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大學物理教授的“另類實驗”:教育家長
發(fā)布:08-17 10:30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瀏覽次數(shù):3394次
從今年3月以來,每隔幾周的周末,復旦大學物理樓的會議室就會異常熱鬧——任教于復旦物理系的侯曉遠教授在這里舉辦“家長會”。
前來參加免費教育研討會的家長們,有的是孩子剛剛出生,有些卻已經(jīng)上初中了。每次3~4小時的研討會,只有一個且無法終結(jié)的主題:如何教育孩子。針對家長們提出自己在育兒中的問題,侯曉遠組織大家一起研討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
侯曉遠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被復旦大學的學生選為“最受歡迎的十大教師”之一,并且主持多項國家和地方的重點基金項目。除了科研和教學以外,他的業(yè)余時間都留給了學生。只要他在學校,任何時候,他那位于科學樓的小辦公室里,總是坐著一名或者幾名學生。有學生開玩笑地稱“侯老師可以說是我們的‘精神導師’”。
但這位物理學家近年來卻“迷”上了教育家長,他甚至利用每一個討論教育問題的場合,提議政府應該重視對于即將為人父母和已經(jīng)為人父母者的教育。之所以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在教育家長上,是因為侯曉遠在30年的教學經(jīng)歷中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一些學生之所以是‘問題學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長?!?/span>
一直以來,侯曉遠花費了很多時間幫助“問題學生”,這一點,甚至在學生和家長圈子里都“小有名氣”。
“近年來,我越來越意識到,很多進入大學后、在學業(yè)上發(fā)生問題的學生,幾乎都是在不合格的家庭教育中長大的,所以他們很容易變成一味逃避生活和學習上問題的心智‘侏儒’?!卑凑蘸顣赃h最初的計劃,他打算65歲退休以后到鄉(xiāng)村去辦一所家長學校,幫助某個小鄉(xiāng)村提高人口素質(zhì),做一個實證的“教育實驗”。但是,“今年又接觸了幾個‘油鹽不進’的問題學生,讓我覺得我再不開始做,就晚了?!?/span>
1 被“差生現(xiàn)象”困擾,獨創(chuàng)“精神肌肉”理論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除了研究以外,應該就是教育學生了?!焙顣赃h這樣介紹自己,而他恰巧又在復旦大學最重視本科生教育的院系之一——物理系任教。
在復旦物理系,所有的教授,哪怕上至院士,都必須給本科生上課。而且每學期系里都會開教授們的教學工作會議,主題就是如果給學生上好課,讓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在“重教”的氛圍下,侯曉遠會做很多份外的事——過去,每當期中考試后,侯曉遠會召集不及格的學生額外“補”課。他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考試不及格,往往是因為進入大學后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目標,放縱自己或者是太過沉迷于游戲。
早在10年前,侯曉遠就開始研究學生們?yōu)槭裁磿忌洗髮W以后失去學習動力?!斑@些學生過去學得太多了,承受了太大的學業(yè)壓力,到了最該學的時候,反而失去了動力。”他收集了很多“典型案例”,比如,有學生在入學第一學期就缺考4、5門;也有學生在入學后通宵達旦地打游戲,到了考試的時候,專業(yè)課都掛科;也有學生入學后就屏蔽父母和老師的苦口婆心,怎么勸都不聽;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沉迷于游戲,父母不得不沒收他的電腦,把孩子關在家里,但該生仍然翻窗戶出去……
“我找這些學生來談話,他們無一例外的表示,不知道人生目標究竟是什么?!焙顣赃h在擔任物理系的一個寢室導師時,曾請幾名學生在他們班上對五、六十個同學進行一個問卷調(diào)查。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名譽、財富、權勢等有形目標的追求不盡相同。“可以說是人各有志,但是對于那些無形的目標,比如幸福、快樂和自由等,大家的追求卻非常一致,而且非??粗亍!闭{(diào)查表明,92%的學生將快樂和幸福作為人生重要追求,88%的學生認為自由也是重要追求?!斑@意味著,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都渴望快樂、幸福和自由!”
侯曉遠針對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和自己長期以來教育學生的經(jīng)驗,后來設計了一套“Mental muscle”的理論。“所謂Mental muscle就是‘精神肌肉’,即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鍛煉自己的Mental muscle,讓自己獲得心靈成長的機會”。他還查閱了各種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充實自己的這套理論:遇到生活中的難題就想逃避是每一個人的本能,但是這些難題恰恰是每一個人成長的機會。
侯曉遠常常對學生說:“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千萬別害怕,你應該高興地想,鍛煉我的精神肌肉和自我成長的機會又來了,要想辦法解決它。”
物理系教授最擅長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進行歸納后,用最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如果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不是一個僅有幾個符號表述的方程,而是有幾十個符號用滿滿一頁A4紙都寫不下的數(shù)學表達式,或者麥克斯韋方程如果不是4個簡潔的方程,而是有40個方程,誰會記得???都想離得越遠越好?!焙顣赃h的Mental muscle理論正是物理系教授特點的展示,在這個理論中用兩句話回答人生的目標和如何追求的兩大問題,至于是否能夠很好地運用這個簡潔易記的理論則需要長期實踐。
后來,Mental muscle理論不僅在學生中逐漸有了名氣,在同事甚至同行之中都出名了。有一次物理系開會,一位教授拉住侯曉遠問:“Mental muscle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單單有理論還不行,還要和學生“斗智斗勇”。對于一些學習問題嚴重的學生,侯曉遠除了和他交流以外,還會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他。很多人看到侯曉遠,絕對想不到這樣一個每天都要忙各種學術研究和國際會議的學者,還會在期末考試前每天“親自”把一個大學生“抓”到他的辦公室里,看著他做作業(yè)。
“其實這并不是我的學生,但是這么多年以來,我給學生做思想工作,雖然沒有什么利,但是卻有了一點小小的‘名氣’,總是有很多熟悉的朋友和同事,希望我能夠幫助他們教育那些棘手的孩子。最近的這個學生就是迷上了游戲,我不得不每天把他‘抓’到我的辦公室里來,還得和他交流,等他能夠戒掉游戲癮。我出差去,就讓另外一個教授替我每天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