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11課《元朝的統(tǒng)治》達標測試題
1、忽必烈說:“中書省是我的左手,樞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臺是我用來醫(yī)治左右手的?!边@表明元朝的御史臺主管( )
A.行政B.財政C.軍事D.監(jiān)察
2、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 )
A.唐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
3、元朝的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為了有效地統(tǒng)治全國,建立了( )
A.分封制B.郡縣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
4、西藏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之下開始于( )
A.漢朝B.唐朝C.元朝D.宋朝
5、我國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
A.臺灣省B.琉球府C.夷洲縣D.澎湖巡檢司
6、 “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不及焉”。這描述的是我國哪一朝代的疆域( )
A.秦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7、下列關于元朝疆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疆域超越漢朝和唐朝B.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范圍內C.南逾陰山,北越海表D.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8、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
9、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tǒng)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舉制C.郡縣制 D.廠衛(wèi)制
10、小明同學搜集到一幅某朝疆域圖殘片,上面有“大都”“中書省”“陜西行省”等字樣。據(jù)此判斷,這是( )
A.秦朝疆域圖B.唐朝疆域圖C.元朝疆域圖D.清朝疆域圖
11、識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
(1)圖一中“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給了哪一位首領,產(chǎn)生了怎樣的歷史影響?
?
(2)圖二中的宣政院負責管理元朝哪一地區(qū)的事務?元朝政府是怎樣對這一地區(qū)進行有效管轄的,有何歷史意義?
?
(3)通過以上問題的回答,你有何認識?
?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統(tǒng)以來,始末取故老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輔相者曰:“中書省”,本兵者曰:“樞密院”,主彈劾者曰:“御史臺”。……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zhèn)之以行中書省。……若邊徼之事者,則置宣尉司以達之?!e刺之事,則有行御史臺領監(jiān)察御史、肅政廉訪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類》卷四十
材料二據(jù)史書記載,元朝統(tǒng)一全國后的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x藏、云南,西北至今x疆,東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廣,居中國各朝之冠。與漢、唐極盛時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僅在面積上大大超過了它們,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遠勝于它們。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書省”是什么機構?管轄哪些地方?
?
(2)以上材料記載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這一制度有何作用?該制度對后世有什么影響?
?
(3)與前代比較,元中央政府與西藏、臺灣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
參考答案:
1D2B3C4C5D
6D7C8C9A10C
11、
(1)松贊干布 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
(2)西藏地區(qū) 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域。
(3)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12、
(1)“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大都及其鄰近地區(qū)。
(2)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對全國的管轄。以后各朝基本沿續(xù)下來,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元代。
(3)西藏、臺灣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