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學說:
"哪怕你不愿意承認,每個孩子的歸宿,其實都是原生家庭。"
《小歡喜》大結(jié)局了。
孩子們順利考上大學,大人們好似完成了一樁大任務(wù)。
3個家庭,4個孩子個子引來了新的成長階段。
有人說這部劇讓人看到了中國家庭真正的面貌。
有人說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甚至,有人說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樣子”。
當我們一集一集追,跟著劇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動的時候,我們也深深感悟到了一個道理:哪怕你不愿意承認,每個孩子的歸宿,其實都是原生家庭。
其中,我真的特別心疼宋倩。她離劉靜這樣的“完美媽媽”也太遠。
甚至讓人看完有點生氣,但卻也是一位最真實的媽媽。
英子有一個特別強勢的媽媽宋倩,自從和丈夫離婚后,一門心思撲在女兒身上。
英子喜歡航天,被邀請?zhí)煳酿^演講,宋倩怕耽誤高考復習,不答應(yīng)孩子去。
英子想去南大的夏令營,宋倩不想離孩子太遠,不讓孩子去。
英子不堪壓力,去爸爸那玩樂高,被宋倩發(fā)現(xiàn)后大發(fā)雷霆。
最后,被迫“逃離媽媽”的英子靠著欄桿說“我配不上你給我的愛!”
幸好,結(jié)局里宋倩和喬衛(wèi)東復婚了,英子也去了心儀的大學。
我們會說:做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大多數(shù)父母會覺得“宋倩”做過了,都希望能成為能成為劉靜一樣的好家長,但是事實真的太難了。
別說是高考,就連“陪寫作業(yè)”這樣的日常,都會讓我們操碎心。
“又玩手機,作業(yè)寫完了嗎?”
“還去廁所,你不是剛?cè)サ膯???/span>
“這題不是講過了嗎?怎么還教不會?”
“橡皮擦放下!好好寫作業(yè)!”
……
90%的家庭里,打罵吼這樣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孩子一上學更是。
甚至,連號稱“中國老師們的老師”、研究了兒童心理學20年的博士——田宏杰,也不例外。她的故事或許會讓你在陪學的過程中找到一些新思路!
原來,孩子的所有問題
背后都是心理原因在作祟
陪學,真的不容易。
雖然,我研究兒童心理學多年,也指導了很多老師、校長、家長如何去陪伴他們的孩子,但我確實也曾為自己的孩子寫作業(yè)難過過。
2016年,我的女兒剛上小學。她之前在幼兒園一直表現(xiàn)很好,我也以為小學不用多操心。
可孩子磨蹭、分心、馬虎、寫作業(yè)大開腦洞……分分鐘讓我崩潰。
別人家孩子有的問題,我的孩子一個都沒落下。
白天我得在學校上課,晚上還要回來應(yīng)付這個磨人的小妖精。那段時間,我累得幾乎喘不過氣。
有時我都想笑話自己:
我可是教育心理學專家啊,如果我連自家孩子作業(yè)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么去教全國的校長和老師呢?
最重要的是,我特別擔心女兒。她作業(yè)寫不好,會不會被學校老師批評?在學校能坐得住嗎?老師講的能聽懂嗎?
學校孩子那么多,老師哪會顧得到她呀?
想到這里,心里不由一緊,我得做點什么。
從前,我是站在專家的角度去教書;現(xiàn)在,我必須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教小孩。
我一直關(guān)心反而搗亂孩子,其實孩子有問題是正常的。
她們所有的行為背后,都有對應(yīng)的心理原理。
比如,孩子多動易分心,不是他們調(diào)皮,而是在14歲之前大腦額葉沒有發(fā)展好,神經(jīng)的抑制功能不強。
再比如,孩子抗拒寫作業(yè),也不是他們偷懶,而是人性本能的戰(zhàn)斗逃跑反應(yīng)。
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就容易對癥下藥:
我用“20秒啟動法”,讓她的大腦神經(jīng)先預熱,再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不是一昧催催催;
我用“目標分析法”,讓女兒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不再討厭寫作業(yè);
我和她一起把書桌清理干凈,消除干擾。再用“番茄鐘法”,幫助她高效集中注意力,不再有小動作;
……
兩年下來,效果雖然沒有立竿見影,但女兒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
剛上一年級那會兒,我不催她是絕對不會寫的?,F(xiàn)在女兒上三年級了,每天放學回來就會自覺寫作業(yè)。
偶爾需要我?guī)兔o導,她也是一點就透,根本不用再一遍一遍地教了。
天知道,這孩子現(xiàn)在多讓我省心嗎?
▲女兒獨自在認真寫作業(yè)
(桌面整潔,是為了清除學習干擾)
最讓我欣慰的是,女兒已經(jīng)慢慢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專注力特強。
班主任老師說,“欣欣上課時,小眼睛放著光一樣,直跟著老師走。我上課總?cè)滩蛔?,讓她多回答些問題?!?/span>
瞧,這下連老師的溝通成本都省了。我也不用再去學校,請老師多照顧自家孩子了。
▲女兒的書柜,上方盒子里一般是最近看的書
而且,女兒閱讀也不用我陪了,自己抱著書就能看一整天。
前段時間我買了一套10本的書回來,沒想到不到一個月她就全部看完了。
每每看到女兒現(xiàn)在的學習狀態(tài),我越來越理解大師約瑟夫·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
每個英雄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遇到挫折、災(zāi)難。在這個旅程中,會有一個智者帶領(lǐng)他不斷成長,跨越挫折。
我們家長,就是那個給孩子指路的智者。
我們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抓住孩子關(guān)鍵期
從作業(yè)開始,培養(yǎng)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為什么這么強調(diào)作業(yè)的重要性?
因為孩子學習的四環(huán)——學校上課、考試、課外輔導、作業(yè),你唯一能參與的就是輔導作業(yè)了。
其他的,你就算想管,也鞭長莫及。
試想一下,當你自己就是教育專家,你知道用對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你的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yè),自然他的專注力、時間管理力、狀態(tài)切換能力、自主學習力等也會非常棒。
最重要的是,這些能力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
初高中老師不再嚴管時,你的孩子也能自覺學習,不會像有的小孩小學很好,到了初高中成績就一落千丈;
大學的節(jié)奏比較松散,可你的孩子仍然懂得規(guī)劃4年時間,不會像有些新聞?wù)f的那樣,高材生到了大學卻沉迷游戲,最后畢不了業(yè);
工作時事情又多又雜,而從小養(yǎng)成的強大專注力,讓你的孩子事半功倍,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