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進入5月下旬,各地初中開學已有一段時間。
目前擺在學生家長面前最大的問題是:網課算不算正常的教學?周末假日用不用補課?
近日,教育部明確,網課屬正常教學周末假日不補課!
線上教學時長應納入正常的教學教學時長,網課是春學期正常教學的一部分。
開學后照常雙休,不利用周末時間補課,不剝奪學生休息時間增加學生學習負擔。
雖然官方明確周末假日不補課,但是網課的學習成果如何,想必所有已經開學的家庭早已心知肚明。
在此,想對所有孩子說:
贏在勤奮,勝在堅持,想要多大的收獲就要有多大的努力與付出。
學習很累很苦,但是它可以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新學期請不要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陪你演戲!
孩子,讀書確實很苦,這一點我們無法否認。
從上學的那一刻起,你就要承受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屬于自己的時間。
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的時間,其余時間幾乎都花在了學習上面。你可能一天要上八九節(jié)課,一天要做兩三套試卷,一天要寫很多很多作業(yè)……
繁重的學業(yè),幾乎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你覺得自己堅持不了,所以抱怨,甚至想要放棄。
學習常常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想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要在別人看電視的時候用功,在別人玩手機的時候學習。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獲得的。
縱觀我們身邊的人,凡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都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正所謂,“十年寒窗,百煉成鋼?!?
每個人才的成長,都不是與生俱來的。
這個世界對任何一個人都很公平,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就有多不爽!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普通人逆襲的最好機會。
央視曾經播過一部《翻山涉水上學路》的紀錄片。?記敘了在一些地區(qū),孩子們冒著生命危險,跋山涉水去上學的故事。?
他們不是不怕苦,也不是不怕死。?
只是,他們更怕一輩子困在原地,失去過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出身貧寒的孩子心里最清楚:
上學,是他們與命運較量的唯一方式。?
不上學,就只能終生封閉在這個貧瘠的地方,看不到明天的出路。?
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學習,明天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
2007年,高考考生陳圣章早早地走出了考場,他的試卷上沒有寫一個字。
究其原因,無非是覺得學習太累太苦了,認為走向成功的路不止讀書這一條。
可是結果呢?
高考后,陳圣章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yè)務員、公益活動策劃……每樣工作都做不長久,頻繁跳槽。
想要去正規(guī)公司里面找工作,但由于沒有學歷和一技之長屢次被拒。
期間他也做過些小生意,但都以失敗告終,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給人開車來還債。
每天早上7點開始工作,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現在的他無比的后悔,說當初就不該放棄讀書。年少時總以為,讀書就是最痛苦的事。后來才明白,讀書不苦,生活才是真的苦。
前半生偷的懶,后半生真的需要拼命還。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紀,吃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趁年少,趁青春,努力一點,千萬別怕苦!
還記得云南的勵志少年林萬東嗎?
2019年全國高考,林萬東考取理科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
林萬東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鄉(xiāng)的一個小山村,那里是中國深度貧困地區(qū)。
林萬東家里有姐弟三人,父親因病不能干重體力勞動,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為了幫助家里減輕負擔,也為了自己以后的學費,在高考后,他就到工地上搬磚賺錢。
當他得知自己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其實早在他上高一的時候,他就立志要考清華。
他曾在日記中寫下:“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后的無限可能?!?
在學習上,他比別的同學更加刻苦努力,睡得晚,起得早。
他從不抱怨學習苦,他懂得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讓自己今后的生活有無限的可能。
其實,不管一個人的處境如何,是貧寒還是優(yōu)越,只要努力,他就能站在比別的孩子更高的起點。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越努力才越幸運。
努力了,就會有希望;只有努力奮斗,才不會出局。
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把握好青春,讓自己的青春不留任何遺憾。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努力奮斗的自己!
(圖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