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說假話,就不能寫作文了?
?
現(xiàn)在的孩子寫作文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呢?不說假話都不能活。
?
這樣的“假話作文”在小學(xué)階段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
?
之前有一次嫂子拿侄女的作文讓我?guī)兔π薷模⒆幼魑倪@樣寫的:
今天天氣很好,又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下午班主任帶我們?nèi)⒂^科技博物館……充實的一天結(jié)束了,我們期待什么時候再去一次呢?
但實際上活動當天霧霾嚴重,孩子一點也不愿意去,之所以寫假話,是因為“這樣寫,老師給高分?!?/span>
?
批的作文多了,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小學(xué)生的作文中,以天氣來開頭時,最常用的3個意象是“藍天、白云、太陽”,加點修飾,就變成了“蔚藍的天空、漂浮的白云、金燦燦的太陽”,如果能再加一個比喻就更好了。
?
一些題目看似讓寫生活,但實際并沒有鼓勵孩子去觀察真實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孩子為了套題會去編造,這在作文評價體系里是被默許的。
?
前兩天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孩子因?qū)懖怀鲎鳂I(yè)而哭的視頻。
老師讓孩子們寫上學(xué)或者放學(xué)路上見到的風景,孩子說家里離學(xué)校實在是太近了,感覺100米都不到,根本寫不出來,越想越委屈就哭了。
?
老師的本意是讓孩子去觀察生活,卻沒想到孩子困在了這不到100米的距離內(nèi)。
?
小孩不知道該如何自然地貼合題目、又要拿高分,這很擰巴。
?
傳統(tǒng)作文教育沒有鼓勵孩子打開感官,過多停留在意義上,結(jié)尾要點題升華,孩子變成了相對呆板的模式化好詞好句的組裝工人。
某種意義上,已經(jīng)是對寫作興趣的全面扼殺了。
?
學(xué)生作文的另一大問題是素材匱乏。
?
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孩子每天都在積累素材,閱讀的書目也不少啊。
?
其實孩子們不是沒有素材,而是沒有建立作文和自己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
?
02
套路化,大概是中小學(xué)生,
最為常見的作文病
?
回想起自己上學(xué)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可能還會記得寫作文的心酸歷程,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個詞:套路、套路和套路。
?
身殘志堅的司馬遷忍受痛苦寫下《史記》、下雨天媽媽給我送飯、和朋友吵架后,朋友不計前嫌跟我和好如初……
?
為了寫完作文,可以說是戲精上身。但這些并無新意的陳詞濫調(diào),語文老師已經(jīng)看膩了。
?
而且孩子們不管寫什么成長故事,都很容易套路化。
?
例如寫登山,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一般是這樣的:
首先,突出登山之路的艱難;
然后,在幾乎放棄之時,便有“神力”(大概率是父母的鼓勵)相助。
最后,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成功登上山頂,并且悟出了一個人生的道理。
這樣的作文,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描寫所登之山的特點,或者說登什么山根本不重要。無論是泰山、華山、或者香山,都沒有任何區(qū)別。
?
再看中小學(xué)階段最愛的親情類作文,網(wǎng)上歸納了幾類“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寫作套路,真的是看了頭就知道尾:
一、媽媽雪夜背我去醫(yī)院。
二、雨天母親來送傘。
三、燈下送來熱牛奶
四、深夜?jié)撊敕块g掖被子
五、生病不讓孩子幫忙
六、孩子吃葷娘吃素
七、考試不佳母親寬容
八、瘋狂吵架瘋狂復(fù)合
?
在這類親情套路文里,父母往往是全能型的,孩子則大部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
?
這種套路的作文讀起來的感覺是帶有虛假性的,哪怕你從來沒有登過山、唱過歌、打過球也完全編得出來。
?
老師無法分別是否真正發(fā)生在你身上,況且即便是真正發(fā)生過,寫得人多了,也就沒什么新意了,分數(shù)還是高不了。
?
當然,只要規(guī)規(guī)矩矩、一步一步去寫,稍微添加一些描寫,使故事完整。這樣的文章得到中等分數(shù),應(yīng)該并非難事。
?
