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7??力學綜合計算題
一、解決力學體系內(nèi)綜合計算題需要用到的公式
1.根
可求路程
和時間
2.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N/kg,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4.壓強公式
, 導出公式
和
5.液體壓強計算:
,(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g=9.8 N/kg;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nèi)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m )
6.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8.計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 ?G- F拉?(G是物體受到重力,F(xiàn)拉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shù))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9.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杠桿原理。
10.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 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G/n
11.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 距離(s) 的乘積。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J);F→牛頓(N);s→米(m)。(1焦=1?!っ?.
12.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特(w);W→焦(J);t→秒(s)。
13.機械效率:
(1)有用功:對人們有利用價值的功,記作W有用
用滑輪組提升時:W有用=Gh;
用滑輪組平拉物體時:W總功=fs
(2)總功: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記作W總;W總=Fs
(3)額外功:對人們無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記作W額外。三者間的關系:
W有用+W額外=W總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
,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要做額外功,所以有用功總小于總功,則機械效率總小于1。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方法:增大物重和減小繩與滑輪的摩擦
二、解計算題的一般要求
1.要明確已知條件和相對隱含條件,確定主要解題步驟。
2.分析判斷,找到解題的理論依據(jù)。
3.分清各個物理過程、狀態(tài)及其相互聯(lián)系。
4.計算過程應正確、規(guī)范。要正確寫出有關的公式,正確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數(shù)字和單位。能畫圖的可以作圖輔佐解題。
5.解計算題應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性;物理量的同體性、同時性;解題的規(guī)范性。
類型1.求解重力、速度、壓強物理量的計算題
【例題1】(2018海南)滑旱冰是青少年最喜歡的一項運動。如圖所示,小兵質量約為34kg,所穿的四輪直排旱冰鞋每只質量為3kg,鞋底每個輪子與地面接觸面積為4cm2.(g取10N/kg)求:
(1)小兵自身受到的重力
(2)若比賽時小兵滑行1200m用時2.5min,小兵滑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3)小兵單腳滑行時對地面的壓強
(4)小兵在練習時,想沖上一個斜坡,請從能量角度分析他該怎樣做,為什么?(不計斜坡阻力)
?
【答案】(1)小兵自身受到的重力為340N;
(2)小兵滑動的平均速度是8m/s;
(3)兵單腳滑行時對地面的壓強為2.5×105Pa;
(4)提高速度;速度大,動能大,容易沖上斜坡。
【解析】(1)小兵質量約為m=34kg,則小兵自身受到的重力:G=mg=34kg×10N/kg=340N;
(2)小兵滑行的路程s=1200m,所用時間:t=2.5min=2.5×60s=150s,
小兵滑動的平均速度:v=s/t=1200m /150s=8m/s;
(3)小兵滑行時對地面的壓力:F=G總=G人+G鞋=340N+3kg×2×10N/kg=400N;
一只旱冰鞋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4×4cm2=1.6×10﹣3m2,
對地面的壓強:p=F/s=400N/1.6×10﹣3m2?=2.5×105Pa;
(4)沖上斜坡時,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他應該提高速度,增大動能,容易沖上斜坡。
類型2.求解壓強、浮力、機械效率物理量的計算題
【例題2】(2019山東省東營)3月12日,我國自主研發(fā)建造的“天鯤號”絞吸挖泥船正式投產(chǎn)首航,其智能化水平以及挖掘系統(tǒng)、輸送系統(tǒng)的高功率配置均為世界之最。(g取10N/kg,ρ水取1.0×103kg/m3)主要參數(shù)如下表。
項目
|
參數(shù)
|
總長度(m)
|
140
|
寬度(m)
|
27.8
|
吸/排管徑(mm)
|
1000/1000
|
滿載排水量(t)
|
1.7×104
|
滿載吃水深度(m)
|
6.5
|
泥泵輸送功率(W)
|
1.7×107
|
(1)滿載時,求“天鯤號”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2)滿載時,求“天鯤號”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少?若船底需要安裝探測儀器,其面積為40cm2,求探測儀器受到水的壓力是多少?
(3)“天鯤號”去某水域執(zhí)行任務,其工作量相當于將1.36×104t的淤泥輸送至15m高的臺田上。假設“天鯤號”絞吸挖泥船泥泵的機械效率為30%,求完成此任務需要的時間是多少?
