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江蘇省鹽城市大豐中學41歲的廖麗君老師離開了她心愛的講臺和學生。9月5日,她被送進醫(yī)院;6日查出腦癌;7日病逝?!八眢w一直不舒服,經(jīng)常頭疼,可就是不肯去好好查一查,老說沒時間?!备毙iL俞惠萍說?!?
廖麗君從事教育工作20年,工作很拼命,早出晚歸,從沒喊過累。“就是因為這樣,病情才沒有被及時發(fā)現(xiàn)?!庇峄萜颊f。廖麗君的同事管愛國告訴記者:“我們平時都喊她‘廖鐵人’。她從未請過假,直到9月5日上午實在撐不住了,才讓她愛人打電話給我,說遲一會到學校,讓我代她照看她的班級?!薄?
在網(wǎng)上搜索“教師,早逝”的關鍵詞,會呈現(xiàn)出成千上萬條信息。我們既為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帶病上課的高尚師德感動不已,也為他們的英年早逝扼腕嘆息。為何教師需要帶病上課?如何讓我們的教師工作著并幸福著?如何呼吁社會更多地關注教師身心健康,并付諸實際行動?
高壓力導致教師“輕傷難下火線”
近段時間以來,56歲的河南中醫(yī)學院教授、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周立華做事情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在朋友聚會上,談起個人的期盼時,有人說期盼擁有一輛豪車,有人說期盼擁有一套別墅,也有人說期盼到國外旅游度假,但周立華的期盼卻是“能不受干擾地睡上3天3夜的覺”?!?
除了在學校承擔教學任務外,周立華在學校的第三附屬醫(yī)院還兼有心腦血管門診主任的任務,帶研究生。此外,他還承擔了多項課題研究任務。手機24小時開機,在每天有限的睡眠時間中,他常常會被電話驚醒。周立華經(jīng)常笑言,作為醫(yī)生他經(jīng)常提醒病人“注意休息,心態(tài)平和”,自己卻不能做到?!?
“大學一線教師身心疲憊,經(jīng)常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币晃桓咝P麄鞑块L告訴記者,“??茖W校要升本,‘學院’要升‘大學’,普通高校要晉升為‘211’、‘985’,省內、國內要不斷地對高校進行各項排名,因而,高校對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一名大學教師,光教好學還遠遠不夠,你的專著是什么,在專業(yè)學術刊物上發(fā)了多少論文、獲得了什么獎項,申請了什么級別的課題等,這些‘硬杠杠’需要付出大量心血。”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況又是如何呢?
“與高校教師相比,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生活壓力更大,除非他或她想做一個渾渾噩噩、終被淘汰的教師。”河南省項城市教育局副局長兼項城第二高中校長張國民告訴記者,“雖然教育行政部門強調,基礎教育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但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虛’的指標,并且要在若干年內才會顯現(xiàn)出來,所以在具體的實施中難免會走樣?!薄?
張國民介紹,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這可得憑真功夫。升學率如一副千斤重擔壓在校長的肩上,校長又把它分解在年級組長、骨干教師的肩上。學生的考試成績每增加一分,教師付出的辛苦就是十分,這背后有各級領導、家長和社會千百萬雙眼睛在那里盯著你,想偷懶都不容易。很多教師“輕傷不下火線”,乃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往好處說是為了黨的教育事業(yè)鞠躬盡瘁,往實處說則是“騎虎難下”,半道上根本無法撂下挑子,除非你的心臟停止跳動。言至此,張國民的表情顯得十分嚴肅?!?
“教師超負荷工作,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河南省鄧州市西城區(qū)中心校校長馬建龍告訴記者,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成績要求不僅不科學,甚至不合理,對原本沒有升學壓力的小學乃至幼兒園教育也有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這都從某種程度上加重了教師的工作、心理負擔”。
有專家指出,當今社會對教育期望很高,家長把對孩子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教師身上,而學校的各種評價機制、競爭機制更是讓教師們心力憔悴。因此,教師成了當前各種疾病高發(fā)人群之一,諸如心臟病、頸椎病、胃病等職業(yè)病更是廣泛,長期處于亞健康的人數(shù)比例高于普通群體。
“生病不就醫(yī)”暴露機制保障不足
談及部分教師“帶病工作”的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鄉(xiāng)中心校校長說:“教師帶病工作的情況在我們這里非常普遍,其原因雖各異,但一定程度上耽誤了教師本人對疾病的治療與控制卻是不爭的事實?!薄?
這位中心校校長告訴記者,按照規(guī)定,沒有縣級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教師是不能住院治療的。但事實上,不少教師平常都是小病扛著,只在小診所就診或憑經(jīng)驗到藥店拿點藥對付了事,到縣級醫(yī)院診斷讓住院治療時,多是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還有一個雖羞于啟齒卻不得不提的原因是,教師請假看病,勢必要找人代課。不少地方的代課費部分是要從當事教師的工資中扣除的。這便出現(xiàn)了一個新情況:教師得了病,只能得到約一半的工資,并且往往是自費墊支醫(yī)藥費,然后再報銷。而這個報銷過程既漫長又復雜,且往往是在報銷時才知道,醫(yī)院用了許多按規(guī)定得自費的藥。這樣,就造成了不少教師“不敢病”或“病不起”的心理壓力?!?
