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的價值/堅定的意義所在(2分)
4)我們要學會堅定,生命才會更有價值/堅定是生命的黃金(2分)
16.材料一可以作為本文的論據(jù)。(1分)因為材料一列舉屈原在渾濁世道中不隨波逐流的事例,和本文的觀點“堅定”的重要性相符。(2分)而材料二則強調的是“堅持”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用作本文的論據(jù)。(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寶山區(qū)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3—17題(18分)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節(jié)選)
①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似乎得勝之后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對巴特農神廟怎么干,現(xiàn)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只是更徹底,更漂亮,以至于蕩然無存,我們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制品,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籃。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②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③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④法蘭西帝國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zhàn)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⑤現(xiàn)在,我證實,發(fā)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⑤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贊譽。
13.下列不屬于“材料”的一項是( ????)(3分)
A.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
B.法蘭西帝國把圓明園的藏品拿出來展出,
C.那兒不僅僅有藝術品,還有大堆的金銀制品。
D.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14.第⑤段中,作者對“英法聯(lián)軍”的稱呼是“________” ,其行為是“___________”,
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1)概括節(jié)選第①段內容。(3分)
(2)作者借節(jié)選第①段內容要表達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節(jié)選的第③段、第④段依次表達了作者的看法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請用自己的語言回答)(4分)
17.聯(lián)系語境,簡析加點部分的含義。(3分)
13.(3分)D
14.(3分)竊賊、偷竊、鄙視(抗議等)
15.(5分)(1)(3分)英法聯(lián)軍將堪稱“世界奇跡”的圓明園洗劫一空后回到歐洲。
(2)(2分)英法聯(lián)軍的遠征是野蠻的強盜行為
16.(4分)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應該受到制裁
英法聯(lián)軍應該把贓物歸還給中國
17.(3分)用反語的形式,諷刺了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洗劫圓明園的無恥行徑,對英法聯(lián)軍強盜行為進行控訴譴責(抨擊抗議)
金山區(qū)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4—18題(18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視
①當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贏得萬千矚目的時候,一個文化中國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偏見和不平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一位美國漢學家翻譯了王安憶的長篇小說《長恨歌》,找到美國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認為小說寫得確實不錯,但恐怕不賣錢,建議將書名改為《上海小姐》,可以考慮出版。這顯然是一種不平等!要是換一個同樣優(yōu)秀的英語作家,出版社就不會輕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視與對話,并且保持自己的尊嚴,是我們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
③中國文化目前在國際文化競爭中處于弱勢,原因很多。首先我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遠比對方對我們的了解要多得多。還有歷史原因,一邊是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一邊是西方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文明迅速勃興形成的優(yōu)越感。也有技術原因,漢語太美太難掌握,世界上精通現(xiàn)代漢語的學者相對還太少,這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另外由于文化的差異,有些西方學者也容易從某種印象出發(fā)作出主觀的判斷。這樣的現(xiàn)實,并非一日形成。
④文化相互凝視可以使雙方找到并感受人類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間常會有一些誤解,但絕大多數(shù)不是惡意。國際社會對中國發(fā)展充滿詫異和好奇,但普通外國民眾對中國、特別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國應該向世界打開自己,特別是最能觸動人心靈的文學、文化的交往,這種溝通( ???)為了讓人們變得相同,( ????)為了理性平等地認識、欣賞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⑤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說出我們的觀點。在一次中美文學論壇上,一位知名的美國教授在演講中說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語氣不無輕慢。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國作協(xié)主席鐵凝坦誠陳述了她的批評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識到自己的輕率和偏頗。這種爭論之后的和解,讓雙方都有收獲。那天論壇結束時大家都舍不得離開,最后是一位美國漢學家主動走到大廳彈奏鋼琴,讓琴聲作為這次交流的結束。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視中,中國人更應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處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變革時代,中國作家應該潛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誠實地而不是用討某一個“他者”喜歡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作。老話說“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兌出來而是釀出來的,能否釀出好酒最終要看我們能不能更踏實地潛入到這個時代的深部。只有釀出好酒,才能“走出去”。
⑦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興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兩次論壇和書展就能夠萬事大吉。它需要我們更自覺,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視,相互對話。在促進國際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
14.按照文意,填入第④段括號內的詞語應是( ???????)(2分)
A.不但 ??而且 ?????B.不是 ??就是 ??????C.不是 ???而是 ????D.不僅 ??還
15.第⑥段畫線句中“兌”在文中的含義是???????????????????????????????(2分)
16.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文章依次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這一觀點的:(1)?????????(2)??????(3)??????????(8分)
17.第⑤段中運用了?????????????論證方法,其作用是???????????????????????????(3分)
18.下面這段文字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適?請說明理由。(3分)
著名作家莫言對中國文化的癡迷和熱愛,就是莫言的文化自信。他自始至終堅守了自己的文化領地,有意識地捍衛(wèi)了他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他深信只有站立在高密東北鄉(xiāng)這個文學的版圖上,講述中國故事,他醞釀十余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長篇力作《蛙》,并以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僅走出國門,還走向世界。
???????????????????????????????????????????????????????????????????????????