但如果要把這種作文變成高分作文,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
所以只有寫出自己真實的人生,才能拿到考場的高分,也應(yīng)該贏得未來。
?
這并非易事,因為真實比虛假更難駕馭,反套路的創(chuàng)新也更加難,尤其是在思想已經(jīng)固化的情況下,但也并不是完全無計可施。
03
?孩子作文為何頻現(xiàn)虛假情況?
還是以親情類作文為例,這類作文無趣虛假的原因有三。
?
首先是父母的失敗:父母與子女之間除了成績之外好像很少有其他共同話題。
?
其次是學(xué)生不會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中與父母之間有很多事情發(fā)生,但是學(xué)生往往發(fā)現(xiàn)不了,也不愿意寫自己家里真實的故事,特別是有損父母光輝形象的事情。
?
最后一個根本原因是時間和閱歷:
?
我們每天都在父母的嘮叨中,沒有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離別,處在青春期的學(xué)生,正想要突破家長的禁錮,所以很難理解父母給予的感情。
?
其實親情是復(fù)雜多樣的,爺爺愛奶奶、父親愛母親、母親喜歡花、爺爺愛吹笛子……這些都屬于親情。
?
但是學(xué)生的視角往往太單一,所以筆下的親情,永遠都是爸爸媽媽愛我、爺爺奶奶愛我、姥姥姥爺愛我……
所有的人似乎都是圍繞“愛我”來展開的,“我”是中心王者。
?
這種思路寫出來的作文,必然是模式化的,所以必須拓寬視角,把文章的主角光環(huán)從“我”身上移走,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
拓寬視角的第一個變化是親情類作文不再是苦情戲,完全可以寫一點溫馨的家庭故事。
?
比如說家人的愛好:遛鳥、吹笛子,甚至是散步,或者是家里最好吃的一道菜、家人一起種花……這些都可以成為親情的話題。
?
原來是寫別人對自己的關(guān)心,現(xiàn)在以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為核心去思考。
?
他們是什么樣的人?他們熱愛的東西是什么?他們一生的磨難或傳奇?他的習慣,他的口味,他的喜怒哀樂,都可以成為素材。
?
拓寬視角,才能明白生活不僅是索取,還有付出和傾聽。
?
我們可以跟家里的老人聊聊天,他們已經(jīng)走過了生命的大部分時光,有過很多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
?
總之,拓寬視角,才能讓家庭的愛真正顯現(xiàn),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親情。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一旦主題是創(chuàng)新的,意味著之前掌握的作文套路都是無效的。
?
所以必須要在平時就開始逐步練習,試著轉(zhuǎn)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否則考場上直接寫作,危險性極大。
?
03
如何擺脫“套路”作文?
應(yīng)對僵硬的“考試體”作文的尷尬?
?
一方面,語文不僅是文學(xué)和語言,還是生活、社會和文化的大語文。
語文只有部分在課堂,其他都在窗外人間。給孩子實踐的機會,體驗、了解和認識社會生活。
?
另一方面,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yǎng)。
當孩子閱讀多了,他自然明白,即使再平凡的人,再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成為一個動人的段落,一首詩歌,一篇小說。
他會知道,即使語言樸素、平實,只要真摯誠懇,說出了自己真正想說的話,一樣可以獲得別人的共鳴,而不是堆砌了大堆辭藻卻言之無物。即使不能,他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何至于談及淡泊名利,就只能想到陶淵明呢?
?
除去上述兩點,培養(yǎng)孩子觀察力和書面寫作的能力至關(guān)重要。
很多孩子不缺乏生活的實踐,但是缺乏觀察力,缺乏將真實的感受訴諸筆端的寫作能力。如果孩子不會寫身邊的人和事,就不得不寫遙遠古老的名人故事。
反之,具備這樣的能力,無論是平凡無奇的同桌,還是雜亂無序的十字街頭,都可以被孩子的筆寫得真誠、生動。
?
題目可以死板,但我們必須靈活。生而為人,生來寫作的快樂,正在此處。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