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二教育署七年級(上)期中語文模擬試卷
一.默寫(共1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10分)
1.(10分)請根據(jù)提示填寫相應(yīng)的古詩文。
(1)亂花漸欲迷人眼,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相顧無相識, ?? 。(王績《野望》)
(3) ?? ,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4) ?? ,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5)亭亭山上松, ?? 。(劉楨《贈從弟(其二)》)
(6)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 。(杜牧《赤壁》)
(8) ??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9)巴東三峽巫峽長, ?? 。(酈道元《三峽》)
(10) ?? ,窺谷忘反。 (吳均《與朱元思書》)
(11)《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一幅雄渾、奇特美麗的塞外風(fēng)光的名句是: ?? , ?? 。
二.選擇題(共3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2分)
2.(2分)下面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span>
A.肅穆 ????荒謬 ????地窯 ????赤裸裸
B.臟物 ????健忘 ????晨曦 ????蕩然無存
C.匍匐 ????制裁 ????拂曉 ????嬌揉造作
D.瓦礫 ????驚駭 ????懇切 ????眼花撩亂
3.(2分)下面說法完全正確的( ?。?/span>
A.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人,他寫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魯迅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B.《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是河北人,現(xiàn)代作家。著有小說集《蘆花蕩》《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九三年》等
C.銘,起初是鑄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記述事實、功德等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述功記德的文體,有時也用來警戒和勉勵。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的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
D.《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文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狗?貓?鼠》《二十四孝圖》都收錄在這部書中
4.(2分)下面對《歸園田居(其三)》一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span>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A.一、二句通過“盛”與“稀”的對比,寫出詩人雖心歸田園,卻不善農(nóng)事的情形。
B.三、四句對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的描寫,流露出詩人對田間勞動的厭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內(nèi)涵是,詩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
D.全詩語言樸素而詩意醇美,體現(xiàn)了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藝術(shù)特點。
三.古詩詞賞析(共2小題,滿分14分,每小題7分)
5.(7分)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文)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文)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甲乙兩文的作者同屬于 ?? (朝代),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都與 ?? 背景有關(guān)。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誰與歸?
(3)關(guān)于兩篇文章中的“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
A.甲文中的“樂”體現(xiàn)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樂”體現(xiàn)出作者灑脫豁達的情懷。
C.甲乙兩文都精心構(gòu)思寫出了與眾不同的“樂”。
D.甲乙兩文的作者最終都實現(xiàn)了“樂”的理想。
6.(7分)王育①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②,近學(xué)堂。育常有暇拾薪,以③雇書生抄書。后截蒲④以學(xué)書,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⑤己以償,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xué)。育遂博通經(jīng)史,仕偽漢⑥,官至太傅。
﹣﹣《太平御覽?學(xué)部》
?
[注釋]①王育: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著名學(xué)者。 ?②豕(shǐ):豬。 ③以:用來。④截斷水楊樹枝條。⑤鬻(yù):賣。⑥偽漢:指東晉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的一個政權(quán),與東晉對立。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給 其 衣 食 令 育 與 其 子 同 學(xué)。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育常有暇拾薪 ?暇: ?? ②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 ?嘉: ??
(3)王育是如何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一位博通經(jīng)史的學(xué)者的?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28分)
7.(13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百合花開
①小時候,跟父親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叢里,它獨自開著。它幾乎和我一樣高,花朵像喇叭一樣大,卻一點也不張揚,白色的花瓣微卷著,露出嫩黃的蕊。擎起它的根莖好像不勝重力地自然彎曲,讓它看上去那么高貴,卻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親說,這是野百合。因為我喜歡,父親決定把它帶回家。我本以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沒想到,父親小心翼翼地撥開草叢,先清除了周圍的一大片雜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現(xiàn)在我面前。它像童話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現(xiàn)在這片山谷里。它純潔的白,讓周圍的一切黯然失色了??伤质悄敲礋o助而脆弱。我擔(dān)心它那瘦長的根莖,風(fēng)一吹就會被折斷。父親用隨身攜帶的一把小鋤頭從四周開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貫注地守在一旁,扶著花朵。很快,一個乒乓球大小的球莖,完整地懸空出來。
⑤父親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托著球莖,把花朵擱在肩膀上。我歡天喜地地跟在父親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親的肩頭一顫一顫的,正沖我笑嘞。
⑥父親把它種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將它固定好。經(jīng)過一番騰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問父親,它還能活么?父親笑笑,說你明早來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過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適應(yīng)了新環(huán)境,精神抖擻地立起來。碩大的花瓣上,還有幾顆露珠在晨光中閃爍。我的整個暑假,因為它,多了許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風(fēng)中搖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滿嫩黃嫩黃的花粉……
⑦九月天氣逐漸轉(zhuǎn)涼,野百合也在一陣陣的涼風(fēng)中逐漸枯萎、凋零??粗蚵涞幕ò辏亩虝?、美的易逝,讓我第一次感到了憂傷。父親說,我們可以把球莖分瓣,來年會變成幾棵,父親將百合花的球莖挖出來,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歲那個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遲遲沒有冒出來,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麗的雪花,春節(jié)的喜慶,使我?guī)缀跬艘鞍俸系氖?。春天來了。太陽的溫暖改變了這個世界。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屋旁的菜地里齊刷刷地站著一溜茁壯的青苗,七八棵的樣子,像一支小隊伍。我即刻興奮地跑去告訴父親,我的百合花長出來了!