【答案】(1)“天鯤號”受到水的浮力是1.7×108N;
(2)“天鯤號”底部受到水的壓強是6.5×104Pa,面積為40cm2探測儀器受到水的壓力是260N;
(3)完成此任務需要的時間是400s。
【解析】(1)“天鯤號”受到的浮力為:
F浮=G排=m排g=1.7×104×103kg×10N/kg=1.7×108N;
(2)“天鯤號”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6.5m=6.5×104Pa,
由p=
得,探測儀器受到水的壓力為:
F=pS=6.5×104Pa×40×10﹣4m2=260N;
(3)淤泥的質量為:m=1.36×104t=1.36×104×103kg=1.36×107kg,
淤泥所受的重力為:G=mg=1.36×107kg×10N/kg=1.36×108N,
“天鯤號”絞吸挖泥船泥泵做的有用功為:
W有用=Gh=1.36×108N×15m=2.04×109J,
“天鯤號”絞吸挖泥船泥泵做的總功為:
W=
=
=6.8×109J,
“天鯤號”絞吸挖泥船泥泵需用時間為:
t=
=
=400s;
類型3.結合杠桿滑輪組,求解重力、機械功率、機械效率等物理量的計算題
【例題3】(2019四川南充)如圖,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物體M1重為500N,OA:OB=2:3,每個滑輪重為20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M2以0.5m/s速度勻速上升了5m。(杠桿與繩的自重、摩擦均不計)
求:(1)物體M2的重力;(2)拉力F的功率;(3)物體M1對水平面的壓力。
【答案】(1)物體M2的重力為80N;
(2)拉力F的功率為50W;
(3)物體M1對水平面的壓力為245N。
【解析】(1)因杠桿與繩的自重、摩擦均不計,故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W有?/W總=G2h/(G2+20)h=80%,
解得物體M2的重力:G=G2=80N
(2)由圖知,繩子的有效段數(shù)為2,繩的自重、摩擦均不計,則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G2+20)/2=50N;
物體M2以0.5m/s速度勻速上升了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2h,
由v可得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
v繩=2v=2×0.5m/s=1m/s;
拉力F的功率:
P=Fv繩=50N×1m/s=50W;
(3)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B端對定滑輪向上的拉力:
F′B=3F+G定=3×50N+20N=170N,
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定滑輪對杠桿B端的拉力為:FB=F′B=170N,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FA×OA=FB×OB,
故繩子對杠桿A端的拉力為:
FA=255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繩子對M1向上的拉力為FA′=FA=255N,
根據(jù)力的平衡,地面對M1的支持力:
F支=G1﹣FA′=500N﹣255N=245N;
由力的相互性可知,物體M1對水平面的壓力:
F壓=F支=245N。
類型4.結合圖像和簡單機械,求解浮力、密度、功率等物理量的計算題
【例題4】(經(jīng)典難度題)如圖甲是建造大橋時所用的起吊裝置示意圖,使用電動機和滑輪組(圖中未畫出)將實心長方體A從江底豎直方向勻速吊起,圖乙是鋼纜繩對A的拉力F1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A完全離開水面后,電動機對繩的拉力F大小為1×104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已知A的重力為3×104N,A上升的速度始終為0.1m/s.(不計鋼纜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及繩重,不考慮風浪、水流等因素的影響)求:
(1)長方體A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A的體積;
(3)長方體A的密度;
(4)長方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在上升過程中F的功率.
【答案】(1)長方體A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為2×104N;
(2)長方體A的體積2m3;
(3)長方體A的密度1.5×103kg/m3;
(4)長方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在上升過程中F的功率為4000W.
【解析】(1)根據(jù)圖乙可知,A未露出水面時所受的拉力F1=1×104N;
則A未露出水面時受到的浮力:F浮=G﹣F1=3×104N﹣1×104N=2×104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A排開水的體積:
V排=F浮/ρ水g=2×104N/1.5×103kg/m3×10N/kg=2m3;
因為A浸沒在水中,所以A的體積:V=V排=2m3;
(3)A的質量:m=G/g=3×104N/10N/kg=3×103kg,
A的密度:ρA=m/V=3×103kg/2m3=1.5×103kg/m3;
(4)A完全離開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此時電動機對繩的拉力F為1×104N,
由η= W
有用/W
總=G/nF得,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
n=G/ηF=3×104N /1×104N×75%=4,
則拉力端移動速度:v=4v物=4×0.1m/s=0.4m/s,
長方體A完全離開水面后,在上升過程中F的功率:
P=Fv=1×104N×0.4m/s=4000W.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