再有就是編制問題。按照現(xiàn)行國家規(guī)定的中小學師生比例,鄉(xiāng)村小學尤其是偏遠山區(qū)的教學點,盡管教師“身兼數(shù)職”,卻還有“超編”之嫌。記者日前在河南省南召縣倉房小學采訪時了解到,該校有4個班級共25名學生,包括校長在內有3名教師,教師必須身兼數(shù)職?!?
老教師張榮祥在2012年就滿60歲,到了退休的年齡,縣里沒有新的編制教師補充進來,他要承擔包括兩個幼兒班和一、二年級兩個小學班的語數(shù)及體音美課,執(zhí)教42年、早已一身疾病的他仍在超期服役。另外兩人,56歲的肖金鑒老師和39歲的趙運剛校長,都在家庭負擔大、學校課多的山區(qū)小學頑強地堅守著,平常身體有了不適,根本沒有條件請假就醫(yī),除非臥床不起?!?
“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他們就像一張拉得滿滿的弓,說不定何時,弓弦就有斷裂的可能?!蹦险倏h教體局一位同志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說?!?
2010年3月4日,江蘇省宿州市高灘中學年僅38歲的女教師張成春剛上完一節(jié)課后,正準備拿起教案上下一節(jié)課時,突然倒在辦公桌邊,如同一盞搖曳的燭光,漸漸暗淡……“老師,是我們把你累死了?!弊返繒希瑢W生們眼里閃爍著淚光,道出了他們發(fā)自內心的痛苦與惋惜。他們都知道,張成春老師已經(jīng)帶病工作了10多個年頭?!?
河南省教科所一位專家分析,教師帶病上課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教師行業(yè)編制緊,特別是農(nóng)村中小學,“一個蘿卜一個坑”,教師沒有住院看病的時間;二是教師本身的疏忽大意和強烈的敬業(yè)精神,有些教師身上甚至折射出一種“殉道主義”,總是希望堅持再堅持,貧困地區(qū)的不少教師則因心疼錢而延誤最佳治療時間;三是一些患重病的優(yōu)秀教師被媒體片面地作為典型予以宣傳,推波助瀾地把教師推向一個非常高尚的境界,讓這部分教師騎虎難下,不得不堅持,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是好心辦了壞事。四是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是學校領導漠視教師的健康狀況,“只要馬跑卻不關心馬吃草”,根本不重視教師體檢,甚至對于教師請病假也不及時批準,致使很多教師的病等到住院就到了晚期,已無回天之力?!?
如何讓教師快樂工作健康生活?
長期以來,教師都被比喻成一支燃燒的蠟燭,“蠟炬成灰淚始干”,則常常用來比喻教師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高尚師德。但是,做一名好教師,就意味著非得燒毀自己才能照亮別人嗎?教師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悲劇不應該繼續(xù)上演?!?
河南省某縣直中學教師,在網(wǎng)上曬出自己學校的教師作息時間表:早自習早上7點開始,下午6點55分下課放學。每天包括早自習一共10節(jié)課。該網(wǎng)友說,語、數(shù)、英等包括副科老師,每周都要帶20多節(jié)課,是國家標準課時的兩倍,特別是初三老師更是“壓力山大”?!?
該網(wǎng)友表示,面對美好的生活,老師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F(xiàn)在,教師很多時候都在承受著工作的壓力和制度的約束。他呼吁政府和學校應該多給教師提供一些福利,盡量不要加班;多組織一些戶外活動等,讓教師和大自然貼近一步?!敖處煹纳眢w健康,不僅是社會的財富,本身也是學校的財富。當越來越多的教師尤其是英年早逝的優(yōu)秀教師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在感到悲哀的同時,更應該警示自己愛惜身體、愛惜生命。畢竟,生命對于我們僅有一次?!边@名網(wǎng)友說。
網(wǎng)友“繁星”認為,教師帶病上課的弊端很多:一是影響教師自身健康,很多小病轉化成大病,本來想省錢,結果弄到了難以治愈的程度或者無力承擔巨額的醫(yī)療費,給家庭帶來極大負擔,而英年早逝更不利于實現(xiàn)自己多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愿望。二是教師患病期間,精神狀態(tài)不好、體力跟不上,難免力不從心,影響工作效率,也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情緒。三是過多的教師英年早逝有損政府形象,讓人產(chǎn)生教師群體無人過問的錯覺,不能體現(xiàn)全社會真正的“尊師重教”,很不利于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
“為了祖國的未來,請患病教師把治病放到首位,身體養(yǎng)好了,才能更好工作。為了學校的發(fā)展,請學校領導多關心患病教師,給予他們充足的治療時間。為了祖國的千秋大業(yè),請國家建立必要的保障機制,讓教師享受到良好的醫(yī)療待遇。”網(wǎng)友“老馬識途”說。
一位專家表示,教師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的重任,理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愛。由于受教育對象自身情況的千差萬別,教師的勞動具有艱巨性、復雜性、創(chuàng)造性和長期性,教師的勞動是腦力勞動兼體力勞動的融合,不能簡單地將之界定在8小時工作時間或升學率的高低上。該專家強調,教師的職業(yè)是崇高的,但是教師不是神,而是人,教師患病,應當及時治療。讓人民教師快樂地工作和生活著,不但是學校領導、各級政府的責任,也是對全社會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