⑨父親讓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長成的,也教會了我認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是他給予我的歡樂太多,讓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給我的幸福時光??伤质嵌嗝吹臍埧幔昵熬蛠G下我獨自遠去。讓我經(jīng)常在這一刻談笑風(fēng)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太過匆促、短暫。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剎那光芒,要我們用盡一生去尋找、撿拾。我常常會突然忘卻自己身在何處,滿心滿眼都是父親的影子,伸出手卻總也觸摸不到他。那倏然間的驚悚,似一個無底的深淵,無論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無可挽回地淪陷……直到今天,每當(dāng)看到百合花,我都會傷感和悵惘,我知道它們中永遠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長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愛無限地放大,最愛我的父親也不會再回來??晌胰怨虉?zhí)地相信,還有許多野百合在某個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開。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時的希望,是當(dāng)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時,亮著的最后一束光芒……
(1)依據(jù)提示填空,完善文本線索。
①百合花:初見百合花→移植成功→① ?? →再度生長→又見百合
②“我”的情感變化:② ?? →憧憬和幻想→憂傷→③ ?? →惆悵和懷念
(2)賞析
①第④段“它像童話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現(xiàn)在這片山谷里。”這句話中加點的詞好在哪里?
②賞析第⑧段畫線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屋旁的菜地里齊刷刷地站著一溜茁壯的青苗,七八棵的樣子,像一支小隊伍。”
(3)在“我”成長路上,百合花給了“我”什么啟示?
8.(15分)
人在路上書為伴
①這事還要從幾年前說起,那時辦公室里有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娘,年輕、愛笑、胸?zé)o城府……有幾日,小姑娘突然安靜了許多,手里捧著一本書很投入地看。有一天,小姑娘說買了本《紅與黑》問我看不。“噢,看吧。”出于禮貌,又有很多空余時間,我就答應(yīng)了。后來我才知道,初入社會的小姑娘是為了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才開始買書、讀書的。這理由聽起來挺好笑,可我怎么也笑不起來,有層波瀾發(fā)自心底。更讓我沒想到的是,讀書這事一開頭便收不住了尾。
②我曾自稱“山人”,自由、隨性,看書也一樣,《紅與黑》中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我一目十行地看,有時干脆直接翻頁,這可能還是我小時候看武俠小說養(yǎng)成的習(xí)慣?!都t與黑》我囫圇吞棗地讀完了,印象中也只有聰明的于連和那個儀態(tài)華貴的瑞納夫人,至于弄明白小說深層次揭示的社會的“紅”或“黑”,則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書是讀完了,如果到此為止,也就結(jié)束了。誰知小姑娘還在不斷地從網(wǎng)上買書,并不斷地問我“看不看”,我也就煞有介事地把書攤在辦公桌上,有心無心地看看。時間長了,反到覺得這比談些不著邊際的話題或家長里短好。
③書里的故事逐漸讓人欲罷不能,書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恍若眼前。
④(A)我嗅到了頓河兩岸初春樺樹鼓起黏稠的嫩芽時所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酒香,瘦高的葛利高里坐在樹下,不遠處是他悠閑地啃吃著青草的戰(zhàn)馬。猶太小姑娘莉賽爾瑟縮在戰(zhàn)爭的瓦礫旁,懷里抱著爸爸的手風(fēng)琴,哭泣著,手風(fēng)琴再也不會發(fā)出聲響,一如我眼中的淚水流進了心里無聲無息??赐辍鹅o靜的頓河》《偷書賊》,我意猶未盡,又主動看了《安妮日記》,因為我想從書中找到猶太人的“魂”,弄明白那個在沙漠中建國的以色列如何在全世界面前贏得自尊。
⑤記得有一次看完一部長篇小說后,我把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朋友卻說已經(jīng)看過三遍了。我愕然,慚愧,自感膚淺。從此,我不再茫然他顧,不再沾沾自喜,躁動的心也日趨沉淀。
⑥時間在流淌,隨著時間流淌的還有那些耳熟能詳?shù)臅?,《?zhàn)爭與和平》《復(fù)活》《安娜?卡列妮娜》《巴黎圣母院》《了不起的蓋茨比》《追風(fēng)箏的人》《擺渡者》《紅樹林》《白夜》《許三觀賣血記》《活著》《簡愛》……從圖書館借,從小姑娘手里借,從語文老師那里借,這些書,很多就成了我的好朋友。于是我也開始網(wǎng)購,書到了,我很認真地打開包裝,在扉頁的右上角貼一枚心儀的郵票,算是表達一種虔敬,也算是一種儀式吧。(B)平撫一下激動的心,左手捏著書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書的另一端,然后大拇指次遞輕輕松開,書的墨香就散發(fā)開來,讓人心靜,讓人回味無窮。
⑦我享受那一刻的美,那是壓縮了的故事,那是整個世界。
⑧書越來越多,就像朋友圍在我身邊。讀到精彩處,我會合上書,讓自己靜一靜,有時覺得自己也成了書中的人。茶余飯后,散步歸來,或是日光灼灼,或是小雨霏霏,在放有長壽花的小桌上泡一杯綠茶,在茶香里翻開書……
⑨喜歡書的同時我也喜歡上了風(fēng)景,只是現(xiàn)在看到的風(fēng)景較從前有了更多的內(nèi)涵。小到每次上下班走過的纏在尖山山腰的小路、縣城不遠處的矮山,大到暑假去過的海濱、名山、青藏高原。坐在長滿石楠花的山坡上,腦海中浮現(xiàn)出《擺渡人》中的那個小男孩崔斯坦,還有那個體弱志堅的小姑娘迪倫穿行在另一個世界的荒原的情景。他們奔到了第幾個小屋?是否已經(jīng)疲憊不堪?壁爐里的火是否溫暖?我的思維在眼前的風(fēng)景里躍動。左邊的落日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這時《左邊是天才右邊是瘋子》告訴我“時間沒變,是我在變”。
⑩書為我去除了生活中許多的虛偽,為我拂去生命中太多的浮華。在一個最適宜讀書的環(huán)境里,我認真地工作著,享受著書對我潛移默化的陶冶。被文字滌蕩過的心更上進,被語言淘洗過的思想更純凈。那個將我?guī)胱x書世界的小姑娘﹣﹣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她當(dāng)作我的“老師”了。我想,她將來一定是一位合格的母親。
(作者:張尚倉,有刪改)
?
