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人類最好的醫(yī)生,就是空氣、陽光和運動。
”運動對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往會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發(fā)生驚人的變化。
一個孩子有沒有運動的習慣,幾年下來,差距還是蠻大的。
PART01.
運動,對身體好,對大腦也好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以此來嘲諷那些愛運動、體形強壯的人。事實上,這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人。
運動對大腦是有積極影響的。《運動改造大腦》的作者曾提到:“強健肌肉和增強心肺功能只是運動最基本的作用,運動最關(guān)鍵的作用是強健或改善大腦。
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chuàng)建了一種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使大腦能夠做好準備、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學習。
”他在書中提到了美國內(nèi)珀維爾某所中學實行的一種特殊的體育教學方式——零點體育課。所謂的零點體育課,是一種通過運動提高學生意識狀態(tài),為一天學習做好準備的新型體育課。
這門課程被安排在第一節(jié)文化課之前,目的是確定上文化課之前進行大量的體育鍛煉是否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每天到校后先運動再上課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17%;那些平時喜歡上課睡覺的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也提高了10.7%。
體育活動對記憶力、注意力和課堂行為都有積極的影響。
比如孩子花半小時時間去運動:他就會有好心情安靜地坐在課桌前,全神貫注地學習,孩子的大腦也更有能力記住書中的內(nèi)容。
(記憶力)對于一些好動、坐不住的孩子來說,運動會幫助他們消耗掉過剩的精力,學習起來更能集中注意力,比如一些球類運動,孩子的眼睛必須隨時盯著球,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上來了,專注力也會上來。
(專注力)也就是說,平時邁開雙腳,堅持運動,都能有助于大腦保持清醒,提高認知。
PART02.
運動,改善孩子的情緒
如果讓你去形容一個愛運動的孩子,腦海中可能會浮現(xiàn)的第一個詞語就是:陽光。
你不妨去觀察身邊那些愛運動的孩子,他們很少會有過度焦慮或精神內(nèi)耗的表現(xiàn)。這份陽光,其實也得益于運動。
經(jīng)常有家長抱怨:現(xiàn)如今,孩子們的生活條件優(yōu)渥,幾乎成為家庭的中心,但他們身上,卻總是會表現(xiàn)出令大人不解的焦慮、迷茫和痛苦。大人通常無法共情孩子的脆弱和不快樂,甚至會回憶自己的童年:不富裕但卻是很美好的。這之間的差別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其實,家長的童年也有諸多的情緒問題,但好就好在他們有特別的排解方式,在家里受了天大的委屈,找?guī)讉€小伙伴到外面玩一會,跑一會,有的痛苦能夠悄無聲息地化解。
這些在外奔跑的時光,幫助他們順利擺脫焦慮和壓力的困擾。
但現(xiàn)在的孩子,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他們長期待在家,也不容易找到同伴,小小年紀戴上了眼鏡,甚至彎著腰、弓著背,無精打采,少了一份在那個年紀該有的活力。獨生子女家庭帶來的高關(guān)注度和高孤獨感、學業(yè)壓力帶來的高競爭感、唯學習論帶來的無意義感,加上家長本身的成見與焦慮,讓很多孩子內(nèi)心不堪重負。沒有途徑去釋放情緒和壓力,是現(xiàn)在很多孩子不開心的原因之一。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現(xiàn)在抑郁和焦慮,是年輕人經(jīng)常面對的問題。
可是體育生為什么會開心很多?他們可能也經(jīng)歷過很多挫折打擊和各種抑郁,但還是開開心心活著,為什么?
不舒服的時候出去跑啊,一身汗下來,就覺得好多了!”
運動是可以治抑郁情緒的。
《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也提到:運動的效果和抗抑郁藥一樣好。幫助孩子將壞情緒宣泄出去,運動就是最好的渠道之一,尤其是男孩,可以幫助他們宣泄掉因激素變化而引起的躁動不安。運動會促進了內(nèi)啡肽和多巴胺分泌;內(nèi)啡肽可以減輕身體的疼痛,同時在心理上產(chǎn)生愉悅感;多巴胺可以改善情緒和幸福感,緩解焦慮情緒的同時,也能提升自信心。有的孩子,心里有了煩惱,出去玩一玩,跑一跑,讓身體動起來,暢快地呼吸、流汗,整個人都會從內(nèi)而外輕松起來。愛運動的孩子,情緒會更容易達到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
PART03.
運動,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總有父母抱怨孩子脆弱、經(jīng)不起事,運動是讓孩子“吃點苦”的最好機會。每一次運動都是孩子體驗堅持的機會,比如規(guī)定時間內(nèi)跑完1000米、做足量的引體向上、一場簡單的足球比賽.......這里面包含的:
規(guī)則意識;
意志力鍛煉;
團隊意識;
對輸贏的認識;
拿足球運動來說,當孩子們拿住球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學習許多重要的人生道理了。
想上場踢球,必須遵守足球場上的規(guī)則——這是規(guī)矩;
想要踢得好,必須經(jīng)過枯燥乏味的訓練——這是堅持;想要踢進球,需要整個隊伍的配合——這是合作學會去贏,克服怕輸——這是教孩子正確地看待勝負;……合作與競爭,公平和責任,對輸贏的態(tài)度,這些東西不用你說教,孩子在體育運動中自己就都學到了。通過運動,孩子會明白:事情不總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順利,想要做成點什么事情,需要經(jīng)歷長期反復且枯燥的行動。運動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個學生對我說:只要會打籃球,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交到朋友。運動對孩子的影響,就像大自然的陽光和空氣,雖然無法觸摸,卻帶來了充沛的能量。
PART04.
別讓孩子總是宅在家里
當然,運動也不能操之過急。所有的運動要以安全為前提去考慮,選擇運動形式時要考慮孩子年齡和認知以及運動的頻率、強度和類型。比如,對低齡的孩子來說,過多的體育運動,對他們的身體也是一種負擔,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運動以玩耍為主,走、跑、跳躍、上臺階、玩皮球等等。
3到6歲的孩子,也不宜過早做一些高難度動作,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的運動為主,比如扔球接球、拍球、跳繩、踢毽子等等。讓孩子系統(tǒng)地接受運動訓練,一般在6歲之后,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游泳、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到了小學高年級,孩子能有一兩項運動愛好是再好不過的。運動項目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讓孩子總是宅在家里。
家長要有陪伴孩子運動的意識,舍得花時間帶孩子動起來,運動的觀念才能被孩子記在心里。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yǎng)職業(yè)運動員,而是要讓孩子汲取運動中的“精氣神”,健康的身體、自信的笑容、堅毅的內(nèi)心,這才是少年身上該有的樣子。運動這件事,如果能堅持下來,幾年過后會有驚喜的。如果你現(xiàn)在偷懶,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你再催著他多去跑跑、動動,他是聽不進去的。
讓孩子愛上運動,讓運動的習慣伴隨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圖文來自網(wǎng)絡,侵權(quán)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