?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4—18題(18分)
14.?(2分) C??
15.(2分)“兌”在文中指部分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態(tài)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歡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作(1分),不能潛入到時代的深部,作品質量不高(1分)。
16.(每點2分,共8分)文化需要互相凝視,互相對話。 ?
(1)文化相互凝視可以使雙方找到并感受人類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2)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說出我們的觀點。
(3)在文化的相互凝視中,中國人更應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17.(3分)舉例論證(1分),列舉了鐵凝的例子(事實論據(jù)),具體有力地論證了 “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說出我們的觀點”這一觀點。(2分) ?????
18.(3分)放在第⑥段,(1分)這段文字列舉了莫言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堅守高密東北鄉(xiāng)文化領地,潛心創(chuàng)作,最終寫出了長篇力作《蛙》,并獲得諾貝爾獎的事例,(1分)與第⑥段觀點“在文化的相互凝視中,中國人應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是吻合的,并作為事實論據(jù)具體有力地證明了這個觀點。(1分) ??
?
楊浦區(qū)
(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3-16題(14分)
談耐心
①《易經》中有這樣一句卦辭:“潛龍勿用?!逼湟甑暮x是,當自己處于弱小時,須藏鋒守拙,隱忍待機,不可輕舉妄動。其實,無論做大事還是小事,都要有長久的耐心。如果產生急zào______的情緒,往往就會跌入失敗的深淵?!炯住?/span>
②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當年攜滅楚霸王項羽的余威去攻擊匈奴,認為這樣可以一勞永逸解決邊患。孰料,此時由于自身力量不夠強大卻偏要挑戰(zhàn)強敵,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圍”,險些成為階下囚。第一次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員翟志剛,曾先后落選“神五”和“神六”的載人發(fā)射,與飛天夢想失之交臂。然而他卻毫不氣餒,拿出了更加刻苦的勁頭訓練,耐心等待時機到來,終于在42歲那年一飛沖天,成為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③擁有耐心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疽摇坑幸恍┠贻p人,雖有??(1)??的沖勁,也不缺乏??(2)的抱負,但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就會失去耐心,變得不冷靜。不冷靜就會沖動,沖動之后難免會犯錯誤,使實現(xiàn)雄心的道路變得艱難。再比如,有的“新官”上任伊始,想踢好頭三腳,燒好三把火。孰料,情況不明,倉促出手就會漏洞百出,給以后的工作造成被動……以上種種,都應了一句俗語: ?(3) ?。
④因此,冷靜的心態(tài)和堅定的信念是至關重要的冷靜的心態(tài)能讓你對事物有最理性的認識,它能幫助你在正確的時間里作出正確的決定:弱小時韜光養(yǎng)晦,強大時乘勝追擊?!颈慷鴪远ǖ男拍钅軐⒛闼械牧α考械揭粋€方向,能讓你目標恒定,步伐堅定,不到最后,決不言敗?!径 ?/span>
⑤耐心,是一種堅韌,一種積累,更是一種信心和勇氣。只要我們能對工作投以熱情,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阻礙抱以耐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能架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橋梁,實現(xiàn)自己的雄心抱負。
13.(1)在第①段橫線上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急zào____________(1分)
(2)本文第①段引用《易經》中的卦辭,其作用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請在第③段的橫線上選填恰當?shù)脑~語。(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B.“初生牛犢不怕虎”?????C.“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15.(1)第②段列舉了兩個事例,是否可以刪去一個?請簡述理由。(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為下面的事實論據(jù)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奈恢茫?/span>?????)(2分)
《士兵突擊》中的主人公許三多,雖然先天條件并不優(yōu)越,但在“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支撐下,默默工作,堅韌執(zhí)著,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A.甲處????????????B.乙處??????????C.丙處???????D.丁處
16.本文第②③④段排列順序不能調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一)議論文閱讀(14分)
13.(1)躁(1分)
(2)①引出本文中心論點。②作為理論論據(jù),證明論點。③增強文學意味,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3分)
14.(1)B?????(2)A?????(3)C?(1分)
