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高考語文卷首次設置長閱讀考查,整張試卷文字量在8500字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300多字。此外,結合閱讀來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還在其他學科有所體現(xiàn)。同時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尤其是進行探究式學習、綜合性學習時,更需要學生閱讀大量課外書籍,查閱很多資料。那么,國外中小學又是如何進行閱讀教育的呢?高考中如何考查閱讀?
芬蘭:
200家報社送報
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PISA2000到PISA2006顯示,芬蘭學生的閱讀成績明顯優(yōu)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在獲取信息、文本理解這兩個閱讀子項目上的表現(xiàn)更為出色,而且芬蘭閱讀困難學生所占的比例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那么芬蘭的閱讀教育究竟“贏”在哪里?
從1995年起,芬蘭每年都要舉行“學校報紙周”活動,以提升中小學生閱讀報紙的能力和興趣。舉辦這項活動期間,芬蘭200家全國和地方報紙將向約70萬名中小學生贈送近百萬份最新出版的報紙。學校的教師將向學生講解芬蘭報紙的基本情況、閱讀報紙的技巧以及如何從報紙獲取有益的知識,并結合報紙刊登的重大國內和國際新聞,介紹相關的歷史和社會發(fā)展情況等。新聞單位將邀請學生到報社參觀或派編輯、記者到學校介紹新聞寫作和攝影,并就學生關心的問題逐一進行解答。此外,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還將舉行讀報知識競賽和有獎問答,以激發(fā)學生看報的積極性。
除了“學校報紙周”活動外,芬蘭對國家課程進行了重新安排,課程安排變得更加靈活,國家只從大的方面對課程進行規(guī)定,使學校擁有了更大的權利。芬蘭基礎學校每天除母語課之外還另設一節(jié)閱讀課,約有一個小時,讓學生到閱讀室進行自主閱讀。這一個小時里,教師一般安排幾分鐘進行閱讀指導,其他時間用于學生自主閱讀或小組合作閱讀及閱讀后的交流。
澳大利亞:
教師評估專門測試閱讀技能
針對澳大利亞學生閱讀成績下滑問題,聯(lián)邦政府提出實施基礎教育革命,在閱讀教學方面,澳大利亞的改革策略包括:以評估為依據(jù),加強問責;提高教師的課堂準備度;加強對處境不利人群的支持以及對國家課程進行重新設計等。
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認為,教師是加強中小學閱讀教學的關鍵,而職前教師教育又是提高教師質量的關鍵。今年2月13日,澳大利亞聯(lián)邦教育與培訓部部長克里斯托弗·佩恩公布了“教師教育顧問小組”完成的題為《立即行動:培養(yǎng)為課堂做好準備的教師》的報告,報告中建議應該實施專門測試,評估所有師范生的閱讀與數(shù)學技能,同時還必須培養(yǎng)所有小學和中學教師全面了解教閱讀和數(shù)學的基本要素。
此外,澳大利亞計劃在2015年末新修訂的國家課程中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自然拼讀教學和對音素的認識,各州政府將從2016學年開始實施這些改革。
美國:
建國文獻納入2016年高考閱讀
美國高考分為SAT和ACT兩種,但從歷年中國留學生參考人數(shù)來看,SAT受到更多人關注。SAT由美國大學委員會主辦,其成績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去年,SAT連續(xù)出現(xiàn)舞弊、泄題、舊題重復用等情況,導致成績延遲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美國高中畢業(yè)生中只有43%的SAT考生進行了充足的學術儲備,SAT基準分數(shù)為1550分,這意味著這個分數(shù)段的考生有65%的概率在四年制大學學習的第一年能夠得到B或更高的平均分,“此報告呼吁,應當采取一些政策來增強對更多學生要求的嚴格性。”College?Board前任主席Gaston?Caperton說。
從2016年起,SAT開始使用改革后的試卷,據(jù)香港《南華早報》報道,2016年的SAT考題中將包含美國建國文獻的段落,其中包括《美國憲法》和《人權法案》,以及與其相關的深度閱讀材料。要想在新版SAT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中國學生將需要廣泛涉獵這些外國的問題和價值體系,引發(fā)一種新的備考方式。
據(jù)悉,美國大學委員會非常注重證據(jù),因此要在SAT中考查學生尋找可使用證據(jù)的能力。如在閱讀中會出現(xiàn)圖表和表格,每篇閱讀都會至少有一道題讓學生指出前一題答案的出處,閱讀和寫作里都將包括和“現(xiàn)實世界”有關的、或者可能在大學里遇到的自熱與社會科學問題。另外,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也是考查之一,在考試中,學生可能會被要求比較幾篇文章,或者比較文章和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甚至有可能被要求根據(jù)自己的分析對文章進行改動,閱讀重要歷史文件。除了學術文章,新SAT的閱讀里會出現(xiàn)一篇美國或者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文件、演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