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估計大家的反饋是:分數(shù)高?。。。?/span>對的,高分作文的標準,有兩個:
一是分值上的高,中考作文滿分60,A檔是53-60分,高分作文一般是指53分以上;
二是指作文的內(nèi)在評分標準:高分作文指的是在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方面都是一流的,意即:選材新穎主旨突出、結(jié)構(gòu)通暢嚴謹并具有波折性、語言簡潔優(yōu)美而富有表現(xiàn)力。
而實際情況是,很多人只知道其一分數(shù)高,而并不知道其二高分作文的內(nèi)在評分標準。
這是最本質(zhì)最根本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說很多人根本就想都沒想過。
所以,作文難的第一個原因是:很多時候?qū)懽魑牡娜撕徒套魑牡娜?,對于這個根本的邏輯“1、高分作文的標準是什么;2、如何達到高分作文標準的具體方法和途徑?!?/strong>沒有理順,所以思路上一直是處于混沌的狀態(tài),天天多數(shù)在做的是無用功,或者是事倍功半。
那么,問題會繼續(xù)順著邏輯發(fā)展:
那什么樣的作文,才算是選材新穎主旨突出、結(jié)構(gòu)通暢嚴謹并具有波折性、語言簡潔優(yōu)美而富有表現(xiàn)力?我們?nèi)绾尾拍苓_到這樣的水準呢?
這就涉及到作文難寫、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辦的第二個原因了。
?原因二:
我們試想一個場景:每次考試結(jié)束,孩子都會拿回來一張語文考卷,上面打著成績,家長拿著卷子從頭看到尾,看到作文時,總是會感慨:怎么又是28分?40分的作文怎么總是超不過32分?
其實,孩子的心理跟家長是一樣的:我為什么總是28分?或者總是超不過32分?
問題的根源在于:老師在每次批改作文或者說給作文打成績時,只寫一個分數(shù),稍微用點心的老師,打一個分數(shù)之后,簡單地再寫兩句評語,例如:1、語言枯燥沒有表現(xiàn)力,2、中心主旨不突出不明確。
孩子拿到卷子看到老師的評語和打的作文成績,他們和家長一樣,永遠不知道:
滿分40分,為什么只能得28分?剩下12分怎么樣才能得到?
我的作文語言,怎么樣就不枯燥了?我的作文中心主旨,怎么樣就突出了、明確了?
對于這樣的問題,家長想不明白,孩子更想不明白,那怎么辦呢?
關(guān)鍵要老師想明白!老師想明白還要愿意告訴學生!老師想明白還要愿意告訴學生,還要用學生能復制的、可模仿可操作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生才能明白也才能實現(xiàn):
拿到那經(jīng)常拿不到的12分!才能讓自己的作文語言不枯燥、有表現(xiàn)力,中心主旨突出并且明確!
那么,問題就來了:語言怎么才能有表現(xiàn)力?中心主旨怎么樣才能突出?
這也是中考考試大綱里,作文評分標準中,評價一篇作文分值高低的最主要的三個標準里的兩個:選材新穎主旨突出,語言簡潔優(yōu)美而富有表現(xiàn)力。還有一個是:結(jié)構(gòu)通暢嚴謹并具有波折性。這三個標準我們前面也提到過。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就這三個標準中的其中一個: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給大家略作解釋。
以此明白:中考作文的語言,什么樣的是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以及怎么樣才能讓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
我們想想,當我們讀到非常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時,我們大腦中是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覺思維高度活躍而浮想聯(lián)翩?我們把這種感覺,稱之為語言的表現(xiàn)力所帶來的體驗感。
那么,讀到什么樣的文字情況下,我們的大腦中會思維高度活躍而浮想聯(lián)翩?肯定是與我們之前的體驗或者說經(jīng)歷、想法,高度共鳴的文字時。
那么,什么樣的文字,才會讓我們高度共鳴呢?是非常有代入感的文字。
那么,什么樣的文字,才會非常有代入感呢?是非常有畫面感的文字。
那么,什么樣的文字,才會非常有畫面感呢?是描寫類的文字。
例如環(huán)境描寫,人物描寫的細節(jié)動作描寫。
至此,我們就非常清楚整個的邏輯鏈條了:
有了描寫的文字,語言就會有畫面感,
有了畫面感,就會有代入感,
有了代入感,就容易讓人共鳴,
讓人共鳴時,就會感覺到思維高度活躍而浮想聯(lián)翩,
此時,就會覺得,這文字,好有表現(xiàn)力??!
所以,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就要多用描寫類的文字。尤其是環(huán)境描寫的景物描寫,以及細節(jié)動作描寫。
我們舉個實際的案例一起來看看:
要寫媽媽很辛苦,多數(shù)孩子會寫:
媽媽很辛苦,不僅要忙自己的工作,還要操勞家里的家務(wù),還要兼顧我的學習,和我明爭暗斗、斗智斗勇,而且,還要經(jīng)??窗职值哪樕プ聊グ职帜怯肋h琢磨不定的壞脾氣。不知不覺,媽媽的鬢角,多了幾根白發(fā),皺紋慢慢爬上了眼角,媽媽真的好辛苦啊!
