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都沒講,講的都沒考?高考語文卷讓人直冒冷汗:閱讀寫作占比90%!
這幾年,關(guān)于語文教改的文章很多,傳播得最廣的一篇:《語文改革,讓人冒冷汗》
事實上,關(guān)于語文教改趨勢,2017年就做過報道:孩子再不閱讀,高考連卷子都做不完!
全國教材主編溫儒敏劇透教育改革新動向: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升學要吃大虧。
在這篇文章里,有句話被很多媒體轉(zhuǎn)載:別再說什么應(yīng)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xiàn)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yīng)付不了考試!
真正讓孩子和家長冒冷汗的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第一道基礎(chǔ)題就是閱讀!
這幾天,浙江教育考試院陸續(xù)發(fā)布了今年的高考各科語試卷。全民作文吐槽后,語文試題再次引發(fā)討論:
語文試卷的總分是150分。在這150分鐘,閱讀和寫作的分數(shù)竟然占到了130分!即使是字詞基礎(chǔ)考查也是放在閱讀題里考!這樣算下來,整張試卷閱讀寫作的比例高達90%!
你看,第一大題的基礎(chǔ)知識考察,就是用閱讀題的形式考查!
找遍整張試卷,幾乎沒有單純考查字詞的題。而在十年前,高考語文試卷還是這樣的:前面的60分基礎(chǔ)題只需記憶就能拿下。
小編查閱了歷年高考語文浙江卷,發(fā)現(xiàn),其實,這樣的改變是從2017年就開始了:幾乎所有題型都需要閱讀能力。
基礎(chǔ)題考閱讀
閱讀題卻考了整本書!
而2019年的浙江語文高考對孩子的閱讀要求又上了一個臺階:閱讀材料題,考的不僅僅是單篇文章的閱讀,還有整本書的閱讀:蕭紅的《呼蘭河傳》
“教改必須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寫作的教學。預計未來高考中,命題人會在更大范圍內(nèi)采取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文化經(jīng)典閱讀情況。 ”
全國語文教材的主編溫儒敏2017年扔下的這番話,如今已既成事實。
考的都沒講,講的都不考?
百度知道上,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沒錯,誰都知道語文作為主課,很重要,在高考中,也是“得語文者得天下”。
但是,每次提到語文考試,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覺得無從下手。
因為,課堂上學的課文 ?常常不會考,而課外的內(nèi)容卻占據(jù)了語文試卷的大部分比例。語文考試的范圍,簡直就是星辰大海!根本無從下手!
所以這幾年,中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關(guān)于語文考試的戲言:
講的都不考,考的都不講。
部編版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也曾經(jīng)在公開場合說過這樣一句話:
“現(xiàn)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再回頭來看看今年的高考試卷,除了默寫和字詞,其他題型內(nèi)容確實都在孩子平時的教材中找不到!
面對這樣的語文改革,孩子們怎么辦?
提高語文成績靠刷題?
根本就是無用功!
許濤,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全國優(yōu)秀教師
對于今年的高考語文卷,以及當下語文考試中“講的都不考,考的都不講”的現(xiàn)象,許校長認為,的確是要引起我們當下中小學生家長重視了:
再用傳統(tǒng)的方式學語文,很可能會做太多的無用功。語文能力,很難速成,需要孩子從小積累。
許校長有一個正在上小學高年級的女兒,他發(fā)現(xiàn),女兒的同學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買來大量的語文練習冊讓孩子做。
“但是,這些額外的練習很可能是無效的?!?/strong>
許校長:他的同事,杭州高級中學一個語文老師暗暗地做過一個比較,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校內(nèi)某班的同學加強語文試題的訓練強度,另一個班題量保持不變,用閱讀的方式來彌補。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加量的這一班級,語文成績并沒有提高。
后來,學校老師又做了另一組調(diào)查,一個班做一本練習冊,另一個班增加一本練習冊,其他學習方式都不變,結(jié)果是,做兩本練習冊的這個班語文成績并沒有出現(xiàn)提升。
而另一位從教20年的資深語文名師:言芳老師,在談到今年的高考語文題時說:
從現(xiàn)在的命題趨勢來看,語文學習,不但盲目刷題是無效的,死記硬背,不分重點、盲目閱讀也是無效的!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面對新的語文考試趨勢都同樣可能束手無策。
只有讓孩子學會文體閱讀方法、學會各種文體的深度閱讀、精讀、文本的鑒賞,再加上多讀、多積累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比如,今年那道大閱讀材料題:《呼蘭河傳》,這篇文章不管老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講過,對于學會了小說閱讀方法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
總之,愛閱讀、善與閱讀的學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語文素養(yǎng),無論怎么考,都不會差。語文素養(yǎng)點滴的積累,會讓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想靠語文得天下,贏高考
必須從小學開始抓閱讀!
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高中語文名師兼小學生家長許濤老師,給家長的忠告:
“想靠語文得天下、贏高考,必須從小學開始抓!”
“沒有閱讀習慣和興趣的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卓越的人可能性幾乎為零!”
“小學六年是學好語文的最好時機,小學六年不好好學語文,今后學好語文的概率直線下降!”
“小學期間一定要大量閱讀,進入初高中閱讀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
許校長說,在新高考政策下,學生們越來越緊張,進入高一就要面臨高考,幾乎每個學期都在高考!這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大家都知道語數(shù)外很重要,但是因為要不斷應(yīng)付接踵而至的學考、選考,幾乎沒有時間顧及!
所以,小學階段一定要學好語文,小學階段語文沒學好,今后能學好的概率會大大下降;小學六年是大量閱讀的最佳時間,進入中學后,你會發(fā)現(xiàn)閱讀時間越來越少!
許老師說,他教了14年的書,發(fā)現(xiàn)近年來學生的閱讀水平直線下降,很多初中不鼓勵學生閱讀。很可怕!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閱讀習慣和興趣,成為卓越的人可能性幾乎為零!
面對語文高考改革的新趨勢,許校長提出以下學習建議:
首先,要從課內(nèi)到課外。
語文的外延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個學生只拘泥于課堂,那么他的源頭活水會非常少,思路枯竭。
其次,要從題海到書海。
理科刷題相對有效,強調(diào)熟練和精確性,但語文更強調(diào)積累,強調(diào)思維。
再次,要從功利到超脫。
比如學生說,講的都沒考,考的都沒講,這是因為學生和老師仍在點對點地學,點對點地教,用套路去學習,比如知識點整一整,背出來。
但從現(xiàn)在的語文學習要求來看,這方面呈現(xiàn)地越來越少,更多考察的是閱讀寫作能力。
能力不是靠刷題來完成,而是內(nèi)化于心。
在做閱讀理解時,句子理解題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個坎,它總是變換著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練習中、考試中。
很多同學碰到這個“攔路虎”時,總也繞不過去,不知道從哪些方面下手分析。到底如何才能走出“句子理解”的怪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