15.(1)不能刪去。①本段列舉了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因急于求成挑戰(zhàn)強敵,令自己險些成為階下囚,以及英雄航天員翟志剛耐心等待時機,終于一飛沖天,成為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之人的事例,兩者構成正反對比,有力地論證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長久耐心”的觀點;②兩個事例一古一今,使論證更具普遍性,更具說服力。(3分)
(2)D(2分)
16.因為第②段側重論證做事要有耐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③段論證了“擁有耐心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第④段則主要論證了如何做到有耐心,從論證思路看,三段呈現(xiàn)層進的結構。(4分)
?
?
?
普陀區(qū)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3—17題(18分)
讀書就是要“過河拆橋”
①我的讀書經驗總結起來有四點: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說第一點,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浩如煙海,書雖多,有價值的還是少數(shù)。可以把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要精讀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
③哪些書是值得精讀的呢?自古以來,已經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評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歷來的群眾,把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書推薦給時間,時間照著他們的推薦,把那些沒有永久價值的書都刷下去了,讓那些有永久價值的書流傳下來,現(xiàn)在我們所讀的古典著作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這一類的書都是應該精讀的。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fā)展,這些書之中有些還要被制下去,不過直到現(xiàn)在為止,它們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讀書的時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語言文字關。攻這道關的時候,要先做許多準備,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之類。
⑤有句老話“言不盡意”,意思是說,他所說的話總比他的意思少,因為語言總離不了概念,概念對于具體事物來說,總不會完全合適,不過是一個大概輪廓而已,有些意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
⑥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即使書中的宇都認得,話全懂了,__________。從前有人說,讀書要注意字里行間,又說讀書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這都是說要在文字以外體會它的精神實質。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個意思,最好扔了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過河拆橋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讀書中,就是要過河拆橋。
⑧知其意之后,還要明其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觀的認識和判斷,也就是客觀的道理在他主觀上的反映。
②理和意既然有主觀客觀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總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觀上的反映、體會和判斷,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讀書僅至知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于為前人所得的意所誤。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當然也是主觀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觀的理,但我還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較,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較正確,這個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處理事務,解決問題。
⑩讀書到這個程度就算是把書讀活了,就是書為我所用、讀書就算讀到家了。
13.作者認為要精讀什么書,以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經過時間考驗的書??????????B.經過評選家評選的書
C.有著永久價值的書??????????D.值得精讀的古典著作
14.根據(jù)上下文意思,在第⑥段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膬热荩ú怀^15個字)。(3分)
15.作者提出“知其意”的原因有二:(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4分)
16.第⑩段“這個程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的理解。(6分)
13.B(2分)
14.還/也(1分)未必/不一定(1分)能知道作者的意思(1分)(共3分)
15.(1)因為與豐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語言,表意是有限的,會出現(xiàn)“言不盡意”的情況,有些意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2)因為字里行間有“弦外音、味外味”。(各2分)