(1)通讀全文,概括作者讀書狀態(tài)的四個變化。
(2)品味語言,回答問題。
①結(jié)合語境,賞析第④段(A)處加點的詞語。
我嗅到了頓河兩岸初春樺樹鼓起黏稠的嫩芽時所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酒香,瘦高的葛利高里坐在樹下,不遠處是他悠閑地啃吃著青草的戰(zhàn)馬。
②請從人物描寫手法的角度,賞析(B)處畫線句。
平撫一下激動的心,左手捏著書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書的另一端,然后大拇指次遞輕輕松開,書的墨香就散發(fā)開來,讓人心靜,讓人回味無窮。
(3)談?wù)剬Φ?/span>⑩段中畫線句“被文字滌蕩過的心更上進,被語言淘洗過的思想更純凈”一句的理解。
(4)文章在構(gòu)思和寫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就其中一點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
五.作文(共1小題,滿分42分,每小題42分)
9.(4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碧海青天,廣原大漠;朝露翠林,殘陽古道;高樓林立,野村山居;車水馬龍,孤云閑鶴……只要有一顆感受美的心,處處都能見到最美的風(fēng)景。
????請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以“這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為題,創(chuàng)作一篇寫景文章。
????要求:(1)結(jié)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2017-2018學(xué)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第二教育署七年級(上)期中語文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默寫(共1小題,滿分10分,每小題10分)
1.(10分)請根據(jù)提示填寫相應(yīng)的古詩文。
(1)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王績《野望》)
(3) 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4)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5)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fēng) 。(劉楨《贈從弟(其二)》)
(6)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8)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9)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10) 經(jīng)綸世務(wù)者 ,窺谷忘反。 (吳均《與朱元思書》)
(11)《使至塞上》中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一幅雄渾、奇特美麗的塞外風(fēng)光的名句是: 大漠孤煙直 , 長河落日圓 。
【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和理解詩句的能力。解答直接默寫時,要結(jié)合所給出的詩句,聯(lián)系自己掌握的內(nèi)容,完成填空即可;解答理解性默寫時,要熟記默寫的內(nèi)容,還要對原詩文內(nèi)容透徹理解,在把握詩句含義的基礎(chǔ)上,進行信息的比較、篩選,選出符合題意的句子即可;解答開放性默寫時,要求多積累一些課內(nèi)外的詩詞名句,并注意歸納和比較,解題時才能游刃有余。要求詩句一定要記準確,不要背錯。
【解答】答案:
(1)淺草才能沒馬蹄
(2)長歌懷采薇(重點字:薇)
(3)仍憐故鄉(xiāng)水(重點字:憐)
(4)烈士暮年(重點字:暮)
(5)瑟瑟谷中風(fēng)(重點字:瑟)
(6)病樹前頭萬木春
(7)銅雀春深鎖二喬(重點字:鎖)
(8)黑云壓城城欲摧(重點字:薇)
(9)猿鳴三聲淚沾裳(重點字:裳)
(10)經(jīng)綸世務(wù)者(重點字:綸世)
(1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準確掌握詩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寫錯別字。
二.選擇題(共3小題,滿分6分,每小題2分)
2.(2分)下面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span>
A.肅穆 ????荒謬 ????地窯 ????赤裸裸
B.臟物 ????健忘 ????晨曦 ????蕩然無存
C.匍匐 ????制裁 ????拂曉 ????嬌揉造作
D.瓦礫 ????驚駭 ????懇切 ????眼花撩亂
【分析】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字形的辨識能力。所選詞語均屬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極易出錯的詞語,這些有的是同音錯別字,有的是形近錯別字。解答此題,要注意平時正確練寫,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區(qū)別與書寫。
【解答】A.全部正確;
B.有誤,“臟物”的“臟”應(yīng)為“贓”;
C.有誤,“嬌揉造作”的“嬌”應(yīng)為“矯”;
D.有誤,“眼花撩亂”的“撩”應(yīng)為“繚”。
故選:A。
【點評】解答此題,要注意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對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時還要聯(lián)系整個詞語的意思區(qū)別字的用法。
3.(2分)下面說法完全正確的( )
A.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人,他寫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魯迅評價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B.《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是河北人,現(xiàn)代作家。著有小說集《蘆花蕩》《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九三年》等
C.銘,起初是鑄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記述事實、功德等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述功記德的文體,有時也用來警戒和勉勵。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的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
D.《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文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狗?貓?鼠》《二十四孝圖》都收錄在這部書中
【分析】本題要結(jié)合文學(xué)常識來分析語句。文學(xué)常識包括作家生活的朝代或國籍,字、號及后人對他的評價,作家的重點作品及對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和評價,作家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等。
【解答】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B.《九三年》是雨果作品;
C.正確;
D.正確。
故選:CD。
【點評】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學(xué)常識的辨析。能準確識記文學(xué)常識及重點作品的內(nèi)容是備考的基本策略,要求學(xué)生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對重點作家及作品要準確掌握,并能靈活運用。
4.(2分)下面對《歸園田居(其三)》一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span>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A.一、二句通過“盛”與“稀”的對比,寫出詩人雖心歸田園,卻不善農(nóng)事的情形。
B.三、四句對早出晚歸辛勤勞作的描寫,流露出詩人對田間勞動的厭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內(nèi)涵是,詩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
D.全詩語言樸素而詩意醇美,體現(xiàn)了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藝術(shù)特點。
【分析】本題考查古詩閱讀賞析。全詩寫了南山下的豆田雜草眾生,豆苗稀少,詩人不得不早早起來勞初作,直到很晚才能伴月而歸。回家的路上,雜草茂盛,露水沾濕了衣裳,詩人也不在意。詩人覺得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心里就很滿足了。他對農(nóng)耕之事抱著客觀而且坦然的態(tài)度,不管豆苗繁茂與否,他都盡心盡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穢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求得怎樣的豐收,他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種植豆苗,別是一種順任物之自然,順任人之自然的態(tài)度。他在種豆除草這樣極平常的事情中,發(fā)現(xiàn)了樂趣,實現(xiàn)了自我,得到了心靈的寧靜,看似平淡的語句因此飽含醇厚的詩意。
【解答】A.準確,通過“盛”與“稀”的對比,草長得茂盛,豆苗卻很稀少,把地里的營養(yǎng)都吸收了去,豆苗長不起來,不善農(nóng)事,詩人畢竟是“少學(xué)琴書”,士人出身,躬耕田畝缺乏經(jīng)驗,“草盛豆苗稀”的勞動后果,也就不足為怪了;
B.有誤,“厭倦之情”錯誤。“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可憐的勞動成果并沒使詩人灰心喪氣,牢騷滿腹。這兩句寫出了他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清早到夜晚,躬身壟畝鏟鋤荒草的狀貌。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C.準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詩人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愿”的內(nèi)涵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農(nóng)活再苦再累也不懼,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
D.準確,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里,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悠然自在的語調(diào),
體現(xiàn)了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藝術(shù)特點。
故選:B。
【點評】如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感受詩中的意境,從而體會詩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詩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悅,或憂傷,或憤怒,或悲哀……無一不浸透在詩的字里行間。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diào),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
三.古詩詞賞析(共2小題,滿分14分,每小題7分)
5.(7分)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文)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文)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甲乙兩文的作者同屬于 宋 (朝代),兩篇文章的內(nèi)容都與 作者被貶 背景有關(guān)。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誰與歸?
