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自己要面子,還要孩子替她維護面子——?一位朋友,女兒一年級期末新年聯(lián)歡會時,想表演跳繩,?朋友聽了,在學(xué)校就嚷起來:“跳繩誰不會呀!你怎么不表演芭蕾舞、彈鋼琴,我給你報班的錢白花了?”?“可我想挑戰(zhàn)下能不能跳200個,我都跟同學(xué)保證了?!?/span>?“不行!跳繩太普通了,別人會笑話你沒才藝。”?最終女兒特別不情愿地聽從了媽媽的安排,朋友是滿意了,但聯(lián)歡會那天,女兒一點也不高興。?還有一種更要命的情況,孩子出了狀況,立刻選擇“背叛孩子,拯救自己”。
上學(xué)期,幾個孩子因為數(shù)學(xué)成績墊底,被老師留校請家長??粗渌⒆优d高采烈地背著書包回家,被留校家長心里難免搓火。?一位媽媽直接在大家面前劈頭蓋臉給自己家孩子一頓罵,“說了你多少遍,少玩游戲,你怎么就這么不爭氣!”
孩子憤怒地沖出教室,那位媽媽趕緊追了出去,圍觀的家長直搖頭嘆氣。
中國有句老話: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管什么方面,面子最大,丟了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丟了面子。
可家長太愛面子,傷的卻是孩子的里子。
01
有多少父母,是拿面子育兒的
鄭淵潔在《皮皮魯和419宗罪》里說:“要面子的結(jié)果,大都是沒面子。”
?
那天跟朋友聊天,聊起了他們班家委會的一位媽媽。
這位媽媽很干練,又很積極,班級事務(wù)事事沖在前面,只要班主任在群里發(fā)一條消息,第一個回消息的準是她。
她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很上心,老師只要求給孩子的作業(yè)簽字,她每次還要寫上評語。
她還向班主任舉薦自己的兒子當(dāng)班長,請老師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
這么一位處處爭先的媽媽,大家發(fā)現(xiàn),兒子并不喜歡她,經(jīng)常躲著媽媽,完全看不出母子之間的親近。
有次班級開家長會討論一件事,班主任事先讓孩子告訴自己父母,唯獨她兒子沒告訴她,她還兀自站出來發(fā)言,場面極其尷尬。
愛面子,在西方心理學(xué)上被解讀為一種自戀型人格,就是時刻證明自己是對的,保持自己的優(yōu)越感。
在愛面子父母的心里,
孩子心里怎么想不重要,孩子有沒有委屈不重要,孩子能不能做到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認為重要的事。
像上面這位母親,讓孩子不分情境、不分條件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向上向好,從本質(zhì)上是對孩子生命的無視。
嘴上說愛孩子,為孩子好,事實上是覺得孩子不夠好,嫌棄孩子。
最后逼得孩子跟媽媽對抗、逃離。
有很多父母,習(xí)慣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面子照顧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滴水不漏,那個孩子卻要面對父母扔給他們的殘酷事實:
當(dāng)著眾人的面批評孩子——我不配有自尊;?做錯事的永遠是自己——我是最笨的孩子;?
我不值得被理解——我不跟你們說了,說了你們也會指責(zé)我,所以我就閉嘴。
?
當(dāng)親子關(guān)系變成一場博弈,父母總是贏,孩子總是輸,你越舒服,孩子就越受傷。
?02
讓孩子做自己,別怕丟人!
當(dāng)孩子聽話、懂事、成績好、性格好、又受大家歡迎時,父母臉上有光,怎么會不愛這個孩子;?但當(dāng)孩子出了狀況、犯了錯、做不到、不聽話,不按父母期望做事時,? 很多人的內(nèi)心獨白卻是:“我怎么養(yǎng)了這么一個孩子?”
?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更痛苦:為什么我會有一個不能理解我,接受我的媽媽?
?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出息的孩子什么樣?
一條點贊很高的回答是:
考試拿第一,大學(xué)讀重點,年薪上百萬,娶妻白富美,嫁人高富帥,人前輝煌如塔,人后凄涼如沙,活成了父母親朋的面子,卻活不成淡定從容的自己。
把面子看得大過天的人,往往內(nèi)心是脆弱的。
他們其實是不敢直面問題的根本,不敢承認自己的缺點,孩子的不足。
當(dāng)戰(zhàn)勝不了面子的時候,
父母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
你如果覺得丟了面子,那丟的是什么面子?誰的面子?
很多時候,大人以為丟的面子,都是自己的面子,跟孩子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接下來還要再問一句,“你覺得你丟的面子被誰撿了?”
這么問很有趣,仔細想想,你丟了面子,好像也沒有人撿,你怕什么?
期待孩子好,是每個父母的心愿,但如果孩子不好,父母也要去接納。
我不需要那么多“面子”,因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我不怕任何人批評我,因為我對我的孩子有信心,批評對了,我就承認錯誤,我公開承認自己有缺點、存在問題。
真正對孩子好,是跟孩子一起面對問題,一起成長,而不是站在孩子對立面。
告訴孩子:?你出息不出息,我都愛你。?如果優(yōu)秀成了你沉重的枷鎖,那么我寧愿你不出息地活出自我。
?03
教育孩子,那些“不要面子”的父母
才能笑到最后
前段時間,有一則在網(wǎng)上引起熱烈討論的新聞:
5月21日,江蘇宿遷,一個孩子從自家7樓陽臺往外潑墨水,結(jié)果全樓鄰居都遭了殃,外部墻壁、晾曬的衣服全都染上黑漬。
孩子的父母,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沒有氣急敗壞,把孩子揍一頓,或當(dāng)著鄰居的面,責(zé)罵教訓(xùn)孩子,讓自己保住面子;
也沒有以“他還是個孩子”為由,替兒子找借口開脫。
他們帶著孩子挨家挨戶敲門道歉,收集被墨水弄黑的衣服,帶著孩子一起手洗。
對于弄臟的外墻,父母還請了清潔工,全程帶著孩子在烈日底下看完清潔工的清潔。
太過重視面子,重視讓孩子說出“對不起”,卻恰恰忽視了讓孩子彌補錯誤,承擔(dān)后果。
雖然你做錯了事,但我仍然愛你,不過你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zé)。
放下面子,能接受孩子犯錯的父母,才能帶給孩子真正的成長。
一出事就想到自己面子,最容易傷了孩子的里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孩子的自尊心一旦被碾碎,就會形成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
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孩子才更明事理、知對錯、追求上進。
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能力,是看見孩子,看見孩子的里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變得自愛、自尊、自重,
在未來的路上,才更有力量去披荊斬棘,綻放出自己生命的光彩!
聲明:本文來源于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關(guān)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yǎng)育終生成長的孩子!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