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額分配到校前2年,只有公辦能享受到校名額。
這個規(guī)定,既可以說是不能擇校的“補(bǔ)償”,也可以說是公民同招前的“福利”。
然而2024年這一福利就要消失了?!?/span>搖一代”登場,民辦初中初三同學(xué)“瓜分”這些到校名額。
在總體招生計劃不變的情況下,
公辦的計劃會縮水多少?
民辦能分到多少名額?
我們一起來看。
01
23年名額到校
1、四校+上實(shí)、上師附作為委屬市重點(diǎn),共在名額到校批次投放了299個招生計劃,僧多肉少,由校長抽簽獲取。
2、根據(jù)公辦初中數(shù)量,計算出23年每所學(xué)校的平均到校計劃:其中黃浦校均49個,全市排名第一;奉賢校均7個,全市排名墊底。
02
24屆公辦縮水率
縮水率怎么算?
"
23年比例=到校計劃/公辦人數(shù)
24年比例=到校計劃/中考人數(shù)(公辦+民辦)
縮水率=(23比例-24比例)/23比例
換算一下,
縮水率=民辦人數(shù)/中考人數(shù)
"
根據(jù)上圖,縮水率=民辦人數(shù)占比
縮水率大的幾個區(qū):
徐匯(華育、世外、大西、小西等)
閔行(上寶、文來等)
虹口(新華初、新復(fù)興等)
金山(金盟、金山世外等)
嘉定(桃李園、嘉華二)
像長寧、奉賢等,則由于區(qū)內(nèi)民辦少,縮水率相對也比較低一些。
03
各區(qū)民辦到校預(yù)測
黃浦區(qū)
徐匯區(qū)
楊浦區(qū)
靜安區(qū)
虹口區(qū)
長寧區(qū)
普陀區(qū)
寶山區(qū)
嘉定區(qū)
青浦區(qū)
松江區(qū)
金山區(qū)
閔行區(qū)
浦東新區(qū)
奉賢區(qū)
崇明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