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中國父母這一生,都有著操不完的心。其中操心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績。
我有一個朋友昕昕,不惜辭去公司一把手位置,回家做了全職媽媽,為了孩子的學習殫精竭慮,付出一切,可孩子不開竅,成績一直在下游徘徊。
她親自上陣輔導孩子寫作業(yè),但孩子可以磨磨蹭蹭地寫到11、12點;她下血本報了很多輔導班,可孩子就是學不進去;她精心設計了很多獎勵方式,但是收效甚微……
一說到孩子學習,她就特別難過:
“說不在意孩子成績,讓她快樂成長都是假的,我在意得要死!”
雖然很殘忍,但是我想告訴她的是:你的付出。99%都是沒用的。
03
有關: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無關:小孩的父母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qū)
前段時間,高考成績公布,高考狀元出爐了,一些狀元家庭殷實,家境優(yōu)渥。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軒昂說:
“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F在很多狀元,都是家里厲害,又有能力的人?!?/span>
不得不承認,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可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把一些人遠遠甩在身后。
而父母的不努力,不上進,可能就會讓孩子被別人遠遠甩在身后,不止一條街。
你不盡力打拼和賺錢,就無法讓孩子接受優(yōu)質的教育;
你沒有好的學歷,就不會提前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你不懂得教育是一個過程,就永遠培育不出適應社會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成績卻與是否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qū)無關。
搬到好小區(qū),甚至學區(qū)房就能讓孩子成績更好?洗洗睡吧,這只是你一廂情愿的表面現象.
正如換了好鞋不會跳得更高,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