16.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后(1分),能通過比較、補充得到讀者自己的較為正確的意,以此來處理事務,解決問題(2分)(共3分)
17.本文的標題是“讀書要‘過河拆橋’”,這里的“過河拆橋”有兩層意思:一,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讀書的實質是理解其精神實質,而不必糾纏于語言文字(2分);指的是我們在理解了作者的“意”后,還要通過“明其理”生成自己的“意”,用來處理事務,解決問題(2分)。讀書“過河拆橋”的目的就是,把書讀活,讓書為我所用(2分)
浦東教育四署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4—17題(18分)
榜樣的力量直抵心靈
鄧一非
①習近平同志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英雄模范用實際行動詮釋的一條質樸而深刻的哲理:“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我們敬仰英雄、學習英雄,要深入領會這條哲理的精神實質,使榜樣的力量直抵心靈,化作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動力。
②榜樣把人生的意義變成鮮活的形象,讓遠大理想、優(yōu)良品格、高尚人格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生動展現(xiàn)。受表彰的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以及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的英雄模范,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突出貢獻光耀史冊,樹立起勵人心志、催人奮進的光輝榜樣。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就可以擁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就可以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成就。
③英雄模范不平凡,根本在于其具有追求崇高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60多年深藏功名、一心奉獻的老英雄張富清,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沖鋒陷陣、不怕犧牲,在祖國建設時期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扎根偏遠落后貧困山區(qū),用持之以恒的堅守,踐行一名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這充分表明,有了精神追求的高度,才有人生奮斗的強大動力。把英雄模范當作標桿,自覺強固理想信念、砥礪初心使命,就能在追求崇高中收獲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精彩人生。
④英雄模范把平凡的工作崗位作為施展才智抱負的人生舞臺,具有追求卓越的堅定志向和執(zhí)著精神。從“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填補我國原子核理論空白的于敏,到埋頭青蒿素研究、讓中醫(yī)藥成果斬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屠呦呦;從傾心飛行事業(yè)、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到1000余次走進雷場、具有“讓我來”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的“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他們的事跡反復證明,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置身可以大有作為的新時代,以英雄模范為榜樣,把平凡工作當事業(yè)干,愛崗敬業(yè)鉆研本職、迎難而上勇挑重擔、銳意進取爭創(chuàng)一流,就能在追求卓越中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業(yè)績,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時代答卷。
⑤“止于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這一人格追求,在英雄模范身上得到充分展現(xiàn)。從“心中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優(yōu)秀公仆,到“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的鑄劍元勛;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真誠奉獻,到“此生屬于祖國,此生無怨無悔”的赤子胸襟,英雄模范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擁有追求至善的品德修為和人格理想,為國為民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不圖一己功名,舍小家顧大家、嚴私德明大德,展現(xiàn)出一種偉大的人生境界。把英雄模范當作標桿,以修身立德養(yǎng)浩然正氣,以廉潔奉公樹清正風氣,淡于名利、甘于奉獻,就能在追求至善中升華境界、永葆本色,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14.本文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A.榜樣的力量直抵心靈。
B.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C.把英雄模范當作標桿。
D.榜樣把人生的意義變成鮮活的形象。
15.閱讀③—⑤段,英雄模范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原因是:(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第⑤段畫線句為例,聯(lián)系第①段,分析其作用。(4分)
17.下面這段文字位于第②段末尾,請寫出理由。
