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劇火到不行,《隱秘的角落》,剛放兩集豆瓣就打出9.0的高分。劇情、表演、制作全部炸裂,連片頭和片尾都讓人欲罷不能,越看越上頭。

故事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三個孩子在山上玩耍時目睹了一場看似天衣無縫的謀殺局。
?
一件白襯衫,戴著斯斯文文的眼鏡,全身上下一股知識分子的做派。開場,秦昊飾演的“好好先生”的張東升帶著岳父岳母去爬山,在假借擺弄姿勢之時,狠心地把二老推下了懸崖。
然而,世上永遠沒有最完美的犯罪,再精心籌謀的計劃也會被意外打破。這一切的殺人過程都被外出玩耍的三個孩子的一部相機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從此之后,一個奧數(shù)老師和三個孩子的命運緊緊糾纏到了一起。
?
一開始,我以為三個孩子不過是可憐的被害者。越看到后面越發(fā)現(xiàn),原來最隱秘的角落里,真正操控一切的,竟是貌似天真、無辜的孩子,特別是三個孩子中間那個名叫朱朝陽的高智商學霸。
?
據(jù)說,這部劇差點定名為“朝陽東升”。它隱喻著,這部電視劇要講述的其實是少年朱朝陽是如何一點點黑化成了張東升2.0的心靈扭曲史。
?
《隱秘的角落》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和反響,不僅在于其故事性和懸疑性引人入勝,還在于它其實也是一部“社會問題劇”——劇中所揭示的兒童教育問題具有相當?shù)钠毡樾?,兼具學霸和壞小孩身份的朱朝陽,他的遭遇也許并不是個案。
?
好孩子朱朝陽,是怎么變“壞”的?這背后,又揭示了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問題一
強勢窒息的愛,讓孩子淪為“工具人”
朱朝陽的父母離異后,媽媽周春紅就獨自撫養(yǎng)他長大。第一集,朱朝陽就在學校里“惹事”了。
確切說,是他因為性格太孤僻,不擅社交,而被其他同學各種排擠和嫌棄。
?
班主任找到周春紅,想聊聊孩子的社會化問題,周春紅卻當即回擊:“學生應(yīng)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其實我還真怕朝陽跟一些壞小孩瞎玩,耽誤了學習。”?
在這里,朱朝陽不是一個有著正常需求的孩子,更像是個必須要完成母親期待的考試工具。
?
當朱朝陽要去見爸爸的時候,媽媽眼神里明顯透出幽怨。離婚后,她對前夫一直懷恨在心。
?
而之所以她會同意兒子去見爸爸,主要是想要證明給前夫看,離開他,自己一樣可以把兒子培養(yǎng)得很好。所以,兒子去見父親之前,她特別囑咐了一句:帶上你的成績單。
這是兒子的成績單,更是周春紅的“成績單”。在這里,兒子也不是兒子,而是為她爭氣的工具。最令人窒息的地方,是做母親的幾次逼兒子喝牛奶的鏡頭。比如這一場,周春紅坐到兒子床邊,催促道:喝吧,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
?
因為不情愿,也因為牛奶還比較燙,朱朝陽喝得很慢??蓩寢屃⒖滩粯芬饬恕K龏Z走杯子,嘗了一口,直接否定掉了兒子的感受:有那么燙嗎?
這是兒子的成績單,更是周春紅的“成績單”。在這里,兒子也不是兒子,而是為她爭氣的工具。最令人窒息的地方,是做母親的幾次逼兒子喝牛奶的鏡頭。比如這一場,周春紅坐到兒子床邊,催促道:喝吧,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
?
因為不情愿,也因為牛奶還比較燙,朱朝陽喝得很慢??蓩寢屃⒖滩粯芬饬恕K龏Z走杯子,嘗了一口,直接否定掉了兒子的感受:有那么燙嗎?
這時候,朱朝陽的臉上被憤怒和恐懼的復(fù)雜情緒填滿。他不愿意被媽媽死死地攥住,但他出于對母親的忠誠又不得不服從媽媽的掌控。
這個時候,他不是他,而是媽媽的情緒垃圾桶。
單親媽媽的確不容易。但是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在撫養(yǎng)孩子的同時,壓抑掉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幾乎全部需求,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盡管都是單身,卻不肯跟情人公開關(guān)系,只是怕影響兒子。她的一切行為舉動,無不沖著一個目的:保障孩子的學習。
?
這樣的養(yǎng)育,太功利了,也太可怕了。她跟兒子的對話永遠僅限于,吃飯吃什么,學習學什么,考試考了多少分。從未問過一句:你最近過得開心嗎?看似事無巨細的照料,背后卻空洞、冷漠的可怕。
?
說到底,朱朝陽就是媽媽的“工具人”。他活著的意義,就是要承擔母親的所有期待、焦慮跟不安。
?
一個被最愛的人如此“利用”的孩子,等他有一天,轉(zhuǎn)過頭去無情地利用別人,這其中的變化,似乎就不那么難理解了。
?
問題二
總以為“小孩不懂大人的事”
反加劇兒童“成人化”
?
我們的文化習慣于歌頌兒童的天真、純潔、美好。在中國家長這里,一直在隱秘地進行一場看不見的“隔絕兒童”的保護運動,他們正竭盡全力將孩子與成人世界隔開。
?