(3)關(guān)于兩篇文章中的“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D
A.甲文中的“樂”體現(xiàn)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B.乙文中的“樂”體現(xiàn)出作者灑脫豁達的情懷。
C.甲乙兩文都精心構(gòu)思寫出了與眾不同的“樂”。
D.甲乙兩文的作者最終都實現(xiàn)了“樂”的理想。
【分析】譯文:
甲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dān)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dān)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dān)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dān)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乙
不久,夕陽落到山頂,(于是)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陰,鳥兒到處啼鳴,游人離開,鳥兒快樂。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樂趣,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敘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的歐陽修。
【解答】(1)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甲文作者是范仲淹,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乙文作者是歐陽修,宋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兩文均寫于作者被貶之時。
(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重點詞語:微,沒有。歸,一道。句意為: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與主旨的理解掌握。
A.正確。
B.正確。
C.正確。
D.有誤,甲乙兩文的作者最終并沒有實現(xiàn)“樂“的理想。
故選:
答案:
(1)北宋(1分) 作者被貶(貶謫)(1分)
(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道呢?
(3)D(3分)
【點評】文言語句翻譯的具體方法是“增”、“刪”、“留”、“補”五法:1、增,即對省略部分要增補出來。例如,有時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語、謂語、賓語、介詞等情況;2、刪,即對無實在意義(表語氣、停頓等)的文言虛詞刪去不譯; 3、留,即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人名、時間、專用名詞等)保留不譯; 4、變,即對與現(xiàn)代漢語習(xí)慣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譯;5、調(diào):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語序不同,翻譯時必須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習(xí)慣,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調(diào)整過來。文言文中比較常見的是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賓語前置等,這樣的文言句子在翻譯時必須調(diào)整過來。
6.(7分)王育①少孤貧,為人傭,牧羊豕②,近學(xué)堂。育常有暇拾薪,以③雇書生抄書。后截蒲④以學(xué)書,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將鬻⑤己以償,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代育還羊豕,給其衣食令育與其子同學(xué)。育遂博通經(jīng)史,仕偽漢⑥,官至太傅。
﹣﹣《太平御覽?學(xué)部》
?
[注釋]①王育: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著名學(xué)者。 ?②豕(shǐ):豬。 ③以:用來。④截斷水楊樹枝條。⑤鬻(yù):賣。⑥偽漢:指東晉十六國時期我國北方的一個政權(quán),與東晉對立。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
給 其 衣 食 令 育 與 其 子 同 學(xué)。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育常有暇拾薪 ?暇: 空閑 ②于是郭子敬聞而嘉之 ?嘉: 贊賞
(3)王育是如何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一位博通經(jīng)史的學(xué)者的?
【分析】參考譯文:
???????王育小時候是一個孤兒,很貧窮。他作為別人家的苦工,負責(zé)放牧豬羊(牲畜),其地點離學(xué)堂很近。王育時常都有空閑的時間,他就收集柴草,(賣掉),請書生幫他抄書。后來王育截斷水楊樹枝條當(dāng)筆來學(xué)習(xí),從早到晚都不停止。后來王育放牧?xí)r把牲畜弄丟了他的雇主鞭打他。王育準備賣身以償還牲畜的損失,這時郭子敬聽聞了這件事,他對王育的行為表示贊賞,代王育償還了牲畜的損失,并且供給衣服和食物,使王育與他的子女一起上學(xué)。于是王育漸漸能夠博通經(jīng)史,后來在偽漢作官,直到太傅的職位。
【解答】(1)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結(jié)構(gòu)。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句首關(guān)聯(lián)詞或語氣詞之后要要停頓;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句意為:供給他衣服和食物,使王育與他的子女一起上學(xué)。根據(jù)句意,句子劃為:給 其 衣 食/令 育 與 其 子 同 學(xué)。
(2)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
①句意為:王育時常都有空閑的時間,他就收集柴草。暇:空閑;
②句意為:這時郭子敬聽聞了這件事,他對王育的行為表示贊賞。嘉:贊賞
(3)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nèi)容、歸納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即可。 王育在經(jīng)歷了艱難困苦的磨練后,終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yè)。
答案:
(1)給 其 衣 食/令 育 與 其 子 同 學(xué)。
(2)暇:空閑;嘉:贊賞
