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好教師必須要有職業(yè)良知,把心放在學生身上,對學生投入更多精力,把傳授知識和育人作為畢生追求,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這便是我作為老師最大的價值?!比珖鴥?yōu)秀教師、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王學鋒教授在談到從教28年來的教學之感時如是說。
日前,在教育部“關(guān)于表彰全國優(yōu)秀教師和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中,王學鋒教授被授予2014年度“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并在上海市政府召開的“上海市慶祝第30個教師節(jié)座談會”上,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市委副書記應勇,副市長翁鐵慧的親切接見。
用熱情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
王學鋒教授,上海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國際航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這些年來,他在航??萍佳芯亢徒逃矫娅@得多個獎項。曾榮獲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獎、中國航??萍歼M步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第十屆上海市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獎、上海海事大學師德標兵等。
在王學鋒教授的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教授熱情洋溢,講得引人入勝,學生們除認真聽課外,對于教授的提問都爭先恐后地舉手搶答,這讓人不免好奇王教授是怎么做到的。
王教授表示,其實他以前的課堂并不是這樣受歡迎,在不斷地教學實踐中,他逐步摸索出什么是學生喜歡并且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王教授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需要自己對教學有熱情。因為只有老師本人有了足夠的熱情,才有力量使自己繼續(xù)努力,去研究探索出更多良好的教育方法。而老師對教學保持足夠熱情的最大源動力就是對于這個職業(yè)的熱愛,對于學生的熱愛?!叭绻鳛槔蠋煵粺釔劢處熯@個職業(yè),他在成長中就不會有所收獲,他的學生也不會從他那里得到收獲。”王教授說,一位老師除了要熱愛其職業(yè),還要記住其肩上的社會責任,學生到學校學習,如果老師沒有把學生教好,那么我們的社會責任就沒有了,這是王教授所強調(diào)的。
王學鋒教授還認為,嚴格的老師一定會是一位好老師。王教授坦言自己就是一個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但是學生們能夠理解這種“嚴”是為他們好的“嚴”?!皩W生要求嚴格的老師,對學生花的時間自然會多。他對學生學習有一定的要求標準,學生如果達不到要求,老師就會花額外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這樣的老師,學生一定會認為是個好老師的?!?/span>
王學鋒教授的教齡已有28年,在教育工作中,他每年除為研究生上課外,為本科生開設多門課程,獲得廣大學生的好評。在學生實踐工作中,他帶領學生登上遠洋實習船,隨船指導學生赴國外學習,有著十分豐富的教育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在教學改革實踐中,他帶領專業(yè)老師,在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培養(yǎng)特色專業(yè)人才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航運業(yè)的專門人才。
“被學生認可是對我教學的最大激勵”
王教授表示,他對教師職業(yè)始終充滿熱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來自多方面的鼓勵。他說,這種鼓勵首先來自學校,學校給每位老師提供了很多的機會和支持,能夠使老師在各種實踐教學中,鍛煉自己,不斷豐富經(jīng)驗,從而更好地從事教學。這種激勵還來自于身邊的同事們,王教授經(jīng)常和學院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和研究,在這些交往中,他能夠時刻感受到年輕教師身上的熱情和干勁,這種熱情也感染著他在研究中不斷創(chuàng)新。
王教授曾經(jīng)在外灘海關(guān)大樓兼職工作近9年,也經(jīng)常參與國際、國內(nèi)與航運相關(guān)的學術(shù)活動。教學時,他將自己的科研實踐經(jīng)驗融于課程教學,從而教導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課堂內(nèi)容講得繪聲繪色,學生自然能夠更好地學習相關(guān)課程。
每年畢業(yè)前夕,常會有一些本科生為出國讀研找老師寫推薦信,不少同學會找到王教授,每份推薦信少說要花兩個小時,王教授為此會花費不少時間。但是,王教授卻說:“我花兩個小時的事,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他們來找我寫推薦信,是對我的肯定,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是老師最高興的事情,這樣的事我怎么敢懈怠啊?!?/span>
王教授認為,學生的認可和尊敬是對他教學的最大鼓勵,也讓他倍感欣慰,覺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這些鼓勵時刻激勵著他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把“師愛”帶到非洲大地
作為上海市首個對外實現(xiàn)本科教育輸出的合作辦學項目,2011年,我校與中西非地區(qū)海事大學合作辦學,該項目對學校朝國際化辦學方向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王學鋒教授成為這個項目的首批實踐者。3年來,他每年都要和學院其他年經(jīng)老師一起,遠赴非洲加納,開展全日制本科教學。在教學生活條件艱苦的條件下,王教授不辱使命,傳授科學知識,傳播中非友誼,向當?shù)貙W生充分展示了“海大”教師的風采。在海事領域,為學校、為上海架起了一座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的橋梁。
作為上海海事大學的代表,王教授在非洲很受歡迎,他的講課得到非洲8個國家學生廣大好評。最讓王教授感動的是學生們對他的尊重和信賴。王教授在加納曾教過一位來自喀麥隆的學生,專門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王成功”。“成功”人人向往,問道他為何取姓為“王”?這個學生說:“因為老師姓王,所以我也要姓王?!睂W生對他的這份信賴,讓王教授非常感動。諸如此類之事,不勝枚舉,王教授覺得,這些感動讓他的非洲教學之旅更加有意義。
面對當前低迷的航運形勢,王學鋒教授認為,航運行業(yè)是不斷發(fā)展的,航運人才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而人才如何創(chuàng)新,最終要回歸到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他勉勵廣大在校學子,一定要努力學習,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不要荒廢掉寶貴的學習時光。另外,在學好課程知識的同時,要積極參加校內(nèi)學術(shù)性、創(chuàng)新性的活動,以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學識,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樣以后才能更好地立足航運業(yè),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