如果我們用細節(jié)的動作描寫來寫媽媽很辛苦:
媽媽真的很辛苦,家里的繁瑣家務(wù)、我那屢教不改屢寫屢錯的作業(yè)、爸爸那永遠琢磨不定的臭脾氣,媽媽都是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而我在想,媽媽什么時候最辛苦呢?到底是怎么辛苦的呢?喔,對了,應(yīng)該是媽媽下班后回家做飯前最辛苦,她工作忙了一天了,回家還要拖著疲憊的身子給我們做飯。想到這,于是,在媽媽下班快回家時,我躲在臥室門后,靜靜地等待著媽媽的到來......
突然,啪的一聲,媽媽推開門,把包扔在地上,嘆了一口氣。換了鞋,找了個靠門最近的沙發(fā),躺了下去,又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然后雙手扶著沙發(fā)的扶手站起來,慢慢走到桌前,倒了一杯涼開水,站著,一口氣把水喝完,又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如果閱卷老師批改到這里,看到你寫的這段文字,恰好她也是一位跟你媽媽年齡相當?shù)膵寢?,她的第一反?yīng),應(yīng)該是:桌子一拍,我靠,這寫的不就是我么?!必須高分!
為什么必須高分?因為你寫到她心坎兒里了,她被你的文字,帶入到了一個畫面中,讓她高度共鳴了!
這就是具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頂級的描寫!
以上的分析過程,就是對中考考試大綱中,核心評分標準的解讀,也是告訴大家,什么樣的語言是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以及如何達到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
以上的分析過程,也是大家為什么覺得作文難寫的很重要的第二個原因:老師根本沒有給孩子們解讀過中考考試大綱的作文評分標準!孩子們也根本不明白自己的語言如何才能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
所以,老師給你的那么多作文評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那么多的評語,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原因三:
大多數(shù)學生,不僅不知道以上第二點的邏輯過程,自然也不知道如何讓語言和中心主旨升格,從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
另外,很多學生,應(yīng)該說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作文覺得難寫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三,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一個對作文的整體認知,從而也就不能整體架構(gòu)和掌控作文,那么平時自己寫時候,不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去整體把控整個的行文和結(jié)構(gòu);因此讀到別人的所謂滿分作文時,自己也不清楚這個作文為什么是滿分?具體可圈可點的好,又好在哪里?
舉個例子,好比你去介紹一個人時,如果你說:
這個人是個女的!
然后就介紹完了。聽你介紹的人,必然是一頭霧水。他們會反問:?。?/span>是個女的?
你為了強調(diào)并且試圖努力介紹清楚這個人,你會不斷強調(diào):對的,她是是個女人!是個女的!就是女人??!
聽你介紹的人,必然,仍是,一頭霧水。
這正如孩子們寫作文,一直在不斷寫,不斷強調(diào),廢了好大的勁才寫出來,興致勃勃拿給爸媽一看,爸媽第一反應(yīng)會覺得:這寫的都是什么???啰里啰嗦的流水賬!
孩子看到爸媽的反饋,永遠是,一頭霧水。因為孩子始終不知道,他的作文為什么這么爛?又爛在哪里呢?
第二天,爸媽為了表達對孩子學習的關(guān)心、作文提高的關(guān)切,趕緊去書店買幾本滿分作文參考書。
孩子的滿分作文參考書,越來越多了,但是,孩子對于寫作文,必然,仍是,一頭霧水.......因為孩子始終不明白,這些滿分作文,為什么好?好在哪?
那么,如果我們反過來想想:你介紹一個人時,你這樣說,她是這樣的一個人:
性別:女
年齡:XX
姓名:XXX
籍貫:上海市中心
職業(yè):人們最羨慕的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職業(yè)
興趣:讀書,運動,
身材:不胖不瘦,剛剛好
身高:不高不矮,剛剛好
行為舉止:優(yōu)雅的頹廢,高貴的懶散
......
聽你介紹的人聽完后,反應(yīng)應(yīng)該是:噢~噢~明白了呢,此人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豈得幾回聞,人間至美啊?。?!清楚了。
為什么這回能聽清楚你的介紹了?不是因為這女的漂亮而優(yōu)美,而是這次介紹時用了整體分析的思維工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法論。
那么,同理,孩子寫作文也是一樣的:如果孩子在寫作文訓練作文、看別人的滿分作文時,有整體的思維工具,有方法論,他心里就清楚地知道,作文主要是關(guān)注這5個方面:
審題 ?立意 ?選材?結(jié)構(gòu) 語言
而且,其中最核心的是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這三個方面,孩子自然就明白了,寫作文和訓練作文、讀別人的滿分作文時,關(guān)注哪些、訓練哪些了。
這5個方面,就是對于作文寫作、優(yōu)秀滿分作文閱讀分析、作文訓練的整體思維工具,也即方法論。
而且,這5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有很多具體的、可復制、可操作的一系列具體的方法,可供模仿、可供訓練的。這些方法,必然是毫無疑問有的,為什么?因為做任何事,都有更好的方法存在。如果你之所以覺得沒有,是因為要么你自己沒悟到,要么是沒人告訴你。
同樣,對于作文的整體的架構(gòu)的認知和整體行文的把控,也是有的,但也同樣,是需要老師告訴孩子的。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