(3)①他請人給他抄書,解決了買書的困難;②他折枝當(dāng)筆,解決了買筆的困難;③他日夜苦讀,奮發(fā)學(xué)習(xí),最終取得成功。
【點評】文言實詞“亡”的用法:
wáng
?(1)<動>逃跑。《陳涉世家》:“今~亦死,舉大計亦死。”《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走燕。”
(2)<動>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與戰(zhàn)敗而~者,其實亦百倍。”
(3)<動>滅亡?!蹲郁~論戰(zhàn)》:“寡人雖~國之余,不鼓不成列。”《過秦論》:“遂并起而~秦族矣。”
(4)<動>死亡?!冻啾谥畱?zhàn)》:“今劉表新~,二子不協(xié)。”
(5)<動>通“忘”。忘記?!俄n非子﹣說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其富之涯矣。”
wú
?(1)通“無”。一指“沒有”,一指“不”?!队薰粕健罚?/span>“河曲智叟~以應(yīng)。”《報劉一丈書》:“他日來,幸~阻我也。”
[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滿分28分)
7.(13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百合花開
①小時候,跟父親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叢里,它獨自開著。它幾乎和我一樣高,花朵像喇叭一樣大,卻一點也不張揚,白色的花瓣微卷著,露出嫩黃的蕊。擎起它的根莖好像不勝重力地自然彎曲,讓它看上去那么高貴,卻又那么地孤寂。
③我被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
④父親說,這是野百合。因為我喜歡,父親決定把它帶回家。我本以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沒想到,父親小心翼翼地撥開草叢,先清除了周圍的一大片雜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現(xiàn)在我面前。它像童話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現(xiàn)在這片山谷里。它純潔的白,讓周圍的一切黯然失色了??伤质悄敲礋o助而脆弱。我擔(dān)心它那瘦長的根莖,風(fēng)一吹就會被折斷。父親用隨身攜帶的一把小鋤頭從四周開始挖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貫注地守在一旁,扶著花朵。很快,一個乒乓球大小的球莖,完整地懸空出來。
⑤父親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托著球莖,把花朵擱在肩膀上。我歡天喜地地跟在父親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親的肩頭一顫一顫的,正沖我笑嘞。
⑥父親把它種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棒將它固定好。經(jīng)過一番騰挪,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問父親,它還能活么?父親笑笑,說你明早來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過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適應(yīng)了新環(huán)境,精神抖擻地立起來。碩大的花瓣上,還有幾顆露珠在晨光中閃爍。我的整個暑假,因為它,多了許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它在風(fēng)中搖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滿嫩黃嫩黃的花粉……
⑦九月天氣逐漸轉(zhuǎn)涼,野百合也在一陣陣的涼風(fēng)中逐漸枯萎、凋零??粗蚵涞幕ò?,生命的短暫、美的易逝,讓我第一次感到了憂傷。父親說,我們可以把球莖分瓣,來年會變成幾棵,父親將百合花的球莖挖出來,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歲那個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遲遲沒有冒出來,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麗的雪花,春節(jié)的喜慶,使我?guī)缀跬艘鞍俸系氖?。春天來了。太陽的溫暖改變了這個世界。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屋旁的菜地里齊刷刷地站著一溜茁壯的青苗,七八棵的樣子,像一支小隊伍。我即刻興奮地跑去告訴父親,我的百合花長出來了!
⑨父親讓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長成的,也教會了我認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是他給予我的歡樂太多,讓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給我的幸福時光??伤质嵌嗝吹臍埧幔昵熬蛠G下我獨自遠去。讓我經(jīng)常在這一刻談笑風(fēng)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太過匆促、短暫。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剎那光芒,要我們用盡一生去尋找、撿拾。我常常會突然忘卻自己身在何處,滿心滿眼都是父親的影子,伸出手卻總也觸摸不到他。那倏然間的驚悚,似一個無底的深淵,無論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無可挽回地淪陷……直到今天,每當(dāng)看到百合花,我都會傷感和悵惘,我知道它們中永遠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長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愛無限地放大,最愛我的父親也不會再回來??晌胰怨虉?zhí)地相信,還有許多野百合在某個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開。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時的希望,是當(dāng)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時,亮著的最后一束光芒……
(1)依據(jù)提示填空,完善文本線索。
①百合花:初見百合花→移植成功→① 枯萎、凋零 →再度生長→又見百合
②“我”的情感變化:② 喜歡 →憧憬和幻想→憂傷→③ 興奮 →惆悵和懷念
(2)賞析
①第④段“它像童話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現(xiàn)在這片山谷里。”這句話中加點的詞好在哪里?
②賞析第⑧段畫線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屋旁的菜地里齊刷刷地站著一溜茁壯的青苗,七八棵的樣子,像一支小隊伍。”
(3)在“我”成長路上,百合花給了“我”什么啟示?
