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有了孩子,父母將不再是過往的自己,更多時候需要進(jìn)行二次成長。學(xué)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學(xué)會怎樣與孩子相處,是為人父母需要用一生去弄懂的學(xué)問。
前幾天,有位媽媽對我說了這樣一句話:
“有那么一瞬間,我突然不想再愛我的孩子了?!?/strong>
說這句話的時候,這位媽媽明顯變得很慌張,她懷疑自己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我只是笑笑,平靜的對她說:“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正常!”
很多人都普遍認(rèn)為,愛孩子是媽媽的天性,天底下沒有哪位媽媽是不愛自己孩子的。
所以,一旦媽媽出現(xiàn)有不想愛孩子的想法,不用外人來質(zhì)疑,媽媽自身都會懷疑是自己有問題。
這個媽媽當(dāng)然也不例外,她認(rèn)為是自己心理有問題,懷疑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甚至?xí)X得自己不想愛孩子的想法很可怕。
其實,這是很多父母都曾經(jīng)歷過的問題,尤其是在媽媽身上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
不是不愛,只是還未學(xué)會如何去愛。
都說孩子五六歲是一個尷尬期,一個貓狗都嫌的年紀(jì)。
有自己的想法,不聽父母的勸說,喜歡一意孤行,動不動就又吵又鬧,不得安寧。
吃飯的時候喜歡動來動去,喜歡把掉在桌上的飯菜撿起來吃,還喜歡來回?fù)芘肜锏娘埐耍?
喜歡在墻上亂涂亂畫,把染料撒一地,剛剛辛苦打掃干凈的客廳又變得一團糟;
自己一旦做了令孩子不順心的事情,孩子就大喊大叫“我最討厭媽媽了,我不要媽媽?!?
不但如此,孩子不開心了,還會對自己“拳打腳踢”。
......
所以,很多媽媽都會在以上某一個瞬間,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想再愛這個家伙了。
有很多媽媽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似乎沒有任何的意義,如果沒有孩子的存在,自己或許會過得更好。
甚至?xí)袐寢層X得,孩子現(xiàn)在就那么調(diào)皮難管教,想到未來還要這樣度過十幾二十年,難免會有逃避的想法。
雖然想法是可怕的,但是有時候又不得不承認(rèn),在絕望過后,孩子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能令你由悲轉(zhuǎn)喜,覺得世界如此美妙。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你并非真的不愛孩子,而是不懂得如何去愛。
孩子的思維方式與大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簡單與直接。
他們不會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任由情緒自由的表達(dá),不經(jīng)意的舉動或許會令你傷心,但卻實屬無意。
如果父母用審視成年人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孩子的行為,難免會給自己徒增悲傷。
所以,請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愛孩子,不要用大人慣有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去揣測孩子的行為用意。
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孩子,天真又可愛。
為人父母,其實最矛盾的事情就是:總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很壞,讓人討厭,但就是忍不住想要將他護在懷里,替他擺平所有難題。
為此,有位網(wǎng)友總結(jié)得很到位:
大抵是因為很多年前,他出生時小小的一團,卷縮在自己的懷里乖巧的模樣,讓自己打從心底變得柔軟了;
大概是他又哭又鬧之后,帶著淚痕的臉上沖自己咧嘴一笑的瞬間,觸動了心底的柔軟;
又或者是每一次調(diào)皮搗蛋之后,拉著自己的衣角,一臉委屈的喊著“媽媽”的時候;
.....
其實,每一個媽媽,在心情不佳,剛好孩子又吵吵鬧鬧的時候,都曾有過將孩子塞回肚子回爐重造的想法。
但往往當(dāng)你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孩子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能讓你的所有怨氣,怒氣煙消云散。
心中免不了還要說上一句:氣是挺可氣的,但這小家伙也莫名的可愛。
說實話,有不愛孩子的想法并不奇怪,因為幾乎每一對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都是相互愛著嫌著、疼著罵著,互相羈絆著一路走過來的。
很多父母,在擁有孩子之后,會覺得失去了自由,有了更多的羈絆。
也會有媽媽覺得,自己用半條命換來的這個生命,似乎對自己目前來說,沒有半點意義。
所以,很多媽媽渴望自由,希望有片刻的寧靜,熱切的希望把孩子丟給家人,想要過上一段自由的日子。
但是往往自由一兩天后,內(nèi)心就忍不住想那個喜歡調(diào)皮搗蛋的家伙。
這就是無法改變的母性。
你以為你可以很好的放下,可以不管不顧,但是終究孩子還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還是會牽掛,會想念。
所以,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有不想愛孩子的想法,不妨先跳出自己設(shè)定好的條條框框,去聆聽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或者去嘗試著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小優(yōu)點,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是不愛孩子,只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更好的和孩子相處,而感到些許疲倦。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生孩子若不是為了玩,將毫無意義。
當(dāng)然,這里的玩不是說將孩子當(dāng)玩具,而是說父母要學(xué)會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樂趣,而不是只看見困難與不易。
所以說,不想愛孩子的想法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
為人父母,其人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單單只是為自己而活,還要為了孩子而生。
因為有了孩子,父母將不再是過往的自己,更多時候需要進(jìn)行二次成長。
學(xué)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學(xué)會怎樣與孩子相處,是為人父母需要用一生去弄懂的學(xu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