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希望能遇見這樣一位老師:每天不布置作業(yè),讓他們自由自在的玩耍,即使犯了錯也不會被懲罰,被批評。
永遠不會發(fā)脾氣,永遠溫柔可親。
但是孩子,愿意嚴厲管教你的老師,才是真正對你好的老師!
01
老師沒辦法對你太好,那會害了你
總是有孩子說:“老師,你為什么總是那么嚴厲?為什么不能對我們好一點?”
孩子,怎樣才是對你們好呢?
無底線的包容你們?
無底線的縱容你們?
這樣的好,只會害了你們!
教育的本質就是不快樂的,就是有一定的痛苦的,這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想要無拘無束的長大,不想上學,不想學習,如果真的縱容了孩子,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學到的東西少之又少,長大后怎么生存?怎么養(yǎng)活自己?
孩子想要率性而為,想打人就打人,想罵人就罵人,如果家長不管教,老師不管教,那么將來孩子犯的就不是錯,而是法。
教育不能一味的對孩子讓步,因為孩子從來不知道什么是適可而止,他們只會踩著你的底線得寸進尺。
沒有規(guī)則的自由是毀滅,只有讓孩子在規(guī)則內自由,他才會在未來擁有更大的自由。
今天老師因為孩子沒寫作業(yè)懲罰他,孩子才會對學習更加上心,不會荒蕪度日,浪費大好時光。
今天老師因為孩子犯錯懲罰他,孩子才會知是非,明對錯,才不會在未來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
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02
沒有人喜歡當一個壞人但在教育中,必須有這樣一個“壞人”
每個人記憶中都有這樣一個老師,他不近人情,不講情面,他因為一點小錯就在眾人面前嚴厲批評你,甚至直接上手收拾你。
你當年最恨他,但是現(xiàn)在你最感謝他。
電影《老師·好》里于謙飾演的苗宛秋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讓學生又愛又恨的老師。
為了徹底糾正班風,苗宛秋老師對當時社會上的諸多的流行新潮,比如燙發(fā)、口紅、收音機、武俠小說、霹靂舞……一律封殺,嚴厲抵制,毫不留情。
學生們對他討厭極了,他也被學生譽為:“苗霸天”。
電影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小混混”變成了積極陽光的有志青年;
抽煙喝酒打架的男同學,成為了善良勇敢正能量滿滿的好學生;
“武俠迷”放下手中的小說,多年后走上了講臺拿起了教科書……
那個讓學生們又恨又怕的老師,改變了一群孩子的命運。
沒有人想被討厭,沒有人想當一個“壞人”,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每次見到自己能發(fā)自內心的對自己說聲“老師好!”
而不是大老遠看見自己的身影就急忙躲起來,甚至還要在背后對自己做個鬼臉,罵罵自己解解氣。
但是在教育中,必須有這樣一個“壞人”,在孩子跌落進懸崖時,依然拼了命抓住孩子雙手,在孩子走上歧途時,又打又罵的把孩子拉回正道上來。
因為,“現(xiàn)在你們恨我沒關系,以后你們會感謝我,我現(xiàn)在不管你們,你們以后才會真正恨我一輩子!”
03
老師的嚴厲不可怕老師的忽視才最可怕
電視劇《少年派》中,課堂上,化學老師田珊珊正在講課,卻不時地被底下的手機鈴聲打斷。
老師忍無可忍,放下手中的粉筆,讓一名男學生把手機交上來。
男同學卻振振有詞:學校規(guī)定不許沒收學生手機。
片刻沉默后,田老師開口說道:
我也想說服自己,何必呢,何必那么不近人情呢?
想玩就玩吧,大不了,再玩幾個月,我們就相忘于江湖了。
你玩你的手機,我念我的經(jīng),眼不見為凈,反正也是掙我那點工資,我犯得著為那點錢,跟你們較勁嗎?
你將來大富大貴,也不會帶我分錢,你將來成為階下囚,也賴不著我。
可是我還是說服不了我自己。
我站著,你們坐著,
我講課,你們聽課,
你們喊我一聲老師,我就得對得起這個稱呼,對得起這個職業(yè)。
要知道,這位田老師就在不久之前,還因為手機和學生發(fā)生沖突,學生沖動之下跳樓,幸好沒受什么傷,但還是引發(fā)了軒然大波。
田老師不僅被家長罵,還被校長在全年級通報批評,降職降薪,一度感到心灰意冷。
可是即便是這樣,她也狠不下心忽視孩子的錯誤,更放不下教書育人的責任。
老師的嚴厲不可怕,因為老師愿意管你,愿意嚴格要求你,說明你在老師心里是值得管教的,說明老師沒有放棄你,愿意讓你變得更好。
老師的忽視才最可怕,你不學,老師不管你,你犯了錯,老師不批評你,你每天想干嘛就干嘛,看似自由自在,其實未來一片迷茫。
正如《小王子》中說的那樣:“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他們原本可以不那么做的?!?/span>
04
那個管你最嚴的老師其實愛你最深
古語說:“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規(guī),糾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學習本來就是辛苦之又辛苦的,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天大的騙局,孩子現(xiàn)在是快樂了,未來就受苦了。
嚴師出高徒,現(xiàn)在老師對孩子嚴格要求,是為了孩子未來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現(xiàn)在老師對孩子寬容,父母對孩子放縱,以后社會會幫你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我本可以”。
我本可以考上一個好大學,有著大好前程,如果當初老師嚴格要求我就好了。
我本可以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過著平淡幸福的生活,如果當初老師在我犯錯時嚴厲懲罰我就好了。
就像一位網(wǎng)友在豆瓣上的留言:
“多么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fā)現(xiàn)自己是在高一的一節(jié)課上睡著了,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一場夢,桌上滿是你的口水。
老師揪起你的耳朵,叫你好好聽課。
你看著窗外的球場,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還充滿希望……”
生命中沒有那么多如果,時光更是不可能倒流,千萬不要等到長大以后才開始后悔。
寫在最后:
孩子,你的人生還長,當你長大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世界很嚴厲,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
它不會鼓勵你,不會安慰你,只會把殘忍的事實直接呈現(xiàn)給你。
也許現(xiàn)在老師的管教刺傷了你的自尊,讓你憎恨,但是老師并無惡意,只是想讓你一生走正路,一生幸福!
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線;有了底線,方知對錯,教育從來不是放縱,而是約束。
其實遇到良師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因為當一位嚴厲的老師在你身邊,你行差踏錯的每一步,都能有往回走的機會。
(圖文來自網(wǎng)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