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教育的應試和功利已經(jīng)到了極致,中學生和小學生的時間都完全被應試任務填滿,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也根本不可能學會思考。
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我們招的學生往往已經(jīng)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甚至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愿望。
所謂創(chuàng)新往往源于思辨能力,連思考都不行,更不要說思辨了。現(xiàn)在我們大學里重新做的,是幫助他們學會思考?!?/span>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chuàng)校校長、工程院院士徐揚生最近到上海招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連連發(fā)出感慨。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所特殊體制的大學成立僅僅兩年,在很多人看來,這所由深圳市政府主導成立的大學,是繼南方科技大學之后,對現(xiàn)在高等教育體制的又一次探索,創(chuàng)校校長徐揚生,原本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因為這所大學的特殊性,所以從師資選聘到課程設置乃至招生,徐揚生幾乎都全程參與,他說:“我可能是和中學打交道最多的大學校長了。全國80多所最知名的中學,我已經(jīng)走了50多所了,今年還要再走一批中學?!?/span>
也正是因此,徐揚生在談到基礎教育時總是說,中國的基礎教育雖然有種種問題,質(zhì)量卻仍然很高。但是談到他從香港中文大學本部任職一直到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chuàng)校校長兩年多年來的經(jīng)歷時,他卻忍不住感嘆:“我們教育的應試和功利已經(jīng)到了極致。教育的功利,不僅使學生失去了思考能力,也讓很多大學忽視了那些最重要的東西?!?/span>
讓徐揚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之時,有一位來自北京的名牌大學的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讀研究生,學期結束時,僅僅因為有一門功課得了B,結果這名學生就選擇了跳樓。
“因為他一輩子都沒有得過B,所以他不能接受這樣的‘打擊’?!毙鞊P生說:“我們都沒有來得及找他談談。這讓我非常震驚。”這也讓他思考,我們的教育是為了什么,我們讓孩子考上了大學,但是卻沒有成為健全的人。
等到來深圳擔任創(chuàng)校校長,徐揚生的感觸更深了。
開始招生考試時,就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寫作辭不達意,甚至會開頭寫一個觀點,到了結尾卻得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結論。入學后的考試也是如此,即便是優(yōu)秀生也有著同樣的毛病。學生的寫作沒有內(nèi)容,千篇一律,10個人中有7、8個人是一樣的。比如讓他們寫“我的父親”,能夠想象幾十名學生寫的父親都是差不多的嗎?
“我們剛開始以為是學生的英文不行,后來和學生說,英文不行就用中文寫,只要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用中文還是不能說清自己的想法。”
徐揚生自己從清華大學等名校招來的博士,也有著一樣的問題!每次面試時,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干巴巴的就像填表格,“完全沒有邏輯,思路不清”。
他讓自己的學生給國內(nèi)某位名校的校長寫一封邀請函,邀請對方來自己學校演講,“學生寫完后給我一看,完完全全的一封格式公函,不要說打動人了,基本可說是毫無人情在其中,就算是給我發(fā)這樣一封信,我也不想給他們做講座啊。這意味著學生沒有一點實際的生活經(jīng)歷,甚至連間接經(jīng)歷、看那些能夠使人人情歷練通達的書都很少。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并不缺少這樣的內(nèi)容,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就變成這樣呢?”
“我和學生交流多了,發(fā)現(xiàn)長期以來,他們整天圍著考試轉,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這導致了他們不僅不會思考,也失去了思考的意愿?!焙腿珖鞯氐闹袑W打交道也使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每天回家后所有的時間都被作業(yè)和各種補習班填滿。
“按照國外的研究,中小學生每天應該至少有一個小時是自由的時間,不論他們選擇這1個小時干什么,都應該是讓他們自己安排,學生即便是玩,也需要他們思考如何玩的。但是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除了應試能力得到提升,哪里有時間思考,他們根本也不可能學會思考?!?/span>
這兩年來,他走了那么多的中學后,發(fā)現(xiàn)中學維持在1000人左右是比較合適的規(guī)模,內(nèi)地很多6000多人的超級中學,學生從早到晚的生活都圍繞著應試安排,老師的精力也就只能夠幫助這些學生們刷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多元的綜合的發(fā)展。
至于大學,如果要說基礎教育比高等教育好的地方,就在于中國的高等教育官本位更嚴重。
在他看來,現(xiàn)在有的大學更重視學校有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經(jīng)費有多少,院士有多少,但是“這些東西跟本科生教學關系不大,本科生教學是不能含糊的?!?/span>
徐揚生說,“我早年在卡耐基梅隆大學,雖然這是一所很好的研究型大學,但是學校對本科生教育也非常重視,本科生從一開始就參與研究型的項目。在國內(nèi)的有些大學里,上課的老師被認為是水平一般的老師,一流的老師不上課,都去忙科研了。這個現(xiàn)象我覺得非常不合理,這不僅對老師來說不合理,對學生也不合理?!?/span>
長期功利教育下,學生失去了獨立性,這是最大的問題。
內(nèi)地的學生獨立性差,這可能是徐揚生遇到的最大問題。
今年的冬天,是深圳有史以來最冷的一年——下雪了。當時,徐揚生聯(lián)系了深圳的公安局,送來了武警的冬季棉被,讓學生可以御寒?!安皇菍W生不會買被子,而是他們的應對不夠及時。”
雖然徐揚生這樣為學生解釋,但是在他看來,缺少獨立性是他遇到學生的普遍問題,“獨立性差也會間接影響學生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但是,這不是學生的錯,這是家長的問題。在我們學校,學生到了大二以后才會好一點?!?/span>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任職兩年多來,徐揚生每年都要接待一批學生,與他們討論相似的話題。因為學生在一年級時是不分專業(yè)的,剛剛升上二年級,就會有不少學生來找他,常常是為著相似的苦惱——自己想讀的專業(yè)和父母要求他們讀的專業(yè)不一樣。他們不想違背父母的想法,但是要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又感到非常痛苦。
在徐揚生看來,大學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yǎng)一個專家,更需要培養(yǎng)的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謂對社會有用,除了專門知識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東西,比如他是否具有獨立思辨的能力,追求真理、正義的精神,與人相處的能力,甚至是否具有欣賞美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應該具備的,而這些東西很多時候被我們,包括家長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忽略了。”徐揚生說。
現(xiàn)在徐揚生在學校里每年都為學生開一門寫作課,每次都讓學生從如何介紹自己開始學起,“3分鐘的自我介紹,很多學生在剛剛開始時要說好都不容易,常常是兩分半鐘過去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到底應該說什么。但這些都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不是為了考試?!?/span>
培養(yǎng)學生獨立,另外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通識教育,雖然關于通識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說:“我自己是理工出身,我認為學習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對我的影響很大,對我的為人處世的影響也很大?!?/span>
學校堅持讓學生在通識教育的學習中從經(jīng)典原著讀起,通過讀原著對學者的觀點有所認識、判斷。同時,從今年開始,學校還推出駐校藝術家項目, 定期從全球各地及各藝術領域遴選邀請國際化水準的專業(yè)藝術家進駐校園創(chuàng)作,并與同學交流,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人文藝術的魅力。
“一所優(yōu)秀的大學應該具備展望全球的視野和很強的時候責任感,專業(yè)教育和人格培養(yǎng)并重,在一定意義上講,人格塑造比人才培養(yǎng)更重要,我們?nèi)钡牟皇菍<?,而是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而這也是大學必須做的事情。”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有陽光家教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