這也啟示我們,英雄模范并非高不可攀,從平凡走向偉大的路就在腳下。自覺見賢思齊,像英雄模范那樣堅守和奮斗,弘揚其忠誠、執(zhí)著、樸實的品格,人人都能在追夢征程上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14.A(3分)
15.(1)(英雄模范)有追求崇高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2)(英雄模范)有追求卓越的堅定志向和執(zhí)著精神。(3)(英雄模范)有中華民族“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每點2分,共6分)
16.畫線句論述了要以英雄模范為榜樣,踐行“止于至善”的高尚人格,引領社會風尚;是在深入領會敬仰英雄學習英雄之后,進一步領會“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這一哲理的精神實質,使榜樣的力量直抵心靈。(2分+2分=4分)
17.放第②段末尾合適,因為“這也啟示我們”照應了上文的“他們用行動證明”;同時從啟示我們明理,到我們付諸行動,在內容上屬于遞進關系;也總領了下文內容。所以放②段末尾。(2分=2分+1分=5分)
上海市第二工業(yè)大學附屬龔路中學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3-16題(18分)
讀書要“精”到極致
①“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蔽覈糯鷮W者因書籍難得,窮年皓首研治一經,雖受條件所限,難以遍覽群書,但讀一部就是一部,咀嚼爛熟,透入身心。
②在精選中擇好書。好書,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曉萬物之是非。”書之好,在文、在理、在意?!拔嵘灿醒?,而知也無涯”,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蘊藏著文明的記憶,集聚著智慧的結晶。讀書不失為學習和了解人類歷史經驗的一種捷徑。選擇一本好書,如同結識一位摯友,“交談”之中體會人間五味、“相顧”之間看盡世事變遷、“聆聽”之際感悟個中真諦?!白x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弊x領袖論著,可以領悟精神實質,提升思維層次;讀人文社科,可以純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讀歷史典籍,可以通曉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惡。
③在精品中得余味。對待讀書,要有“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讀書,是將所學轉化為所得,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而精讀,無疑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痹凇爸R快餐”的時代,一些人抱怨精讀耗時太長、單位時間內獲取知識量太少,實則不然。只有真正內化于心的知識才會有助于一個人的成長,而只追求學習數(shù)量、不追求學習質量的人,即使擁有那些“匆匆掠過”卻未消化吸收的知識,也對個人成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雖“快”卻是“慢”了。唯懷有潛心鉆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細功夫”讀書,對妙語珠字精摳細品,方能萬千筆墨胸中藏,讀有所思、讀有所感、讀有所獲。
④在精用中求實踐。古人云:“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本檬亲x書的試金石,也是讀書成果的“實戰(zhàn)場”。只會死讀書而不能有效運用的人,學問再多也是紙上談兵。會讀書的人,把讀書學習得到的知識、積累的成果向實踐行動轉化,與崗位需求對接,以學習力助推戰(zhàn)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過程中,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毅力與決心,遠沽名釣譽之心,戒急功近利之意,去冒進浮躁之氣,才會避免陷入“蠻干、瞎干、胡干”誤區(qū),避免走進“空談”的尷尬窘境,著力解決“用得對、用得準、用得好”的問題。
⑤“世界上最動人的皺眉是在讀書時那苦思的剎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讀書時那會心的微笑?!弊x書“精”到極致才能有“質”的飛躍。
13. 第③段中,畫線句“雖‘快’卻是‘慢’了”,在文中的具體意思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 請分析第④段畫線句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 閱讀全文,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讀書要有質的飛躍”。
B.作者提倡精讀一本書,反對“博覽群書”。
C.作者認為只有精讀才能促進個人的成長。
D.作者認為讀書是為了實踐,用于解決問題。
16. 下列文字插入文中第_____段和第_____段之間,理由是:(6分)
在精思中尋感悟。朱熹曾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爆F(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為讀書而讀書,讀而不思、讀而不悟,難以體會古人讀書過程中所蘊含著的學而不厭、觸類旁通的大智慧?!吨杏埂诽岬?,求學要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提醒我們讀書卻不唯書。只有用思考、質疑和批判態(tài)度讀書,才能甄別精華和糟粕,才能理清有用和無用,才能把書讀深、讀透、讀精。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3—16題(18分)
13.(4分)追求學習數(shù)量,不追求學習質量,對個人成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14.(4分)運用對比論證,將死讀書和會讀書的人的學習效果進行對比,突出論證了讀書需要在精用中求實踐的重要性。(1+1+2
)
15.(4分)D
16.(1分)放在第③、第④段之間。
(2分)本段內容論述了讀書需要在精思中尋感悟。
(3分)第③段論述的是讀書需要精品,第④段論述的是讀書在精用中求實踐。
本段精思放在精品與精用之間,符合從品讀到思考到實踐的層層遞進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