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父母都覺得那肯定是要考到班級第一名最好了。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人們自然而然就覺得上學時成績第一名的孩子,長大以后最有出息。但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班里最有出息的娃,大多不是第一第二名!
1
為啥班里第一名,大多不是最有出息的娃?
“第十名效應”了解一下
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一位名為周武的小學老師受到了畢業(yè)同學們的邀請,去參加學生聚會。看著自己教出的孩子在社會上闖出名頭,周武也很驕傲。但是他發(fā)現(xiàn),上小學那會班級里第一第二名的孩子,成就和在班級里成績中上的孩子相比差了很多。
這個現(xiàn)象讓周武覺得好奇,為了弄清楚原因他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對151名畢業(yè)班的小學生進行跟蹤,對比他們從升入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學的成績。結果發(fā)現(xiàn),上小學時成績前五的學生進入初中高中以后,成績出現(xiàn)后退的人占了40%多;
相反,上小學時成績在第7名到15名左右的學生,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出現(xiàn)成績上升的人占了81.2%。也就說,第7名到15名左右的學生里有一大半的人上初中和高中以后,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而周武的這個發(fā)現(xiàn),被后來的人稱為“第十名效應”。
“第十名效應”的具體含義:
它指的是在上學時成績偏上但又不頂尖的學生(一般排在班級第十名上下),未來的發(fā)展大多會比成績排名第一第二的學生好一點。因為成績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社交能力等等,這是進入社會以后比成績智商更重要的東西之一。
2
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
①第一第二名知識面狹窄
這種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小學階段,我們都知道大多數(shù)的小學成績只看語數(shù)英三個主科,外加一些可有可無的自然科學等學科。而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學生,多數(shù)往往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語數(shù)英三個科目上,很少看其他的書。等上了初中高中,學科一下子就變多了,知識面狹窄的孩子難以適應,出現(xiàn)成績倒退的情況。
而第十名左右的學生,不追求極致的好成績,在學習好主科的情況下還會拓展性地看一下課外書,這不僅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②追求成績放棄興趣
有部分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學生,基本放棄了自己的課余生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書呆子。不管是上課還是放學,他們都沉浸在書本和作業(yè)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不出去玩不看電視等等。雖然在一定時間內(nèi),這種專心致志學習的方式對成績很有幫助,但隨著初中和高中學科的增多,精力就不夠用了,成績下滑也不奇怪。
相反,成績中等偏上的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參加一些課余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等,在活動中鍛煉了人際交往能力。這些孩子在活動中也鍛煉了身體,進入社會以后社交方面沒問題,也能承擔一些比較辛苦的工作。
③長期第一導致抗挫能力不強
很多長期在班級里成績第一的孩子,習慣了眾星捧月的感覺,也習慣一直順風順水的生活。但生活總不可能一帆風順,尤其是進入社會以后,處處都會面臨著挑戰(zhàn)與挫折。如果心態(tài)沒能調(diào)整好的話,很多成績第一的孩子無法接受前后的落差,進而一蹶不振。而偏中上等的孩子,在成績方面就沒有那么大的心理壓力和優(yōu)越感,心理抗挫能力會強很多。
學習成績的高低和孩子未來成就并沒有絕對的聯(lián)系: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孩子在學業(yè)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智力加做“惰性智力”,想要在社會上取得成就,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成功智力”。而成功智力包括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力、分析能力,還有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所以說,一個孩子在學業(y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代表他們未來在社會上也能出人頭地,當然也不代表他們不能出人頭地。斯滕伯格覺得,孩子的教育要平衡“惰性智力”和“成功智力”,這樣孩子未來才能取得更好的發(fā)展。
3
那么父母要怎么做到
平衡孩子的“惰性智力”和“成功智力”呢?
①重視孩子學業(yè)的同時,培養(yǎng)興趣愛好
父母不要忽視了興趣愛好的作用,對于求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愛好不僅僅是生活的調(diào)味劑,可以讓孩子放松一下。等到進入社會,孩子的興趣愛好還可以成為謀生的技能。比如有的孩子從小就愛畫畫,那么堅持畫畫十幾年,也能練得一手好畫技,謀生不成問題。
②培養(yǎng)孩子抗挫能力
面對挫折,怎么去處理很重要。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沒有經(jīng)歷過風雨。那么這些孩子進入社會經(jīng)歷挫折以后,可能會自暴自棄,意志消沉。因此,父母要重視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yǎng),多讓孩子去吃苦、鍛煉出強大的內(nèi)心。
③提升孩子的情商
情商和智商相比一樣重要,一個高情商的人在人際交往方面往往表現(xiàn)地更優(yōu)秀。而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都很重要。人際交往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更受周圍人歡迎。所以說父母要重視對孩子的情商的培養(yǎng),比如多引導孩子獨立解決和朋友之間的矛盾、學會換位思考等等。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