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干什么,我媽都說好,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不是。?
從來都是不斷地鼓勵我,肯定我,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優(yōu)秀。”
正是楊迪父母的鼓勵和贊賞,給予外貌并不出眾的楊迪儲蓄了滿滿的自信,才支撐他從默默無名的小角色變成如今大眾喜聞樂見、國民度超高的搞笑藝人、主持人。?
父母的鼓勵給予孩子無窮的精神力量,鍛造孩子強大的內(nèi)心。
就猶如鎧甲一般,保護著孩子不受外界影響,站在自己的舞臺中央閃閃發(fā)光。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在制造無限的可能性。?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才是督促孩子不斷實現(xiàn)自我夢想的動力。
?02?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
素有“人間清醒”之稱的傅首爾在節(jié)目上分享過這么一個故事,某次家庭聚會,在飯桌上,兒子的姑姑讓他給大家背首詩聽。?
她聽到后,立刻站起來大聲喊:“我來背,我背給你聽,我給大家唱首歌都行!”?
聽起來頗為搞笑,但她接下來的一番話,卻不禁讓人沉思:
“最早的攀比氛圍,就是在家庭聚會的餐桌上,總有幾個親戚會一邊喝酒,一邊讓孩子們即興表演。?如果別人能一口氣背五首,而自己卻磕磕巴巴一首也背不出來,那么孩子一定會在心里覺得不如別人,陷入自我否定,喪失自信?!?
熱鬧都是大人的,孩子們的心里只剩局促,吃頓飯還要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道關(guān)乎學(xué)習(xí)與藝術(shù)表演的難關(guān)。?
很多父母為了顧及自身臉面,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強迫孩子表演,只會讓原本內(nèi)向的孩子變得更自卑,原本自信的孩子變得更敏感。?
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工程,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
“一個從小不被尊重的孩子,沒有感受到快樂的人,不會有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span>
尊重,意味著將孩子當作一個有思想的個體,不要居高臨下地去否定孩子、差遣孩子。?
尊重使人有底氣,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擁有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事事有商量,選擇有余地,自信的種子也會在心中悄然生根。
?03?高質(zhì)量陪伴孩子的家庭
關(guān)于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幸福自信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父母親自陪伴比豐富物質(zhì)更重要”。
著名主持人、企業(yè)家楊瀾在繁忙工作的間隙,依舊成為了孩子鋼琴學(xué)校里出勤最高的家長之一。
回到家中,即使再忙再累,她也會抽出時間與孩子專心交流,耐心聽他說話、聽他傾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全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與孩子產(chǎn)生情感鏈接。
其實,父母給予孩子愛的奧秘不能只是身體的陪伴,更要情感的長久“抱持”。
倘若父母缺位,長期被忽視的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長大后會變得性格孤僻、暴躁易怒、自卑敏感,甚至連交流都會存在障礙。?
心理學(xué)家認為,孩子的自信,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就像嬰兒時期的孩子,他們無法言語,就需要通過啼哭來呼喚母親的擁抱,以此來感受自己是被愛的、被父母所關(guān)注的。
有時候給予孩子安全感其實也很簡單,從每天早上的餐桌吃飯開始,無須多言,只需靜靜陪伴即可。
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拋棄電子設(shè)備,多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小事,比如親子閱讀、搭積木、涂鴉等,孩子也能從中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guān)愛。
所以,父母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看見孩子的需求,為孩子積累自信的底氣和將來乘風破浪的勇氣。
?04?給孩子自主選擇權(quán)的家庭
《自驅(qū)型成長》中有一段話告訴我們,孩子的大部分信心都是源自獨立:?
“這份‘自己說了算’的感受,才是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動進步的源泉,才是跌倒了能爬起來的動力。
因為自己想要,而不是被迫地成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人?!?
真正自信的孩子,一定是擁有著自主選擇權(quán)的孩子。?
將3個孩子都送入頂尖名?!八固垢4髮W(xué)”的陳美玲媽媽,就特別懂得及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策。?
大兒子在美國選高中的時候,媽媽也很希望他能選一所不錯的學(xué)校,但兒子只選了一所普通的學(xué)校,因為該校會給新生配一匹馬。?
陳美玲尊重孩子的選擇,兒子也身體力行證明了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成績優(yōu)秀和活得開心自信,是可以兩者兼得的。
而如今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總是包辦孩子的一切,小到每天吃啥、穿啥、用啥,大到培養(yǎng)什么愛好,選擇什么專業(yè),甚至連能不能接受朋友的邀約都要嚴格掌控。?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連要找什么的對象,都得依照父母的標準來執(zhí)行,自己完全沒有做決定的空間。?
如此一來,孩子的自主意識被抑制,自信心受到打擊,缺乏責任感,凡事依賴他人,只會養(yǎng)成討好型人格。?
控制孩子,事事替孩子操辦真的很容易,但也是最無用、最有毒的教育。?
敢于放手,才是切實地考驗父母的心理素質(zhì)和價值判斷。?
愛到深處,無言最真。
懂得放手的父母,付出了比限制孩子,更多千倍深情,更多萬倍的努力,自然也值得收獲更為自信、更優(yōu)秀獨立的孩子。?
?05?
教育學(xué)家張文質(zhì)曾經(jīng)在《奶蜜鹽》中提及:“每個孩子的一生,都需要‘奶、蜜、鹽’這三種營養(yǎng)?!?
奶,以母愛為核心的“奶”,父母充分的愛,高質(zhì)量的陪伴,讓孩子永遠不會缺乏安全感;?
蜜,以鼓勵與贊賞為主的“蜜”,讓孩子永遠肯定自我的價值,奠定一生的自信;?
鹽,幫助孩子在錘煉中成長的“鹽”,勇于放手讓孩子去決策,去承擔,去把控自我的生命節(jié)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禮物,但最終成為什么樣的人,全倚仗于父母如何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中,“奶、蜜、鹽”缺一不可,是年幼時的親密無間,亦是長大后的得體退出。?
父母要多給孩子添加一些鼓勵,減少一些打擊,賦予足夠的愛,以欣賞的眼光支持孩子奮進,孩子便能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走得更瀟灑自信。
因為心有光芒,必有遠方。
*來源簡介:本文來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關(guān)于養(yǎng)育男孩的干貨,這里都有;關(guān)于養(yǎng)育男孩的苦甜,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guān)注男孩派。圖片來源于攝圖網(wǎng)。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