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1、(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與西北)相對,(西南與東北)相對。
面南左為東,面北左為西,面東左為北,面西左為南。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通常所說的八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南、西北、西南、東北。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做題時先標出東 南 西 北。)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轉彎處要注意方向的變化)
判斷一個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個為中心點(觀測點)?處畫“米”字符號,再進行判斷。?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我國地處北半球,樹葉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
?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計算。
2、除數是一位數的豎式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數先試被除數的前一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兩位數。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順口溜:除數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夠看兩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較,余數要比除數小。
3、被除數末尾有幾個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幾個0。(如:30÷5 = 6)
4、筆算除法:
(1)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在有余數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數是1;最大的余數是除數減去1;最小的除數是余數加1;
最大的被除數=商×除數+最大的余數;??最小的被除數=商×除數+1;
(2)除法驗算:→ 用乘法
沒有余數的除法??????????有余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商×除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被除數-余數)÷商=除數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0不能為除數)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數都得0;
0加任何數都得任何數本身,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本身。
5、筆算除法順序:確定商的位數,試商,檢查,驗算。
6、筆算除法時,哪一位上不夠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夠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數除以一位數(判斷商是幾位數):
用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跟除數進行比較,當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大于或等于除數時,被除數是幾位數商就是幾位數;當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小于除數時,商的位數就是被除數的位數減去1。
?
第三單元???復式統(tǒng)計表
復式統(tǒng)計圖的特點:有利于數據的比較,更容易分辨相同項目的區(qū)別。
?
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數相乘,只需把前面數字相乘,再看兩個因數一共有幾個0,就在結果后面添上幾個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數看成整十、整百的數,再去計算。
→(可以把一個因數看成近似數,也可以把兩個因數都同時看成近似數。)
4、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問夠不夠,能不能等的題目,都要三大步:
①計算、②比較、③答題?!?/span>?別忘了比較這一步。
6、筆算乘法:先把第一個因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相乘,再與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
7、相關公式:?因數×因數=積???????積÷因數=另一個因數
運算順序:先乘除,再算加減;同級運算,應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內的運算。
?
第五單元??面?積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①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②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③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求長:長=長方形面積÷寬??????已知周長求長:長=長方形周長÷2-寬
求寬:寬=長方形面積÷長??????已知周長求寬:寬=長方形周長÷2-長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邊長:邊長=正方形面積÷邊長????已知周長求邊長:邊長=正方形周長÷4
5、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A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8、區(qū)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1、歸類:
什么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
什么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課本等封面大小、刷墻、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積、買玻璃、買鏡子、買布、買地毯、鋪地磚、裁手帕等等)
2、長方形或正方形紙的剪或拼。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圖形后的面積與周長。從一個圖形中(通常是長方形)剪掉一個圖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積或周長、求剩下部分的面積或周長。要求先畫圖,再標上所用數據,最后列式計算。
3、刷墻的(有的中間有黑板、窗戶等):求要用到的面積等于大面積減去小面積。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測量房間、菜園、教室、操場的面積通常用平方米為單位?。
6、面積單位換算: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
?
第六單元??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節(jié),3月8日婦女節(jié),3月12日植樹節(jié),5月1日勞動節(jié),5月4日青年節(jié),6月1日兒童節(jié),7月1日建黨節(jié),8月1日建軍節(jié),9月10日教師節(jié),10月1日國慶節(jié)。
2、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個月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閏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閏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個星期?用天數÷7。→??如:31天??31÷7=4(個)……3(天)
平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一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5、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①?一般用公歷年份÷4,正好余數是0,就是閏年;
②?公歷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數是0,就是閏年。
公歷年份是整百的閏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6、經過的天數的計算: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經過的天數;
(二)24計時法
1、普通計時法轉化為24時計時法:①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時刻相同,去掉時刻前的時間限制詞。②下午1時到晚上12時,時刻加上12,并去掉時刻前的時間限制詞。2、24時計時法轉化為普通計時法:①從凌晨0時到中午12時在時間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時間限制詞。②13時到24時,用時刻減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時間限制詞。3、計算經過時間:用結束時刻—開始時刻=經過時間。時刻—時刻=時間段
4、時間單位進率:1世紀=100年 ???1年=12個月 ???1天=24小時
1時=60分 ????1分=60秒
?
?
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1、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的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從小數點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數大的小數就大;十分位上的數相同的,再比較百分位上的數,以此類推。
2、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要先對齊小數點再相加、減。
3、分母是10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寫成兩位小數。
4、小數讀寫法:①?讀法→漢字形式;②?寫法→阿拉伯數字。
5、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
?
?
?
獲得更多試題及答案,歡迎聯(lián)系微信公眾號:yg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