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來源于上海高考生
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是公認的國內排名前四的高校。上海,很多人都會說上海的高考很容易。
今天小編就來用2017年最新的高考數(shù)據(jù)來帶大家看一下,在上海,想要考入北清復交是不是真的如一些人說的那么容易。
從北清復交招生計劃說起
2017年上海高考總人數(shù)約4.7萬,而這四所高校在上海的總錄取人數(shù)約1400人,下表為四校主要招生計劃分布(圖表不含高水平藝術團和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計劃)。
也就是說上海每年有約3%的高三畢業(yè)生可以升入北清復交,這個比例已經(jīng)遠高于國內絕大部分省份。
但仔細看下表我們會發(fā)現(xiàn),四所學校的主要招生名額都分布在自主招生或者綜合評價,北大、清華甚至在本科普通批次的招生計劃為0,復旦、交大的本科普通批次招生人數(shù)也少得可憐。
其中在零志愿階段,北大的兩個專業(yè)組最終錄取分數(shù)分別為602分和605分;清華的三個專業(yè)組分數(shù)線分別為603分、605分、605分。
在普通批次中,復旦的兩個專業(yè)組投檔線分別為577分和580分;交大的一個專業(yè)組投檔線為579分。
沒有人敢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能裸考達到這個分數(shù)!
自招和綜評真的不簡單
如果說零志愿和普通批次因為招生人數(shù)少所以分數(shù)線高,那么我們繼續(xù)來看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
參加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的流程其實很簡單:報名、提交材料、審核通過、高考、通過自招分數(shù)線、筆試+面試、錄取。
提交什么樣的材料呢?學考成績、獲獎證明、自我陳述等等,四所學校會略有不同,但基本一致。
這里就出現(xiàn)了獲獎證明和自我陳述兩個部分,獲獎其實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學科競賽了,目前高中比較有分量的學科競賽如下圖。
自我陳述其實不妨理解為是對一個考生更為全面的展示,高中學校、過往履歷等等。
越是軟性的東西其實競爭起來會更加“血腥”。
今年的自招分數(shù)線是501分,本科線是402分。501分也并不低哦。也就是說要參加自招和綜評不僅要搞競賽、做履歷,高考成績也不能太差。
然后還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或筆試,這部分的考查基本是超綱內容,也就是說考生要在準備高考的同時學習大量課外知識(學科及非學科內容)才行。
復旦、交大的綜評分數(shù)分為三部分:
·高考成績占60%(這就意味著501分只是有資格,最終錄取的考生基本都是高分);
·學考成績占比10%(總共10門課都要合格);
·面試成績占比30%(總共5位面試官,考生面試成績=∑[(31-每位專家排名)×2])。
這些都要取得高分真的不容易!
一個更加殘酷的現(xiàn)實
上圖為今年自招錄取部分數(shù)據(jù),北清復交自主招生階段82%的生源來自高中四校。
上圖為今年綜評錄取部分數(shù)據(jù),復旦、交大綜評階段50%的生源來自高中五校。
我們上海的家長一路走過來都知道,要進入這四到五所高中的難度有多大,可以說從幼升小的學區(qū)房開始,經(jīng)歷小學階段的奧數(shù)競賽,中考階段的推優(yōu)自薦、名額分配等等,一輪過關斬將才能進入這幾所高中。
然后再繼續(xù)一刻不能停地繼續(xù)準備上面提到的很多很多,才能最后笑著進入北清復交。
這本就不是一場簡單的競爭
單純從3%錄取比例來看,上海的考生進入北清復交確實相對容易。但是我們拆開來看,再回顧一下整個小學、初中、高中的慘烈競爭,從小學應屆生十大幾萬,到中考考生約7萬,再到高考考生僅剩4.7萬,上海高考生的競爭早就在高考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