三應屆畢業(yè)生,往屆生就是社會考生。公辦高中不再招收復讀生,并不意味著取消社會考生,比如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23次參加高考的最?!案呖坚斪討簟?、52歲的梁實,就是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的高考。
今年高考后選擇復讀將很難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6省份已全部實施新高考,從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福建和廣東8個省市將實行新高考改革。也就是說,2020屆高考是新高考前的最后一屆。
現(xiàn)在高三的同學,采用的是語數(shù)英+文綜/理綜的舊高考模式。而新高考最大的區(qū)別,就是采用3+1+2模式,總分750分:
-
語文、數(shù)學、外語卷面滿分各150分,總共450分,計入高考成績。
-
物理或歷史卷面滿分各100分,總共100分,計入高考成績。
-
“四選二”(化學、生物、地理、政治)每科各100分,按照等級賦分,也是每科100分,共200分,計入高考成績。
統(tǒng)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數(shù)學再也沒有文科數(shù)學和理科數(shù)學。文理分科將被取消,從此再也沒有文科生和理科生了!
新高考考生從高二開始選科(有的學校會從高一開始進行選科),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中選擇2門,一共有12種選科組合。
對于現(xiàn)在高三的同學來說,沒有經(jīng)歷過選科這一環(huán)節(jié)。假如今年高考之后選擇復讀,很多同學會因為課程的問題,限制于大文、大理(政史地、物化生)的選科組合中。
如果要選擇其他選科組合,要花上更多時間去追趕應屆生,補上之前落下的課程。這對復讀生來說,無疑是挑戰(zhàn)。
此外,由于新高考模式的實行,各高校的招生要求也會有變化。各高校會公布各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考生須按照要求報考對應專業(yè)。復讀生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這些高校的專業(yè)招生要求,熟悉這個新模式。
甚至,在有的省份,考生復讀還要面臨新課程和新教材,之前學的是舊課程舊教材,復讀要面臨新課程新教材,所要花的時間將更多。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你預想不到的影響因素。比如,今年受疫情影響,截止目前,大多數(shù)省份的高三學子已開學復課,但很多培訓機構(gòu)仍無法達到復課條件,造成眾多以“社會考生”類別報名、在培訓機構(gòu)準備高考的復讀生尚不能開學。
我們也想盡快回到教室學習。我們私下交流時,大家都覺得全天候上網(wǎng)課,很焦躁,而且一些復雜問題沒有面對面講解效果好。
作為復讀生,我們的壓力更大。雖然高考延期一個月,但是,眼看著高考一天天臨近,卻遲遲沒有允許我們開學的消息,心里很著急,感覺還有很多知識點沒有搞清楚。我真的沒有心力再來一年了。
高考失敗到底意味著什么
與其說復讀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倒不如說不努力才是對教育資源最大的浪費。
追求夢想是每個人的權(quán)利,復讀就是考生在高考這個人生路徑的重大抉擇面前,執(zhí)著追求夢想的選擇之一,每一個人都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與應屆生相比,復讀生也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心理壓力、花費開銷也要大得多。
畢竟,在高考這場大戰(zhàn)中,誰都不想成為失敗的那一個。
雖然,很多同學都喝過這樣的雞湯:
一次考試失敗算不了什么
考試的失敗并不代表人生的失敗
只要想做,人生還會有無限可能
......
可是當真正面臨高考失敗的時候,安慰和鼓勵都變得微不足道,因為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去彌補,才能追上同齡人。
所謂雞湯只是人生失意時的安慰劑,但絕不是懶惰的借口。
工作中也看到過很多高中生,雖然知道自己成績很差,但是依舊不愛看書,每天放了學就想著玩手機。
每當老師和家長規(guī)勸他,總會來一句:考試失敗了又怎樣?未來還長,條條大路通羅馬。
很多同學都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成績出來后才追悔莫及。
高考算得上是第一次面對真正意義上的困難,因此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高考失敗并不僅僅是考試失利這么簡單。
高考失敗留下的心理陰影更大
高考前,學生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簡稱A、B、C等。
A等級考生成績偏上,目標明確,在確定可以考上好大學的情況下努力學習。
C等考生成績偏下,對“考不上名校”的結(jié)果呈接受和默認的態(tài)度。
只有B等的同學成績處在中游,對于能上名校還是三流大學的結(jié)果不確定。
學者研究表明,B等考生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往往更差。但同時此類考生也最努力,往往要比A等和C等的考生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提升學習成績,因此成績中游的考生對于高考結(jié)果的期望值更大。
高考失利對這類考生來說可以說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對于期望能考上名校的考生來說心理落差更大,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情緒變得更加敏感。
不同的考生對于考試失利的歸因方式也不同。態(tài)度積極的考生往往會對考試失利做可控歸因,認為考試結(jié)果是可控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成績。
而態(tài)度消極的考生會對考試做不可控歸因,認為考好了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或者題簡單”,考試失敗則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
這樣的同學雖然會選擇繼續(xù)努力,但是當再一次失敗的時候,自卑感會進一步爆發(fā),態(tài)度也會消極,這對以后的奮發(fā)學習造成阻礙。
考試失利的同學可能由此會對未來的期望值大幅下降。在高中階段有較多失敗經(jīng)歷的學生,自卑和憤怒的情感體驗更加強烈。
因此高考并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考試。
高考失敗意味著要走更多彎路
很多處在青春期的同學都覺得來日方長,學習學到最后都是參加工作,既然如此那這么早努力干嘛?