《隱秘的角落》里,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有了新戀情,被朱朝陽發(fā)現(xiàn)了。周春紅與朱朝陽有了嫌隙,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朱朝陽對媽媽說,“其實你可以告訴我”;周春紅答:“我告訴你什么,大人的事你懂什么?!?/span>
很多家長都這么認為,“大人的事孩子懂什么”。但就像小說中朱朝陽說的,“在成年人眼里,小孩子永遠是簡單的,即便小孩會撒謊,那謊言也是能馬上戳穿的。他們根本想象不到小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
?
這讓人想起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的憂慮:電視這個一覽無余的媒介瓦解了信息霸權(quán),一旦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隱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實的時候,比如性、愛、暴力、謊言,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童真這個樂園。在如今這個新媒體時代,兒童的消逝更倉促更迅捷。
?
事實上,兒童的“消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兒童已經(jīng)“成人化”了,家長對兒童依舊停留在傳統(tǒng)的玫瑰色想象里,相關(guān)教育沒有跟上來,比如性的責任、暴力的代價、生命的意義。其結(jié)果是,兒童“成人化”了,但他們不知道代價和責任,一旦他們犯錯或作惡,就愈發(fā)覆水難受。
問題三
偏心的父愛讓孩子舉起“尖刀”
劇中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有了婚外戀之后,他與周春紅離婚,并重新組建了家庭,與第二任妻子王瑤有了女兒朱晶晶。
?
有了新家庭后,朱永平疏于關(guān)心朱朝陽,就連朱朝陽成績總是第一名他也不了解。喪偶式育娃也就算了,真正讓朱朝陽受到刺激的是:父親對他是“喪偶式育娃”,對自己的妹妹卻是給予全身心的愛。
他給妹妹買的都是昂貴漂亮的連衣裙,但朱朝陽卻一直穿著舊衣服舊鞋子;朱永平本帶著朱朝陽去商場買新鞋,看到妻女也來了,就拋下朱朝陽轉(zhuǎn)身離去。?
?
而朱朝陽看著他們一家三口的背影,默默對服務(wù)員說,舊鞋我還要,您包起來吧。
導致朝陽徹底坍塌的也是父親。妹妹死后,父親開始親近朝陽,為他過生日,帶他出去玩,朝陽很珍惜這份重得的父愛。
?
有一次吃甜品時,爸爸突然問他:妹妹出事那天,你是不是跟著他?
?
朝陽的心沉了下去,原來爸爸也懷疑他,連日的親近是為了套話。他失望、氣憤,想一走了之。于是,乘爸爸上廁所時,他把爸爸送的游泳眼鏡塞回了爸爸的包里。這個動作卻讓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爸爸的包里有一支打開的錄音筆。
?
爸爸不但套兒子的話,還用錄音取證。
?
朝陽決定不走了,他取回了眼鏡,放到原處,既然爸爸要錄音那就應(yīng)該讓他錄。接下來朝陽說了一段“心聲”:爸爸,你懷疑我不要緊,我真想和晶晶妹妹交換一下,就算死了也沒有關(guān)系,這樣你就不會那么難過了。
這番話太厲害了,半真半假。一是表明心意,我有多愛你啊爸爸(這是編的);二是對父親的指控:如果死的是我,你會這么難過嗎?(這是真話)
?
這幾句話誅了爸爸的心,他悔恨交加,痛哭流涕。朝陽卻面色坦然,此刻他的心已經(jīng)又冷又硬了。
?
最后一個鏡頭定格在了落了蒼蠅的甜品碗中,他們的父子情就像被蒼蠅叮過了一樣敗壞了,朱朝陽的心靈也像那碗甜水一樣被弄臟了。
?
最終父親對他的所有忽視讓朱朝陽變成了被報復(fù)和嫉妒支配的劊子手。
最后
《隱秘的角落》的結(jié)局也有兩個版本,取決于觀眾是相信童話,還是相信殘酷的事實。
?
當電視鏡頭最后,將朱朝陽放在陰影里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孩子的余生,可能真的很難救贖了。
我們當然希望朱朝陽能夠快樂健康成長。只是對于現(xiàn)實中的“朱朝陽”而言,并不是一個輕飄飄的“希望”就會有美好的結(jié)果。
?
壞孩子不是天生的,每個壞孩子的形成,都是原生家庭影響下的人格與成人世界規(guī)則的一次碰撞。
內(nèi)心強大的孩子,撞而不倒;內(nèi)心纖弱的孩子,一撞就撞出了大問題。
如果你相信童話,經(jīng)歷這次碰撞,每個孩子都得到了成長,心靈得到了滌蕩。
如果你不信童話,經(jīng)歷這場劫難,每個孩子都失去了童真,心里灑滿現(xiàn)實世界的荊棘。
?
心理學上有個愛的空杯理論。做父母的,得要記得經(jīng)常去給孩子的杯子加水。朱朝陽的杯子,空的太久了,已經(jīng)干涸成荒漠。
教育或許已經(jīng)解決不了問題,就連愛,可能都太遲了。
?
幸好,這只是電視劇。
幸好,現(xiàn)實中的父母都還有大把大把的機會。
來源 | 轉(zhuǎn)自教育導報(jydb1988)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