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德育特級教師、上海市青春期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楊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德育室主任戴耀紅提醒各位家長,家庭是孩子青春遠航的港灣,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青春期的情感經歷更是一門人生課程。
青春期的躁動超過更年期
孩子突然容易發(fā)脾氣、不禮貌,甚至變得沒規(guī)矩,不少家長對孩子青春期的躁動不理解,其實這些現象可能都是荷爾蒙變化引發(fā)的。被譽為“知心姐姐”的戴耀紅提醒家長,不必和青春期孩子去“較勁”。
戴耀紅舉例說,青春期的孩子生氣時可能會脾氣大爆發(fā),“砰”地摔門而去。孩子根本沒料到聲音會如此響,事后可能很內疚。如果家長憤怒地沖上去理論,可能會讓孩子心里的一點自責和內疚煙消云散。
“我不知道”、“我忘記了”、“我不告訴你”,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用這三句話搪塞父母。戴耀紅分析說,人的心理變化有兩個高峰: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孩子內心躁動或許超過了更年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有“體像煩惱”,表現為討厭自己身體出現變化,也可能出現閉鎖心理,話越來越少或不愿說話,敏感、沖動、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矛盾。
當代青少年接觸性知識機會較多,他們自認為是知“性”的孩子。但事實上,青少年對性知識了解不夠全面。戴耀紅認為,家庭的青春期教育不可替代。家長要靜靜地觀察孩子,不要對他們的私密問題躲躲閃閃,否則會適得其反。
鼓勵孩子與異性交往
小G、小B是同班同學,兩人很聊得來。有一天,男孩小G向女孩小B 提出:我可以吻你嗎?女孩咨詢閨蜜怎么辦,不巧被媽媽聽到了。媽媽斥責女兒:女孩要自重……無助的女孩從閨蜜和媽媽那兒都得不到合適的解答,走進老師辦公室……講座上,一段視頻演繹出青春期孩子兩性情感的諸多問題,同樣困擾著父母。
戴耀紅將青春期少男少女朦朧的感情稱之為“青春戀”。面對早戀,家長該怎么辦?戴耀紅現場播放了一段歌曲:“你說牽了手就算約定,但親愛的那并不是愛情;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并不是愛情。”在戴耀紅看來,許多父母只關心孩子讀書、將來能否找到好工作、多賺錢,這樣以后他們就會幸福,卻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需求。其實,能否與婚姻伴侶和諧相處,經營好婚姻和家庭,這種能力的學習應從青春期開始。
戴耀紅說,青春期學會與異性交往,是人生的重要體驗。家長可鼓勵孩子與同齡異性廣泛交往,在交往中了解異性、認識自我,培養(yǎng)選擇、判斷能力,對早戀家長可以“裝傻”靜觀,也可用王顧左右的方式表達自己態(tài)度,指導孩子交往的策略,不要一味反對。當孩子結束戀情后,家長要學會傾聽,幫助他們轉移注意,善待“青春戀”。
對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
戴耀紅建議,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想什么,比如:心情、煩惱、偶像或夢想等。其次,要調整好心態(tài),切忌將自己的情緒、職場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家長要明白,盲目的競爭與攀比不但非理性,更會導致自我焦慮,不經意間給孩子帶來傷害。最后,家長要學會與青春期孩子的相處之道,接受適應孩子的長大,做好青春期孩子心理“斷乳”的準備,對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