【分析】這篇文章講述了“我”小時候跟父親在山谷移植一株野百合,并成功種植,后來父親把它又種成好幾棵的事,它讓“我”明白了一朵花是怎么長成的,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解答】(1)①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與作者情感的梳理。解答此題按題干中已給出的線索及情感提示,找到相對應(yīng)的內(nèi)容,從文中可篩選出詞語作答。初見百合花時,“我被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挪步”“因為我喜歡”;“看著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暫、美的易逝,讓我第一次感到了憂傷”,可以看出是因為百合的“枯萎、凋零”,引發(fā)我的“憂傷”之情; 當(dāng)百合再度生長出來,“我即刻興奮地跑去告訴父親,我的百合花長出來了”,表現(xiàn)我當(dāng)時的“興奮”。
(2)①本題考查文中關(guān)鍵詞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關(guān)鍵要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聯(lián)系作品內(nèi)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斷其語境義。句中的“突兀”,結(jié)合語境可以理解為“突然發(fā)生,出乎意外”的意思;表現(xiàn)我們看到野百合時的驚喜。
②本題考查了對句子的賞析,分析句子,先找出它使用的修辭方法,再用修辭方法的作用結(jié)合句意去分析。能找出一種修辭方法進行賞析即可得分。細讀這句話可知,“茁壯“一詞把百合花人格化,這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百合花苗比作小隊伍,這是比喻的修辭手法。兩種修辭綜合運用,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百合花的整齊和生機勃勃。也表現(xiàn)了我對百合花的喜愛之情。
(3)本題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與歸納。作者在文中由花獲得的感悟,一般都是以議論或抒情的方式表達出來,從文中可以看出主要有:百合花給了“我”很多啟示:“父親讓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長成的,也教會了我認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太過匆促、短暫。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剎那光芒,要我們用盡一生去尋找、撿拾。”;“每當(dāng)看到百合花,我都會傷感和悵惘,我知道它們中永遠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長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愛無限地放大,最愛我的父親也不會再回來”。結(jié)合這些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整理出答案。
答案:
(1)示例:①枯萎、凋零 ???②喜歡(吸引) ???③興奮 ?(各2分)
(2)①(3分)示例:①“突兀”是“突然發(fā)生,出乎意外”,也有“高聳”的意思。②它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野百合出于意外地出現(xiàn)在山谷間,突出了野百合亭亭玉立的身姿。③表達了作者看到野百合驚喜意外之情。
②(3分)示例一: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②將百合花擬做人,賦予它人的情態(tài),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新生百合的勃勃生機。③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
????示例二:①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②把新生百合的青苗比喻成小隊伍,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新生 ???????百合整齊,充滿生機的樣子。③表達了作者的驚喜之情。(答到1點1分)
(3)百合花給了“我”很多啟示:①父親讓“我”知道一朵花是怎樣長成,教會“我”認識這個世界,熱愛這個世界。
②百合花的枯萎、凋零讓人感傷,告訴“我”生命短暫、沒的易逝。
③百合花移栽后,到春天長出一溜青苗,讓“我”看到蓬勃的希望。
④再次路過花店,看到百合花,“我”會傷感和惆悵,告訴“我”要珍惜親情,及時行孝,珍愛美。(答出任意兩點,即可酌情給分。)
【點評】賞析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時,答題格式如下: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jié)合句子語境,最后揭示修辭對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8.(15分)
人在路上書為伴
①這事還要從幾年前說起,那時辦公室里有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娘,年輕、愛笑、胸?zé)o城府……有幾日,小姑娘突然安靜了許多,手里捧著一本書很投入地看。有一天,小姑娘說買了本《紅與黑》問我看不。“噢,看吧。”出于禮貌,又有很多空余時間,我就答應(yīng)了。后來我才知道,初入社會的小姑娘是為了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才開始買書、讀書的。這理由聽起來挺好笑,可我怎么也笑不起來,有層波瀾發(fā)自心底。更讓我沒想到的是,讀書這事一開頭便收不住了尾。
②我曾自稱“山人”,自由、隨性,看書也一樣,《紅與黑》中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我一目十行地看,有時干脆直接翻頁,這可能還是我小時候看武俠小說養(yǎng)成的習(xí)慣。《紅與黑》我囫圇吞棗地讀完了,印象中也只有聰明的于連和那個儀態(tài)華貴的瑞納夫人,至于弄明白小說深層次揭示的社會的“紅”或“黑”,則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書是讀完了,如果到此為止,也就結(jié)束了。誰知小姑娘還在不斷地從網(wǎng)上買書,并不斷地問我“看不看”,我也就煞有介事地把書攤在辦公桌上,有心無心地看看。時間長了,反到覺得這比談些不著邊際的話題或家長里短好。
③書里的故事逐漸讓人欲罷不能,書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恍若眼前。
④(A)我嗅到了頓河兩岸初春樺樹鼓起黏稠的嫩芽時所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酒香,瘦高的葛利高里坐在樹下,不遠處是他悠閑地啃吃著青草的戰(zhàn)馬。猶太小姑娘莉賽爾瑟縮在戰(zhàn)爭的瓦礫旁,懷里抱著爸爸的手風(fēng)琴,哭泣著,手風(fēng)琴再也不會發(fā)出聲響,一如我眼中的淚水流進了心里無聲無息??赐辍鹅o靜的頓河》《偷書賊》,我意猶未盡,又主動看了《安妮日記》,因為我想從書中找到猶太人的“魂”,弄明白那個在沙漠中建國的以色列如何在全世界面前贏得自尊。
⑤記得有一次看完一部長篇小說后,我把它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朋友卻說已經(jīng)看過三遍了。我愕然,慚愧,自感膚淺。從此,我不再茫然他顧,不再沾沾自喜,躁動的心也日趨沉淀。
⑥時間在流淌,隨著時間流淌的還有那些耳熟能詳?shù)臅?,《?zhàn)爭與和平》《復(fù)活》《安娜?卡列妮娜》《巴黎圣母院》《了不起的蓋茨比》《追風(fēng)箏的人》《擺渡者》《紅樹林》《白夜》《許三觀賣血記》《活著》《簡愛》……從圖書館借,從小姑娘手里借,從語文老師那里借,這些書,很多就成了我的好朋友。于是我也開始網(wǎng)購,書到了,我很認真地打開包裝,在扉頁的右上角貼一枚心儀的郵票,算是表達一種虔敬,也算是一種儀式吧。(B)平撫一下激動的心,左手捏著書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書的另一端,然后大拇指次遞輕輕松開,書的墨香就散發(fā)開來,讓人心靜,讓人回味無窮。
⑦我享受那一刻的美,那是壓縮了的故事,那是整個世界。
⑧書越來越多,就像朋友圍在我身邊。讀到精彩處,我會合上書,讓自己靜一靜,有時覺得自己也成了書中的人。茶余飯后,散步歸來,或是日光灼灼,或是小雨霏霏,在放有長壽花的小桌上泡一杯綠茶,在茶香里翻開書……
⑨喜歡書的同時我也喜歡上了風(fēng)景,只是現(xiàn)在看到的風(fēng)景較從前有了更多的內(nèi)涵。小到每次上下班走過的纏在尖山山腰的小路、縣城不遠處的矮山,大到暑假去過的海濱、名山、青藏高原。坐在長滿石楠花的山坡上,腦海中浮現(xiàn)出《擺渡人》中的那個小男孩崔斯坦,還有那個體弱志堅的小姑娘迪倫穿行在另一個世界的荒原的情景。他們奔到了第幾個小屋?是否已經(jīng)疲憊不堪?壁爐里的火是否溫暖?我的思維在眼前的風(fēng)景里躍動。左邊的落日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這時《左邊是天才右邊是瘋子》告訴我“時間沒變,是我在變”。
⑩書為我去除了生活中許多的虛偽,為我拂去生命中太多的浮華。在一個最適宜讀書的環(huán)境里,我認真地工作著,享受著書對我潛移默化的陶冶。被文字滌蕩過的心更上進,被語言淘洗過的思想更純凈。那個將我?guī)胱x書世界的小姑娘﹣﹣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她當(dāng)作我的“老師”了。我想,她將來一定是一位合格的母親。
(作者:張尚倉,有刪改)
?
