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記
?
?
1.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不加標點符號)
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答案: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2.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1)舟尾橫臥一楫(船槳)
(2)其船背稍夷(平)
(3)珠可歷歷數(shù)也(分明的樣子)
(4)若聽茶聲然(好像……的樣子)
(5)蓋大蘇泛赤壁云(泛舟,坐著船在水上游覽)
(6)鉤畫了了(清楚明白)
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B )
A.左臂掛念珠倚之 已而之細柳軍
B.若聽茶聲然 ?????????若嘯呼狀
C.高可二黍許 ?????????不可久居
D.屬引凄異,哀轉久絕 神情與蘇、黃不屬
4.下列加點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D )
A.詘右臂支船
B.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C.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D.石青糝之
?
閱讀《核舟記》,回答5~8題。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C )
A.罔不因勢象形(順著、就著)
B.高可二黍許(上下)
C.佛印絕類彌勒(同類)
D.若聽茶聲然(好像)
6.按照下面括號內(nèi)的提示,用文中相關詞語填空。
(1)蘇東坡峨冠多髯(肖像特征)
(2)佛印絕類彌勒或矯首昂視(神態(tài)特征)
7.翻譯下列句子。
(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文: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譯文:(他)曾經(jīng)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制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
8.從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案: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用料體積小;②所刻東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畫細膩逼真,情態(tài)畢備,富有詩情畫意。
?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問題。
【甲】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節(jié)選林嗣環(huán)《口技》)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其兩膝相比者(靠近)
(2)詘右臂支船(同“屈”,彎曲)
(3)兩股戰(zhàn)戰(zhàn)(大腿)
(4)不能名其一處也(說出)
10.下列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C )
A.啟窗而觀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絕類彌勒 ???群響畢絕
C.中軒敞者為艙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高可二黍許 ???珠可歷歷數(shù)也
11.翻譯選文中畫線的句子。
(1)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譯文: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譯文:其中夾雜著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2.【甲】文為了清楚而有條理地介紹核舟“大蘇泛赤壁”這一主題,作者采用了空間說明順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過刻畫“賓客”的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運用側面(間接)描寫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善”。
13.【甲】【乙】兩文分別表現(xiàn)了民間藝人微雕和口技技藝的高超。這樣有著獨特魅力的中華文化遺產(chǎn),正逐漸消失。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認為應該怎樣來保護或傳承它們呢?(寫出兩條合理建議)
答案:(示例)①宣傳倡導,全民參與。②開展技藝表演進校園(社區(qū))活動。(或:建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成立課外興趣小組,學習技藝……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