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知識小結(jié)
?
1.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
我國青銅器的制造、鐵和鋼的冶煉、__??????????__、__??????????__都是舉世聞名的。
2.物質(zhì)的變化
(1)物理變化: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時__??????????__(填“有”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例如:水變成水蒸氣等。
(2)化學變化: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時__??????????__(填“有”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例如:石蠟的燃燒等。發(fā)生化學變化時,會伴隨有__??????????__、__??????????__、變色、生成__??????????__或__??????????__等現(xiàn)象。
(3)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否有__??????????__。
3.物質(zhì)的性質(zhì)
物質(zhì)在__??????????__中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做化學性質(zhì),常見的化學性質(zhì)有__??????????__。不通過__??????????__就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做物理性質(zhì)。物質(zhì)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和密度屬于__??????????__。
4.空氣的成分的測定
[實驗]教材第13頁圖1-20“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
現(xiàn)象:(1)紅磷在瓶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__??????????__,一段時間后熄滅。
(2)松開止水夾后,水倒流至集氣瓶中,大約占集氣瓶容積的__??????????__。
結(jié)論:(1)水面升高是因為紅磷在瓶中燃燒消耗了瓶中的氣體,使集氣瓶中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壓將燒杯內(nèi)的水壓入。
(2)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說明空氣中含有氧氣。
(3)紅磷燃燒時只消耗了氧氣,其體積約占5(1),剩下不支持燃燒的氮氣約占5(4)。
5.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用途
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__??????????__,因此氮氣可用于__??????????__中的填充氣,糧食、瓜果的__??????????__等。稀有氣體一般__??????????__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因此可用于__??????????__、__??????????__等。
6.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是由__??????????__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
純凈物只由__??????????__物質(zhì)組成。
7.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1)藥品的取用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__??????????__,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__??????????_??????????__為宜。
②“三不”:不要用手接觸藥品,也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和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2)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__??????????__或__??????????__。(操作要領(lǐng):一橫、二送、三直立)
②塊狀及條狀藥品:用__??????????__夾取。(操作要領(lǐng):一斜、二放、三慢滑)
(3)液體藥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取下瓶塞,__??????????__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污染)。標簽應__??????????__(以免殘留的藥液流下而腐蝕標簽)。拿起試劑瓶,將瓶口__??????????__在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塞,標簽向外,放回原處。(操作要領(lǐng):瓶塞倒放,標簽向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緩緩倒入)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于容器口__??????????__滴加。
(4)正確使用酒精燈加熱
①酒精燈火焰可分為__??????????__、__??????????__和__??????????__三部分。其中__??????????__溫度最高。熄滅酒精燈要用__??????????__。
②加熱時先把試管來回移動,目的是__??????????__,然后利用__??????????__對準試管內(nèi)的被加熱物質(zhì)加熱。
(5)儀器的洗滌
洗滌玻璃儀器常用到__??????????__,玻璃儀器內(nèi)壁附著的水既不__??????????__也不__??????????__時,表示儀器已洗干凈。洗凈的試管應放在__??????????__上。
8.學習化學需要進行科學探究
一般過程:提出問題→__??????????__→設計實驗→__??????????__→記錄與結(jié)論→反思與評價。
易錯強化訓練
?
1.(廣東中考)根據(jù)日常經(jīng)驗和你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配制甜酒 ???B.煤炭燃燒
C.瓷器破碎 ???D.鋼鐵生銹
2.(海南中考)圖為空氣成分示意圖(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其中“X”代表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稀有氣體
3.下列各變化判斷錯誤的是( )
A.紅紙剪成窗花——化學變化
B.泥土燒成瓷器——化學變化
C.木板制成飛機模型——物理變化
D.冰塊制成冰雕——物理變化
4.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體現(xiàn)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 ???B.石墨用于制鉛筆芯
C.金屬用作導線 ???D.用煤作燃料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綠色化學”是指與綠色植物有關(guān)的化學
B.化學在材料、能源、環(huán)境和生命科學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C.人類利用化學合成了許多物質(zhì)
D.高新科學技術(shù)需要各種有特殊性能的材料,這要靠化學家來研究開發(fā)
6.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性質(zhì)的描述中,有一項與其他三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它應該是( )
A.膽礬是一種藍色固體
B.二氧化碳氣體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D.氧氣能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
?7.小明用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檢驗蠟燭燃燒有水生成時,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xiàn)象
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guān),不予理睬
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zhì)成分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zhì)的原因
8.填寫下列物質(zhì)對應的性質(zhì)或用途。
(1)銅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以用于制作__??????????__;
(2)天然氣具有__??????????__,可以用作生活中的氣體燃料;
(3)氧氣具有__??????????__,可以用來作火箭的助燃劑;
(4)鐵具有導熱性,可以用來制作__??????????__。
9.閱讀下面的短文。從“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zhì)、④化學性質(zhì)”中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下面描述的空白處。
在通常狀況下,氯氣呈黃綠色__??????????__,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__??????????__。氯氣在1.01×105?Pa時,冷卻到-34.6 ℃時變成液態(tài)氯__??????????__,繼續(xù)冷卻到-101 ℃,變成固態(tài)氯__??????????__。紅熱的銅絲在氯氣中能燃燒__??????????__,氫氣也能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一種叫做氯化氫的氣體__??????????__。把氯氣通入水中,部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__??????????__。
10.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設計了下圖所示的裝置。請根據(jù)圖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閉合電源開關(guān),可以觀察到白磷__??????????__。
(2)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到U形管內(nèi)左側(cè)液面__??????????__。
(3)通過這個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
(4)此實驗還可推知反應后剩余氣體的兩點性質(zhì):__??????????__;__??????????__。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