(1)通讀全文,概括作者讀書狀態(tài)的四個變化。
(2)品味語言,回答問題。
①結(jié)合語境,賞析第④段(A)處加點的詞語。
我嗅到了頓河兩岸初春樺樹鼓起黏稠的嫩芽時所散發(fā)出的淡淡的酒香,瘦高的葛利高里坐在樹下,不遠處是他悠閑地啃吃著青草的戰(zhàn)馬。
②請從人物描寫手法的角度,賞析(B)處畫線句。
平撫一下激動的心,左手捏著書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書的另一端,然后大拇指次遞輕輕松開,書的墨香就散發(fā)開來,讓人心靜,讓人回味無窮。
(3)談?wù)剬Φ?/span>⑩段中畫線句“被文字滌蕩過的心更上進,被語言淘洗過的思想更純凈”一句的理解。
(4)文章在構(gòu)思和寫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就其中一點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
【分析】這篇文章記述了自己愛上讀書的過程:我先是出于禮貌被動地讀;接著漸入佳境,欲罷不能;然后主動地、自覺地借書以至買書讀;現(xiàn)在我是享受讀書,精神得到升華。
【解答】(1)本題考查人物情感態(tài)度的梳理。解答此題按事件的發(fā)展過程,理清寫作思路,從中找出人物在不同階段對書的不同態(tài)度描寫的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2)①本題考查詞語的賞析。解答此題關(guān)鍵要結(jié)合詞語所處的語境,弄清這個詞語的表述對象,然后綜合詞義與表達效果這兩方面因素進行揣摩。
嗅,是“用鼻子辨別氣味”的意思,在這里是指“我”想象到了書中初春樺樹剛發(fā)芽的淡淡清香與葛利高里坐在樹下,戰(zhàn)馬啃吃著青草的場景(1分),巧用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書里的故事讓作者欲罷不能,讀書時被書中情境深深陶醉的情景(1分)。
②這是對“我”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1分),生動細致地刻畫出“我”打開剛剛收到的書籍時的情形(1分),表現(xiàn)了“我”收到書時的激動與對書的熱愛之情(1分)。 ???
(3)示例:書為“我”去除了生活中許多的虛偽和浮華(1分),“我”更認真地工作,更積極地生活(1分)。表達了“我”對書籍的熱愛以及書籍對“我”的深刻影響(或“巨大力量”)(2分)。
?(4)示例一:對比(1分)。如把小姑娘喜愛讀書與我自由、隨性閱讀形成對比,突出了我不真正喜歡讀書的特點(1分),為下文寫我在小姑娘的影響下,逐漸喜歡讀書、以書為伴做了鋪墊(2分)。
或:如“我”一開始不喜歡讀書與最后以書為伴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我”對讀書態(tài)度的顯著變化,表現(xiàn)了書籍對“我”的影響之大。
???示例二:設(shè)置懸念。文章第①段寫小姑娘的理由好笑但“我”笑不出來,以及“我”一開頭便收不住尾,設(shè)置懸念,引出下文,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示例三:首尾呼應(yīng)。文章開頭寫“我”認為小姑娘胸?zé)o城府到最后“我”把她當(dāng)作“我”的“老師”,首尾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同時表現(xiàn)出小姑娘對“我”讀書的影響,深化了文章中心。
????示例四:鋪墊。文章第⑤段寫讀完一篇長篇小說后,推薦給朋友而朋友卻已看過三遍,我倍感慚愧、自覺膚淺,為下文寫“我”靜心讀書、享受讀書作鋪墊。
?答案:
?
(1)示例:①出于禮貌被動地讀;②漸入佳境,欲罷不能;③主動地、自覺地借書以至買書讀(或:讀書的心日益沉靜); ④享受讀書,精神得到升華。
(2)①嗅,是“用鼻子辨別氣味”的意思(1分),在這里是指“我”想象到了書中初春樺樹剛發(fā)芽的淡淡清香與葛利高里坐在樹下,戰(zhàn)馬啃吃著青草的場景(1分),巧用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書里的故事讓作者欲罷不能,讀書時被書中情境深深陶醉的情景(1分)。
②這是對“我”的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1分),生動細致地刻畫出“我”打開剛剛收到的書籍時的情形(1分),表現(xiàn)了“我”收到書時的激動與對書的熱愛之情(1分)。 ???