雖然人們在結(jié)束求學之路之后都是要參加工作,但是這中間的過程卻大不相同。我們來看看高考之后,到底有幾條路可以走:
1.高考/提前招生→本科大學錄取→畢業(yè)(讀研)→工作
2.高考/不參加高考,單招→??圃盒d浫 厴I(yè)(轉(zhuǎn)本)→工作
3.高考→本科大學錄取→畢業(yè)(讀研)→工作
4.高考→??圃盒d浫 厴I(yè)(轉(zhuǎn)本)→工作
5.高考→失利→工作
6.不參加高考→工作
雖然所有的學生都是殊途同歸,但中間所經(jīng)歷的環(huán)節(jié)大相徑庭。沒能上好大學的同學,會錯失很多和同齡優(yōu)秀學子一起學習交流的機會。
但如今就業(yè)環(huán)境越來越嚴峻,很多企業(yè)的招聘門檻都是本科起步。如果你高中畢業(yè)就早早出來工作,雖然比同齡人早幾年自力更生,但若想獲得高薪穩(wěn)定的工作會十分困難。
其次,剛畢業(yè)的高中生年齡在十七八歲,過早步入社會工作不利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所以,高考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你未來走向,如果不希望自己將來可以提升學歷,擁有穩(wěn)定可靠的工作,那就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走更多的彎路,才能與同齡人并駕齊驅(qū)。
高考失敗影響著未來的生活環(huán)境
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面臨的第一個十字路口,高考成績也是對眾多考生的學習能力所做的第一次區(qū)分,直接決定了未來四年會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接觸什么樣的人。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人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創(chuàng)造人。
一般大學主要有三大特點:生源質(zhì)量較差、學校管理寬松、老師能力較弱。
所以,那時候在做升本或考研的打算,往往會事與愿違。
如果你本身自制力較差,那么受環(huán)境的影響會更大。在一個學習氛圍不夠濃厚的環(huán)境學習,對待學習也會更加懈怠,以此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當然任何一個環(huán)境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消極的人受環(huán)境控制,而積極的人會控制環(huán)境,但是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彌補高考失利這一次的遺憾。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段對話:
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后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是什么?”
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jīng)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讀書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
所以讀書不僅是改變未來生活的一種途徑,還會成為你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求學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參加工作這么簡單,還為了能夠從書中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所以也想告訴各位同學,高考失利雖然并不意味人生就失敗了,但如果高考成功,你離成功又進了一步。
最后,復讀這件事
高考前想都不要想
復讀,永遠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不是提前準備好的退路。
一來,“拖延癥”是寫在人類骨子里的,一旦有了退路,你一定不會拼盡全力。
二來,復讀的苦,沒有經(jīng)歷過的同學,是很難體會到的。學習哥也整理了過來人的幾個復讀故事,也采訪了幾個復讀的同學,來看看他們的復讀經(jīng)歷。
一天天數(shù)日子過完了高四。
哭了無數(shù)次,無數(shù)次想放棄,無數(shù)次數(shù)著時間過日子,那個時候,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熬”。每每如此安慰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只要熬過剩下的日子就好了。當時打定主意,如果還考不好,打死也不會再重來了。
@小歡紫
與辣椒油為伴,認咖啡為友。
感受最大的,就是學來的那些對抗睡眠的偏方。辣椒油是可以拿來抹鼻子的,風油精是可以涂在眼皮底下的,筆頭是可以用來戳大腿的,雀巢咖啡是可以干吃的。不瞞你說,大多數(shù)人的痔瘡,都是為了考大學坐出來的。
@擺拍pose
發(fā)誓絕不再來第二次
不知道下了晚修,一個人逛操場流過了幾次淚??傊?,每次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就剩下多少天了,再苦熬過去就過去了。那個時候就覺得,這次就算考的再差,我也不復讀了。
@愛之樂至
心里苦,卻不敢說?
復讀的一年,心里有很多苦,考的不好也不敢和爸媽打電話,因為畢竟是我自己的選擇啊。自己又是很愛面子的一個人,不敢聯(lián)系高中同學,怕考不好,被他們嘲笑,現(xiàn)在想想真是太幼稚了。
@可口可樂2333
壓力很大,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我是自己一個人提著行李去復讀的,那時候全家人都反對,沒人支持我。復讀學校住的寢室是十人間,大家都早出晚歸的,互相比著學,壓力非常大,不過也結(jié)識了很多“共患難”的好哥們兒。
@中途說走
三來,高考改革,此次2020屆的高三娃是最后一屆實行“文理分科”的考生,復讀需要面臨新高考的挑戰(zhàn),適應的過程會比較長。
公眾號好奇博士對此總結(jié):或許這次你可以復讀,但明年你可能要面臨的可能會是
全新的教材,這是你從沒見過的知識點;全新的高考政策,3+1+2,沒有文理分班;全新的高中走班制,提前體驗了上大學的感jio
就這么說,或許你今年的“復讀”,四舍五入就約等于了“重讀”!
加油,這段時間,千萬別想復讀這回事。與其把希望放在來年,不如珍惜當下,好好努力!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