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房祖名說,“我是父親背影里的人?!薄靶r候經(jīng)常聽媽媽偷偷在衛(wèi)生間哭,我想安慰,又不知如何是好,特別痛苦?!?/span>
長大后,乖巧懂事的房祖名進了娛樂圈,一路很努力,數(shù)次獲獎,幾乎就要擺脫爸爸的光環(huán)了,卻不想,2014年因吸毒被捕,星途盡毀。
心理學有個理論,說當爸爸的角色在孩子生活中缺失,或者孩子跟爸爸關(guān)系疏遠,這個孩子,就很容易形成成癮性人格,吸煙、吸毒、賭博、打游戲……而且很難戒掉。
房祖名以前也說過,他喜歡打游戲,最瘋狂的一次連打了四十多個小時。
當然,成癮性人格,只是父愛缺失的后果之一。其他的影響還有太多。有研究表明,爸爸付出越多、在孩子成長中的參與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yīng)力越強、越寬容、越有責任感。而父愛缺失,會導致孩子膽小,羞怯,自卑,抑郁,感情冷漠,不善交際,意志薄弱……這不是聳人聽聞。因為孩子生命里,最原始的親密關(guān)系就是兩個:爸爸,媽媽。如果少了一半,他的世界自然就空了一半。別妄想讓媽媽全權(quán)代替爸爸。不可能的。因為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方式,跟媽媽非常不同。媽媽一般會考慮孩子的衣食住行,然后陪孩子做安靜的游戲、唱歌、講故事,所以孩子和媽媽待在一起時,情緒通常是比較平穩(wěn)的。而爸爸則更喜歡帶孩子運動,玩刺激的、高能的游戲。媽媽對孩子更溫柔更包容,爸爸則更喜歡給孩子立規(guī)矩和目標。弗洛姆說,媽媽代表故鄉(xiāng),是大自然、大地與海洋;爸爸則代表思想的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紀律。
所以,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無可替代。
可惜,我們的孩子現(xiàn)在還是主要活在“媽媽的世界”。
之前有一項調(diào)查顯示,55.8%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親。父親陪伴較多的僅占12.6%。父親在工作日陪伴時間為2.9小時,遠低于母親的4.6小時。
那些沒有給孩子足夠陪伴的父親,可能是真忙,但更可能,是沒意識到自己的重大責任。中國文化里,“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觀念太根深蒂固,人們總覺得帶孩子做家務(wù),都是女人的事。但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需要,是同等的,沒有主次之分。他需要媽媽一小時,就需要爸爸一小時。父愛缺席的結(jié)果,就是孩子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惜,爸爸們往往看不到。他們只看到孩子一天天長大了,健健康康,正正常常。卻看不到他們的心里都有一個填不滿的黑洞。那里面,有孤獨,有匱乏,有失望,有渴求。這些殘缺,將困擾他們一生。所以,真的別以為男人只要拿錢回家就萬事大吉了。不行的。因為你不是提款機。你是爸爸。
錢、大房子、零食、樂高玩具、大牌運動鞋……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父愛的缺失。
很多人喜歡講歪理。你說男人應(yīng)該多帶孩子,他就會說:哎呀男人不擅長這些事。其實哪有什么擅長不擅長,多學多練,自然就擅長了。
看看這個給孩子洗澡爸爸,多棒。
還有這位爸爸。
正忙著工作,孩子爬過來了。他立刻喜笑顏開抱起來,那眼里愛,真是從心里淌出來的。
其實爸爸和爸爸的差別,絕不只在于你一個月帶五千回家,他帶五萬。更在于當你忙得焦頭爛額時,孩子湊過來, 你是開心地抱起他,還是煩亂中一把推開。而這兩種爸爸,養(yǎng)出來的孩子會極大不同。他們將來得到孩子愛的回饋,也會極大不同。
我對愛孩子的男人,總是充滿好感。覺得這樣的男人有愛,有耐心,有責任感,值得托付。
最后,來看一個在抖音上打動了無數(shù)人的小視頻。
一個叫呂佳羽的小盆友坐火車回家,火車進站,她沒看到爸爸,以為爸爸不來接她了,結(jié)果——
短短15秒,看哭很多人。在這里,人類的悲歡是相通的。女兒對爸爸深切期待。爸爸給女兒積極回應(yīng)。這才是人間最美好的父女情。
而這種深情,是在陪伴里,一點一點累積和生長的。所以,請一定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不要成為孩子心里一個忙碌而疏離的身影。要知道,ta是多么多么渴望你。
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李月亮? 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扎實寫字的手藝人。解讀情感,透視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