(3)示例:書為“我”去除了生活中許多的虛偽和浮華(1分),“我”更認真地工作,更積極地生活(1分)。表達了“我”對書籍的熱愛以及書籍對“我”的深刻影響(或“巨大力量”)(2分)。
?(4)示例一:對比(1分)。如把小姑娘喜愛讀書與我自由、隨性閱讀形成對比,突出了我不真正喜歡讀書的特點(1分),為下文寫我在小姑娘的影響下,逐漸喜歡讀書、以書為伴做了鋪墊(2分)。
或:如“我”一開始不喜歡讀書與最后以書為伴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我”對讀書態(tài)度的顯著變化,表現(xiàn)了書籍對“我”的影響之大。
???示例二:設(shè)置懸念。文章第①段寫小姑娘的理由好笑但“我”笑不出來,以及“我”一開頭便收不住尾,設(shè)置懸念,引出下文,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示例三:首尾呼應(yīng)。文章開頭寫“我”認為小姑娘胸?zé)o城府到最后“我”把她當(dāng)作“我”的“老師”,首尾呼應(yīng),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同時表現(xiàn)出小姑娘對“我”讀書的影響,深化了文章中心。
????示例四:鋪墊。文章第⑤段寫讀完一篇長篇小說后,推薦給朋友而朋友卻已看過三遍,我倍感慚愧、自覺膚淺,為下文寫“我”靜心讀書、享受讀書作鋪墊。
【點評】分析某個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答題方法:①了解用詞之美﹣﹣﹣﹣﹣﹣動詞形容詞精辟準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關(guān)鍵詞能為中心服務(wù)。②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詞句子表達效果的答題方法:
一、可以從修辭手法角度賞析。賞析一般格式為:修辭+修辭特點+內(nèi)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動;擬人生動形象;排比整齊,有氣勢;夸張突出特點;反問加強語氣;反語增加諷刺意味 ????表述形式: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
二、從描寫的角度賞析 ??
?1、人物描寫 ??格式:人物描寫方法+內(nèi)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寫出了…表達了…
2、景物描寫 ??格式:描寫內(nèi)容+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過描寫…烘托了…
語的比喻義、引申義、雙關(guān)義。
五.作文(共1小題,滿分42分,每小題42分)
9.(4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碧海青天,廣原大漠;朝露翠林,殘陽古道;高樓林立,野村山居;車水馬龍,孤云閑鶴……只要有一顆感受美的心,處處都能見到最美的風(fēng)景。
????請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和體驗,以“這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為題,創(chuàng)作一篇寫景文章。
????要求:(1)結(jié)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分析】【審題立意】題目中的“風(fēng)景”無論是在眼中還是在心中,都應(yīng)該美好、高雅、感人,是值得贊美的人和事物;或是一種值得傾訴的情愫,例如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一種高尚的涵養(yǎng),一種崇高的精神,一種堅定的信念,一種大愛的胸襟,等等。“一道”這一數(shù)量詞也要注意,它給出了數(shù)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羅列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幾道風(fēng)景線,又沒有把這幾道風(fēng)景線收攏并歸于一道的升華文字,那你就會進入偏題的誤區(qū)。
【構(gòu)思指導(dǎo)】構(gòu)思角度大體有三種:以實為主,由實而虛;以虛為主,逐步深化;虛實結(jié)合,相得益彰。例如你寫游黃山,只寫黃山四奇,那就很可能流于一般化了;但如果你有關(guān)黃山旅游區(qū)清潔工是美容師方面的感悟,能將自然美與心靈美揉合在一起寫,那文章就容易進入靈魂,亮出新意。如果你寫虛實結(jié)合的散文,散開時人與事不止一個,那你必須形散神聚,收口時必須歸結(jié)到體現(xiàn)主題升華的一點。
【文體選擇】在體裁上,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文。
【解答】【例文】
這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
?
????????母親下崗了。那天,我回到家,屋子很暗。母親默默地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
“媽,不舒服嗎?”我放下書包,想去倒開水。母親拉住我,讓我坐在她身邊:“你…將來想上大學(xué)嗎?”“什么呀?”我感到驚訝,“想呀,您不是說將來競爭激烈嗎?”母親勉強地笑了笑,說道:“媽就盼你有出息。”
???????又是一個周末,我早早回到家,卻發(fā)現(xiàn)家里一個人也沒有。我便問一旁剝豆的鄰居大媽:“大媽,看到我媽了嗎?她不是不上班了呀!”大媽一臉疑惑:“你不知道?你媽下崗后托我替她在菜場里找了份臨時工,就在拐角…”我不等大媽說完,就早飛奔出去,穿過弄堂,越過菜場,到拐角處,我怔住了…
???????母親穿著一身破舊不堪的工作服,正彎著腰洗魚,血污的手麻利地干著,額前一綹干枯而又焦黃的頭發(fā)隨風(fēng)飄拂。突然,母親微微咳嗽起來,傴僂著身子,好一會兒,母親才直起腰,捶捶胸,敲敲背,一切我都明白了。我和母親的目光相遇,她尷尬地笑了,而我卻流出了眼淚。
???????我走近母親身邊,撫摸著那雙冰涼而又粗糙的手說:“媽,別干了,我…不想再上學(xué)了!”母親吃了一驚,囁嚅著,想說什么,但終究什么也沒有說。她陪我離開柜臺,喃喃地說:“媽雖然辛苦些,但總比閑在家里好得多…媽媽再苦再累,也得供你上學(xué)…”夕陽照在她那布滿皺紋的瘦瘦的臉上,我這才發(fā)現(xiàn),媽媽已經(jīng)老了:干枯而焦黃的頭發(fā)中增添了縷縷銀絲!我真想撲到他的懷里大哭一場。媽媽直了腰說:“早點回家做功課吧。”然后拎著鉛桶向冰箱走去。她把魚放進桶中,然后倒在柜上。她個子不高,自然十分費力,她踮起腳,努力抬高桶,仍沒成功,她搬來一個木箱墊在腳下,身體向左傾,借助右膝蓋才把鉛桶拎起。我想幫她一把,她卻說:“不要你幫,手都弄臟了。”我禁不住母親的督促,只得往回走。
???????西下的太陽照在街道和菜場上,金光燦爛。在弄堂口,我轉(zhuǎn)過身去,看著母親,我的眼前再次呈現(xiàn)出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母親穿著工作服,拎著鉛桶把魚倒在柜臺上,踮起腳,踮起腳…
??????人們常說,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寫不完的,那就是母愛。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道最美的風(fēng)景線,那不是別的,就是母愛!
【點評】這篇作文,作者能夠緊緊抓住母親的一個動作進行細致的刻畫,的確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可謂匠心獨運,別具一格。在具體刻畫這個動作的同時,考生又輔之以語言和外貌的描寫,從而使一個下崗母親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更加充實。
?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