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次調查是針對武漢公共自行車項目由起初的“全民熱捧”到現(xiàn)在幾乎“無人問津”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找出武漢公共自行車運營的問題,為武漢公共自行車未來的發(fā)展尋求良好的途徑,進一步提高武漢公共服務的水平。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我們被拒絕很多次,就盡量從側面了解更多更真實的信息,力量還顯得不夠。不過從另一個方面看也慶幸我們以群眾的身份才能更加真實地了解到各主體平日的作為和態(tài)度。對于實踐,我們每個組員都盡心盡力,在面對困難時依舊堅持。
我們也思考著在如今這樣敏感的轉折階段,“爛尾工程”究竟能否有挽救的機會,武漢作為全國實施公共自行車項目的重要城市之一,如何在初次實踐中總結教訓和經驗,學習杭州、國外的積極成果,開辟獨特的武漢模式,市場和政府在公共物品和服務中如何更好地扮演各自的角色,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也希望政府和企業(yè)能夠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們愿意去調查,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去了解現(xiàn)實狀況,總結經驗,為武漢公共自行車的未來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建議。也希望武漢公共自行車在未來能夠重新振作,重新惠民。我們更加堅定地關注我們的社會,了解我們的社會,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多些信任,多些責任,多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